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传奇》对大学教改的启示*
2017-03-30吕国忱
吕国忱
高校教学
《太湖传奇》对大学教改的启示*
吕国忱
《太湖传奇》是以太湖为背景,以舞剧为形式,以影视艺术高校的教学改革为目的所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一教学模式要解决教学分离的尖锐矛盾,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在深层含义上,它已经大大超出教学的范围,以当前的认识为实践理论根基。
《太湖传奇》;实体与关系;实践与认识;教学改革
一、《太湖传奇》是从实体转化为关系的切合点
在西方,许多流派大浪淘沙,斗转星移,涌现了许多实体与关系演绎得精彩纷呈的思想家。例如,洛克提出了两种性质的学说,第一性质包括凝性、广延、形相等等,与人类无关;第二性质是指色、声、味、冷、热、软、硬等等,是由第一性质引起的在人的感官上形成的一种感性认识。洛克看到了第一性质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人的认识的烙印。而第二性质是指通过人的感官和认识能力形成的,是人、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发展的源头上,第一性质优先;就人对事物的认识而言,第二性质更为重要。洛克提出“白板说”,是指人呱呱落地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还没有进入关系领域,更没有达到认识的彼岸,就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一切认识都是后天学习和研究事物所获得的。这种观点,影响了大卫·休谟和康德,对西方的启蒙运动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的认识能力比较片面,这与人类所处的各种关系比较简单有关。难免从某一角度看待事物,解决问题,而对其他方面了解甚少,甚至由此形成了不同本体论之间的对峙。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就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产物。但是,历史发展,除了坚持己见之外,越来越发现对方的某种合理性,这就形成对立观点的互补性。究竟何种观点具有主导权,长期纷争,不一而足。大卫·休谟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怀疑论,对一家之言提出质疑,并且对两者的同存互补留下了空间。康德虽然也被称为怀疑论,但是他更明显地提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有合理性,但也都有不足,并且自称自己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他的现象观就是解开人类认识之谜的一把钥匙。尽管他的现象观带有两重性是一种历史的超越,但是仍然停留在意识或观念领域。
马克思指出:“一般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1]这种“对象化”,已经不停留在实体一个方面,而是超出实体范围,寻找实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向认识的过度,达到了对象化。这种认识方式比过去的单项的、片面的、实体的传统局限大大推进了一步。在两种或者多种实体之间的关系中,消解了对立双方之间的矛盾,吸取各自的特长,就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明显的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通过实践,把两种传统观点统一起来,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客观效果。这种认识,既是对历史的超越,又是对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通过实体、关系做了详细论述,其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还停留于实体范围,缺乏从多方位、多向度的立体思考,难以实现由此达彼的过度。在教育领域,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若即若离,很多人停留在单方面的局限,而没有转化为关系范畴。形成学而非所用,用而非所学的现象。如何解决这种“学”与“用”的不对等的问题,《太湖传奇》从“学”与“用”之间的关系的聚焦点上,做了大胆尝试,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果在教育界推而广之,形成从实体到关系的思维理念,再进一步对认识与实践的角度深入剖析,就会解开这一谜团。
二、《太湖传奇》是认识与实践的中间环节
古代的实体思维,往往难以自我定位,寻找精神依托。图腾崇拜、水火木金土、12生肖……都是实体思维的表现。另一方面,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和正在拓展的工业4.0(克劳斯·施瓦布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打开了实体思维的狭隘眼界,寻求多维的研究空间。无论利用科技大爆炸也好,还是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瞬息万变也好,都难以充分表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潮流。
一般而言,年轻学子,需要进入学校的门槛,才能逐步与科学技术接轨。通过课堂教学掌握间接知识,或者利用电子设备,了解外界的信息流量,积累学分的量化指标,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才能寻找某种职业。从宏观上看,这是学子成才的一般规律。并且,这种发展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由于人们把认识、实践进行人为的隔离,互不搭界,使很多人对于在课堂里坐冷板凳失去了信心,退学、打工,即使保留学籍也心不在焉,对成绩挂科不以为然。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一种严重的思维误区,至少把思维方式保留在传统实体思维,而没有进入人们普遍认可的关系领域。没有看到认识本身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本身就是实践的转化形式。一是因为知识不是天上赋予人们的馅饼,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前人、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任何时代的任务和要求,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没有时代精神,人们就无法沟通,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人与动物相揖别,交流媒介越来越提高人的社会化水平,甚至达到今天的每个人都“以信息系统为媒体,生产走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电子工业和通信网络成为主导产业,生产的主要要素是知识,交往的内容是信息,从生产的角度称知识经济,从交往形式称信息网络。”[2]这就类似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的任何人都被“无形的手”操纵着。假如放弃这些历史的知识“馈赠”,固守传统思维方式,就容易被抛弃在社会的底层。二是知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实践推动的结果。正因为实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几乎可以说不同的实践因人而异,而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相互交流的基本职能,需要人们共同把握。当然,与实践相比较,知识也具有过时、落后的可能。而实践是人类实践。就个别实践来看,虽有个别成功范例,但也有个别失败的可能。除非个别革命家、科学家扭转乾坤、决定世界格局,从而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而另当别论。一般而言,知识特别是教材上的知识的稳定性、准确性,不仅得到实践的验证,而且成为学习的内容与衡量的标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无止境,知识越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人类永远都在求知的过程中。三是学习知识,提高认识水平。不同的人通过各自的实践,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比较和交流,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推动知识的创新。不管传统观点、方法和社会势力如何保守,但是,真理只有一个,通过联系、比较、筛选、过滤和超越,最后被人们普遍掌握。例如,丹麦科学家第谷·布拉赫通过肉眼观察得到大量的天文现象,德国开普勒在此基础上得出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牛顿在开普勒的基础上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而实践是当下的、现实的。实践不是与认识毫无瓜葛,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反作用于主观,是主观客观、主体客体的凝结与融合。实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科学技术又是实践的渗透要素,并且越来越重要。读书无用论的确有一定的市场,而实践才是追求的根本。事实上,认识与实践一体两翼。即使是简单的生物,甚至昆虫也有简单意识或条件反射,可以防止危险,保持生命的存在。人类在本质上脱离了动物界,但仍然是能够认识世界和利用工具改造世界的特殊动物。如果认识水平比较低,从事的实践也就停留于简单行为,而具有高智商的人群,所从事的是复杂劳动。全球化、现代化,高科技才是强大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机器排挤工人,是经济学解释的基本规律。2016年联合国报告:2/3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将被机器所取代,2017年6月马云预言:30年后人们每天只工作4小时,失业会成大问题。富裕人群的数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面对的事实。这种反差明显证明:知识决定命运,知识改变人生。
认识世界,踊跃实践,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如果不重视客观事实,或者没有人的心理气质,都不会取得成功。在1917年,毛泽东在《心之力》中提出“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创立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与天地万物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然天妒神州,外侵内乱,泱泱华夏,愚昧业生,国人于邪魔强盗阴险心力渗透、攻击治下,神圣使命渐渐失忆,煌煌中华民众却败于众生甘愿自卑、沉沦、散弱之积弊。五千年中央神州屹立环宇,慈润天道,德化昆仑,逐忘除魔灭盗之大道使命。待魔鬼而好生,如东郭之饲狼,渐失土于广袤,魔盗全球侵杀,血罪滔天,贪婪残暴,伪善阴险,愚克己隐忍,憨良感化,以善招恶,如鱼肉怂恿魔盗之刀俎。”[3]可见,毛泽东在24岁就胸怀大略、针砭时弊,乃是世人楷模。杨昌济给他比满分100分又多给5分,即105分。既然实践决定意识,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意识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唯一指标。既然有人的意识,才会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才会有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它们从低级发展到高级,高级包含低级但却不能归结为低级。而人的认识正好渗透其中,形成巨大的精神驱动力,越来越具有丰富多样性。二是实践成为人类存在的根基。人的活动,特别是大规模的现代工程,都是有目的、计划、方案,经过多次论证才能加以实施。而这种目的、计划、方案都是先前科学知识在向物质转化的表现形式,或者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实践是人类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存在的基础。三是实践的两重性。在实践中,需要产生新的认识,解决新的问题。无法预料的坎坷、挫折,都要在实践中迎刃而解。复杂的世界工程需要成千上万的企事业单位,通过统计、预算,才能具体实施。我国的高铁、天舟一号、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都是明显的例子。四是在实践告一段落的时候,还要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才能使实践上升新台阶。
另外,实践、认识对某一具体问题或个别阶段相对来说可以做出划分,以便加以区别和澄清。但是,在宏观上进行思考,实践、认识是相互渗透、交织一体的。任何认识既在实践之中,也在实践之外,任何实践既在认识之中,也在认识之外。日益普及的大数字、云计算,几乎改变世界经济图景的一带一路的广泛推广都是认识、实践的有机统一。王阳明早就提出知行“是同一功夫的不同方面”“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假如重行轻知,或者重知轻行,都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错误。现在的部分学生,把认识实践分割开来,从简单的角度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从复杂的角度看,就不仅脱离世界发展潮流,甚至给人类增加了巨大阻力和忧虑。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三思而后行,思行才能统一起来。
三、《太湖传奇》是教、学相互联系的通道
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在大学招生从精英型到大众型的过程中,《太湖传奇》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
(一)对教育的作用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与此相对应的“育,养子使作善也”。虽然从成书到现在近2000年,但教育方法大同小异。与此相反,美国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胡适、蒋梦麟、陶行知到美国留学,接收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了回应这三位弟子的约请,杜威到中国讲学、考察两年多。陶行知的“教学做”与杜威理论有关,与中国的实体与关系、认识与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有关。《太湖传奇》是“教学做”在今天的具体应用。北京舞蹈学院、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和江南影视艺术学院密切配合,采用了舞蹈、戏剧、武术、杂技、民歌等艺术形式,讲述了人民大众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描述了文化变迁和发展前景,形成了以太湖为背景的展现长三角繁荣景象的大型舞台剧。
人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人文关怀。随着人的生命呱呱落地,情感、欲望、体贴、喜怒哀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认为在学习期间,与这些非理性因素无关。《太湖传奇》的设计、排练、表演,把科学知识与爱国情怀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文艺节目的效果。在节目演练的过程中,300多名师生分工明确,各负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节目的整体效应。每个学生既当演员,也当观众,塑造个人形象,提高节目品味。与纯粹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舞场就是课堂,每个学生都耳闻目睹、身体力行;教师言传身教,方法灵活多样。
(二)对学习的作用
学习是一个复合名词。所谓的“学”是指通过感官获得书本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所谓的“习”是指对知识、技能的温习、实习和练习。虽然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但是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间接的,是以往知识的延续,是在后人大脑中的再现。长期的课堂学习容易让人把知识与书本、课堂联系在一起,而对课后的应用无所适从,甚至由于市场经济的多样性所导致的学用分离、学而不做、做而无为已经比比皆是。《太湖传奇》节目的成功演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学习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并非仅仅局限在课堂,在剧场上的演练,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的准备、场景的安排、节目的演练、情节的穿插,都会把原来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应用。原来知识的不足,在排练中进行新的补充,克服教学的瓶颈,达到哲学之真、道德之善、艺术之美的密切对接。课堂学习只是脑力劳动,在节目的准备与演出的过程中,体力、脑力并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能够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与超越,打造了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桥梁。
(三)对“做”的作用
如果上课不用课本,而是爬树、挖泥鳅、在泥土里打滚、除草、用牛犁田,对这样的教学是赞成还是反对?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这样的节目,演示了中央电视台记者访谈德国“洋雷锋”卢安克在中国广西山区义务支教的动人事迹的视频。因为教育、学习,就是掌握人类生存的本领,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所有这些,仅仅在教室里是学不到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真正顺应时代潮流,就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太湖传奇》的目的在于,克服长期学用分离,促进两者的统一。在我国,长期形成的“形而上”,应该逐渐下移,重视“形而下”,应该逐渐上移,重视“学而优”,才能称得起老板和企业家,这个“优”就是“做”得潇洒自然,达到有所作为的目的。因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如果上不去、下不来,就应该另寻出路。《太湖传奇》就是疏通这两者之间矛盾的一种尝试,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当然这个例子是对艺术学院而言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其意义在于,消除理论与实践、学与用之间的障碍,重视在竞争年代的生存方式。把毕业后可能出现的困境,以模拟的形式,穿插在平时,使学生面对现在,预示未来,避免盲目期盼,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尽吾志而无悔。其他学科、专业也不是纯粹的读书将,而是让读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到企业、进实验室、进行社会调研,进行总结概括,才能知晓社会的真实含义。实现陶行知所提倡的,实现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的“六大解放”,大学生就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应该超越个别的、局部的约束力,在实体与关系、实践与认识、教与学的相互关联中,充分施展个人的能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2]吕国忱.技术与生态的悖论及其应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
[3]毛泽东.心之力(1917)[EB/OL].[2016-12-31]https://www.sogou.com/sie?hdq=AQxRG-4492&query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7)10-0035-04
*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和解研究”重点课题(201710610);江南影视艺术学院2016年“一体两翼共赢”共同体研究(2016003)”
吕国忱/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江苏无锡2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