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姆人学视域下的自爱

2017-03-30唐品蓝

商情 2017年5期
关键词:弗洛姆人本主义

唐品蓝

【摘要】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爱的根源是人自身施爱的能力。本文以弗洛姆的人学为依据,探讨了自爱与他爱、自爱与自私、自爱与自由的关系,论述了缺乏自爱意识是现代人逃避自由的根源。

【关键词】弗洛姆 人本主义 自爱

一、自爱不是他爱的前提——爱不是一个对象问题

自爱是人学中不可忽视的概念。哲学史上很早就有关于自爱的理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友爱的时候特别讨论了自爱,他把自爱分为两种,一种是贬义的、没有逻辑的、纯粹追求肉体快感的自爱,另一种是理智的自爱。与亚里士多德同时期的孔子,也在提出“仁”的理念时强调了爱己是人的本性,提倡从爱己之心中生发出对他人的爱。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则将人类“趋乐避苦”的动物性本能定义为自爱。他指出:“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逃避后者,寻求前者,就是这种经常的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弗洛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阐述了自爱。本文的讨论就是在西马人本主义哲学的视域下进行的。

弗洛姆把爱的具体形式分为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宗教之爱五种。加尔文把自我斥之为“瘟疫”,弗洛伊德认为自爱即自恋,是力比多返还到个人自身的表现,并断言自恋会导致人丧失爱的能力。弗洛姆不赞同这两种论调,他把自爱归纳为“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

加尔文作为宗教神学家的代表,将自我和他人对立起来,实质上是否定了“人”的独立性,这种道德观把自爱等同于自私。而弗洛姆强调的则是,自爱与他爱并不矛盾。学界普遍认为弗洛姆人学中的自爱是他爱的前提,笔者以为,甚至自爱也不是他爱的前提,自爱与他爱是同一个事物的两方面,爱在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对人这个类的爱。“爱包含着根本的肯定,它把所爱者作为本真人性的化身而予以肯定。”弗洛姆认为爱的根源是人自身施爱的能力。我们总是以为只要能提高自己的身价,找到合适的爱的对象,我们就会产生爱的情感或者为人所爱,然而,爱可以有各种对象,爱的本质却不是一个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产生这些错误印象的根源是“商业化占统治地位并把物质的成功看得高于一切”。因此,一个只爱他人而不自爱的人,我们也不能认为那是他爱,因为不自爱的人没有施加爱的能力,爱也无从谈起。

二、自爱与自私是根本对立的

弗洛姆认为自爱与自私是根本对立的。自私代表了贪婪,一个贪婪的人得不到真正的满足,他的内在是空虚的,他并不是自爱,而是希望把一切据为己有。“自私者只对自己感兴趣,而对他人的需要缺乏兴趣,对他人的尊严和完整性漠然置之。”自私者不是过分自爱,而是爱得太少。什么样的爱才是弗洛姆人学中道德的、有意义的爱呢?前文提到弗洛伊德认为爱是力比多的运动——力比多是精神分析学中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力量和动力——弗洛姆感到弗洛伊德仅仅给出了关于爱的生物学解释,他从生物与存在的维度论证了爱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更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承诺”。爱应该包含给予、关切、责任、尊重、知识这几个要素。这五种要素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产生爱。善于给予和奉献的人,势必不是自恋或自私的,因为“他已经摒弃了剥夺他人或聚敛财富的欲求,他对自己的人性力量充满信心,敢于单凭自身的力量去达到目标。”弗洛姆举了《圣经·约拿书》中约拿的例子来说明“没有关切就没有爱”和“爱人者担当责任”。而知识则是尊重的前提。自私者无法理解他人的需要——缺乏知识,也就无法关怀他人——缺乏尊重。

自私者由于缺乏自爱——事实上是缺乏爱的能力,于是堕入空虚与茫然,迫不及待地去攫取以填补自己并不存在的充实,表面上他似乎是在关切自己,给予自己一切,实质上他是“徒劳无功地试图挽回在关切自我方面已铸成的败局”。在这里,弗洛姆把自私和过分关切他人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加深读者对自私的理解。他说,“譬如说,我们可以在那些处处挟制孩子的母亲身上发现,虽然她真诚地相信自己痛爱孩子,但实际上她内心深处潜伏有对他的敌意。她关切过分,这并非是因为她太喜爱他,而正是因为她根本没有能力爱他,因而不得不借此获得补偿。”自私也是如此,对自己过分关切,不是因为太过喜爱自己,而是因为没有能力爱自己,于是不得不用这种形式得到补偿。

用德国中世纪哲学家埃卡哈特的话来总结自爱,可以认为:“自爱者爱人若爱己,假若对人的爱逊于对己的爱,则其自爱必属虚妄,若你之爱遍施予包括你自身在内的一切人,你必会把所有的人当做一个人来看,他就是上帝与人。故此,能自爱且施爱于每一人者方可谓人格伟大,德行昭彰”。

三、现代人对自由的逃避源于缺乏自爱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弗洛姆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发展到社会心理层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逃避自由”的观点。前文探究自爱的本质,归根结底也是要探索如何实现人的自由——人类在物质生活中日益失去了自由,这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个人都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爱变成了消费品,人与人之间一切的关系都可以用来消费和交换。弗洛姆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然而人最大的误区是他自以为他活着。他为自己能被卖到一个好的价格而沾沾自喜却忘记了人的价值只有异化了才可以待价而沽。他臣服于外界对他的臣服和赞美,他扮演着那个成功的自己,但他本身又是什么样的?他只能从外界获得力量,自己本身却虚弱无比。

这里的自由,并不单单指摆脱束缚——这是肤浅的、消极的自由,而是一种建立在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特征基础上的积极的自由。自由可以给人带来独立和理性,但人同时也变得孤立无援,这种孤独感成了新的压迫,这时人类有两个选择,一是屈服于这种压迫,放弃自由,转而去依赖它;另一种是克服自由带来的焦虑,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弗洛姆认为顺从是人的天性,逃避自由的倾向根植于人的处境。笔者认为,顺从如果换成“适应”会更加准确。人类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任何环境里快速地找到自己可以依赖或是寄托精神的存在物,从而让自己顺利地与环境融合,消除因自身与众人不一致而带来的不适。人天生能够趋利避害。通过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就能摆脱孤立感。这也是为什么权威主义使很多人获得安全感——它用或强制或隐匿的手段剥夺了人们做出选择的可能,消解了当人发现了自我独特性时的惶恐与焦虑。

笔者认为,现代人对自由的逃避源于缺乏自爱。第一,缺乏自爱即缺乏爱的能力,没有把自己当做“人”来对待,因此甘于让自己成为他物的附庸或是把自己当做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前面说过,爱是把所爱者作为本真人性的化身加以肯定的,是对根本的肯定。第二,認识和尊重是爱的要素,自我认识和自我尊重则是自爱的前提。马克思说过,“自由的首要条件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缺乏导致了自由的沦丧。第三,缺乏自爱导致了施虐与受虐两种倾向,而这两种倾向又是人通过依赖他物来摆脱孤立感的重要手段——“这种逃避心理机构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施虐者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依赖,渴望控制他人的无上权力,遂将他人视为自己获得满足的工具。施虐者常常以一种合理的、关切的方式控制他人,比如:“我知道什么对你们最好,什么对你们最有益,所以你们应当绝对地服从我,让我来统治你们。”或者说:“为了预防自己或我的朋友受到伤害,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击对方。”受虐者与之相反,他们懦弱、服从,甘于受到控制和支配,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显性的逃避——施虐者则是隐性。弗洛姆指出,“受虐待狂有一种显著的象征,就是愿意倚靠别人、组织、大自然或自身以外的任何力量……在他们看来生活犹如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量,既无法主宰亦无法去控制。”不管是施虐狂还是受虐狂,我们都可以看到在他们之间有着彼此依赖的关联。施虐狂如果没有施虐对象,就会感到虚妄和茫然,受虐狂也根本不愿意摆脱这种依赖,因此二者谁都无法离开谁。而这依赖——弗洛姆命名其为“共生”,正是逃避自由的表现。

因此,理解并学会自爱,是实现自由的前提和基础。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各自独立、相互肯定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结合。一个自爱的人,必然不会使自己成为任何他物的附庸,无论这个他物是父母、还是全能的上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拜物的观念把人变成了商品、手段和机器,自爱意识的缺乏,导致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漠视,我们在把人重新变为目的的路途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论人——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86.

[2]冯川主编.弗洛姆文集——我相信人有实现自己的权利[M].改革出版社,1997.

[3]李国华.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述评[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4]王新焕.论弗洛姆对自爱与自私的区别[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弗洛姆人本主义
给,永远比拿愉快
人本主义视角下以集体为中心的班级管理
走过独木桥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论爱之人:弗洛姆
爱是一种能力
对待中职学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不乐多冤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