APP下载

化大班为小班 以群体带个体
——有效构建班级小组管理模式初探

2017-03-30武汉市第三中学

成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三班级管理

■ 武汉市第三中学 徐 杨

化大班为小班 以群体带个体
——有效构建班级小组管理模式初探

■ 武汉市第三中学 徐 杨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学习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学习方式。而要想使小组学习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必须加强小组管理,强化小组建设,探索出适合本班情况的班级小组管理模式。那么,如何有效构建班级小组管理的模式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点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组长负责为主,导师帮扶为辅

在多方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根据班级和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班级学习、活动和主持班级的日常管理。

强化组长负责制。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管理,而小组长的选拔标准,我的要求一是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二是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成立后,由各小组确定本组名称。我给了学生两个星期的磨合适应期,然后按照事先约好的流程召开了一个主题为“夸夸我的组长”主题班会。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二是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感知身边发生的事,感恩身边人的付出,为以后小组学习中组长的管理和组员间的互动和配合奠定情感基础。除了召开主题班会,我们还利用文化墙加深组长和组员之间的联系。我们将墙壁交由各个小组,由组长轮流做一期小报——“我的组员我的朋友,我的组员我的榜样”。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平日的一言一行都是自身素养的体现,都是他人认识自己的渠道。通过主题班会的组内“互抬”和文化墙的组间交流,有效提升了班级小组的凝聚力和小组间的认知度。

“导师”帮扶小组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管理的作用,我们请语数外等六科的科任老师作为梦想导师辅助小组长进行管理,组成梦想团队,组长即为队长,配上梦想口号,开启“梦想号”启航仪式。为了进一步汇聚各方教育力量,班主任特别召集梦想导师、各组成员及其家长一起座谈,全面阐释班级管理的设想和理念,让大家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配合,并相互协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小组轮流值日,学生自主管理

警察式、保姆式的班级管理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我在班级逐渐构建了“班主任——值日小组——各小组学生”的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由每个小组轮流值日,管理班级日常工作。班级自主化管理由组长全面负责,根据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将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分工,分别负责风纪、卫生、学习和体育等方面的管理。具体分工为:风纪管理,负责校服、课堂和课间纪律、自习等情况的检查;卫生管理,负责室内外卫生打扫、个人卫生等情况的检查;学习管理,负责早读、上课回答问题、测试与默写、作业完成等情况的检查;体育管理,负责跑操、广播操、眼保健操等情况的检查。每个小组管理班级的时间为一个星期,每天的班级日志由小组内的某位成员负责填写。各小组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协助做好班级学生的学习及其他日常管理。

班级自主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毕竟值日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在为班级做好考勤等方面情况记载的同时,也必然会被这种日常实践活动推动着去主动思考和探索——如何让自己的管理更精细,如何让自己的管理更有效。

三、量化评比细则,加强评价激励

为促进各小组学习和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与全班学生一起,以量化的形式,制定了详细的小组竞赛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借鉴《中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把学业成绩、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内容量化为可以具体操作的评分细则,采用“贴星”或加分等方式进行评价,并以每两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进行统计。如在学习上,精彩的课堂发言、优秀的作业表现等都可获得加星,而缺交作业或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等情形则会被减星;在纪律方面,迟到一次会被减星,而为班级做了好事则可以加星……类似游戏里的积分闯关的评价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此不疲,干劲十足。

在量化评价细则出台后,我们又制定了相应的小组竞赛激励机制,在确保评价有效性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我们在教室文化墙中开辟了小组合作实施情况的记载表格,将各小组在学习、两操、家庭作业、测验、纪律、卫生等几大块的考核情况记录在表格上,让每一小组都能及时了解自己小组的表现情况。同时,依据小组整体的表现对小组进行星级评价,每天都有组长评组的环节,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次大总结,总结优点,指出不足,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组长,学期结束时将其成绩计入评优活动。

我们还将每次评比小组获得的总分转换成公里数,配合班级环游世界的自制地图,第一个到达下一站目的地的小组将荣获该站的导游证书。获证的小组负责查找该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学科技等信息,并制成墙报和黑板报进行展示,同时,利用班会向其他小组进行小组管理成效经验介绍。

四、关注自主发展,拓展自我教育空间

与高一、高二相比,高三学生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份的变化,由学生到考生的身份转换,伴随而来的是“三轮复习”的紧张、考前训练的压力。如果说高一、高二的小组活动是以激趣、展示、学科指导和人文引领为主,那么高三的小组活动就是让学生能看得远(有眼界)、听得见(有胸怀)、想得深(有思维)、做得到(有能力)、悟得透(有素养),是以调剂、注力、学科总结和人文关怀为主了。作为教师,高三阶段,关注学生自主发展、拓展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显得犹为重要。唯此,才能帮助学生插上一对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后,经得住风浪,抗得住挫折,顶得住压力,遇得到成功。因此,高三阶段小组活动的设计要始终贯彻有趣味和有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以活动引导,引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提醒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品行的修炼。我们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以下几项活动的开展来拓宽学生的自我教育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环球旅行。以小组积分换成公里数的“环球旅行”持续推荐,引导率先到达的小组在介绍该站时着重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即使在繁忙的高三,也能“身在一室,心游天下”。

每月一花。一花一姿色,一花一精神,各小组以不同时节的花卉为媒介设计当期文化墙主题,介绍不同花卉和与之对应的人文知识及象征意义,如农历八月以桂花为主题的“蟾宫折桂”,农历九月以茉莉花为主题的“默默芬芳的力量”,农历十月以菊花为主题的“采菊东篱下”,六月,以荷花为主题的“含苞时朴实无华,绽放时风华无双”……品什么样的花,做什么样的人,在对花的找寻、选择、品鉴和宣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就已完美地实现了自主教育的全过程。

明星月历。越到高三,我们越不能忽视对学生非学科知识的观照及学生心态的调整。为了让倒计时牌撕去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为了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地展现出其最美的一面,我们制作了每月“星”挂历。每月选出一个明星团队(小组)做成海报进行展示。每月由小组和家长共同推荐一名“成长之星”,配合颁奖词和推荐故事,也制成海报进行宣传。

阅读分享。高三期间,除了阅读量的增加,我对学生阅读材料的反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以小组为单位落实阅读要求,促进个性阅读。11月联考前半个月,我在教室外分享了一则《人生要放下八样东西》的美文,要求每个小组至少写出一则《人生不能放下的东西》。这种互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平和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学生心情得到舒缓,自然懂得需要不断努力,继续奋进。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句诗云:“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这句话移用到班主任和学生关系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要放手,但又不能放任自流。实践证明,化大班为小组,以群体带个体,班级小组管理魅力无穷。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高三班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我把高三写成诗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