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
2020-06-08王雅静
王雅静
电影《爱的艺术》剧照
每当提到“爱”,很多感性词汇都会涌入脑中。但对于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来说,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弗洛姆是第一位研究“爱”和“爱的能力”的学者,在他逝世40年后的今天,这位心理学家对爱的理解和研究仍然对现代社会人理解“爱”影响深远。
如果想要充分理解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于“爱”的诠释,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或许可以窥见端倪。
弗洛姆出生在法兰克福,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一名贩酒商人,同每一位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一样,他对弗洛姆的关怀是深沉又无微不至的。在弗洛姆参加海德堡大学考试的时候,父亲曾担心他因为考试落榜而自杀,于是,总是谨小慎微地陪伴着弗洛姆。
与父亲不一样的是,母亲给他的爱十分主动而强势。弗洛姆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母亲具有很强烈的理想主义,她把自己全部关注点都放在弗洛姆身上,希望他长大成人后可以成为一名艺术家或是科学家。
小弗洛姆在爱的环境中成长,但同时似乎又被这样的爱束缚了手脚。在他19岁时,终于离开家乡去海德堡大学学习,小时候脱离家庭的愿望也终于实现。在大学期间,他十分欣赏一位神学家老师并乐意追随他继续学习,其间,他发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开始探究自己内心那种主动追求自由的强烈动力。
当这种强烈的动力碰到爱情的时候,带给弗洛姆的冲击似乎更为巨大。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弗洛姆写道。
弗洛姆的爱情道路并不顺遂,他在31岁的时候患了肺结核,在那之前,他经历了未婚妻的突然离开、与另一位女性闪婚而后又分开。他的朋友都认为他患病的原因大多因为不顺遂的感情生活。不过幸运的是,三年后,弗洛姆的病被完全治愈还邂逅了年长他15岁的心理分析师霍尼,但这段婚姻也在近7 年的维系后结束。也正在这一时期,弗洛姆的著作《逃避自由》使他名声大噪。
而后,44岁的弗洛姆与一位摄影师海妮结婚,但在婚后第三年,海妮生病。為了照顾妻子,弗洛姆移居到墨西哥,不幸的是,在移居两年后,海妮去世。这对弗洛姆的打击很大,这件事情让弗洛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开始接受自己的绝望、失败与无能为力。
1953年,弗洛姆与美丽性感的弗里曼结婚,这是他的最后一段婚姻,正是这段关系让他摆脱了痛苦的无力感,重新找到爱的能力。在这段关系中,《爱的艺术》就此问世。
“爱是一门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当弗洛姆摆脱了儿时父母对他的束缚,又在爱情的痛苦深渊中奋力挣扎,爱的理论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尝试均会以失败告终。如果一个人没有爱他人的能力,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他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由此,弗洛姆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想要学习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弗洛姆笔下的“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而是整体人格的展现。他还曾说,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当你在爱情中迷失困惑时,或许可以参考弗洛姆那些关于“爱”的解答。
电影《爱的艺术》剧照
电影《爱的艺术》剧照
“爱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本篇问答是根据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的观点整理而成
Q:“爱”有怎样的特征?
A:如果有一位妇女对我们说她很爱花,可是我们却发现她总忘记浇花,我们就不会相信她说的话。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从本质上来看,爱应该是一门关于生命意志的艺术,是一门以一个完整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生命的艺术。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它是一种“自足”。一般来说,可以用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来描述爱的特征。
Q:怎样具备爱的能力呢?
A:必须花时间确定对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与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样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与生俱来的部分,还要体会、学习、领悟、练习、揣摩,先评估自己是否有爱人的能力才有资格谈爱。
Q:小孩子第一次体会到“爱”是怎样的场景呢?
A: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
Q:什么可以称之为成熟的爱?
A:成熟的爱中有“尊重”: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识别其独特的个性。尊重意味着关心他人的成长和发展,但绝无剥削之意。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为了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我。如果我爱他人,他仍是原来的他,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所用的对象。
Q:爱情会在怎样的两个人之间产生呢?
A:当两个人都有能力从他们各自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又可以脱离自我去审视自己,爱情就能产生。这两个人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审视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二人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只有一点可以证明爱情的存在:那就是双方关系的深度和对方身上的活力及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Q:如何保持爱的新鲜感?
A:在爱的关系中,只有完全的清醒才能不感到厌烦或不使人厌烦,确实是这样的,不感到厌烦或不使人厌烦正是爱的主要条件之一。我们必须客观地去认识自己和对方,以便使自己能够真实地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自己的幻想,也就是要克服自己想象中那个被歪曲了的对方影像。只有当我们客观地认识了一个人,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真正的本质。
Q:很多人认为爱情是奢侈品,认为爱情无关紧要。如何看待这样的想法?
A:大多数人决不会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都不觉得人们可以学会“爱”。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
Q:爱是一种冲动吗?
A: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来了,又会离去。如果我的爱不包含判断和决定的话,我又何以能肯定爱情的绵绵无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