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有关问题探讨

2017-03-30陈学海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历史探讨

陈学海

[摘 要]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问题质量决定着问题教学的质量,设计问题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初中历史课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教学法;探讨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近几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问题教学法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现将自己对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作以下论述。

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增长知识和能力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核心。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分析能力等存在差异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考虑问题设置的目的,要设置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一般问题,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自主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中历史问题教学开展的思路一般是:课前巧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课中提出问题,循循善诱;课后探究问题,深化学习内容等。

一、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要遵循实用、有效的原则。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要符合课标要求。二要突出分层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情况,要由易到难,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三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原则。问题的设计不是越难越好,越多越好,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有效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四要遵循问题设计巧妙、有趣、有效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要巧妙将必须掌握的内容设为重点问题,让学生去探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历史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效果和作用

1.可以直奔主题、提高教学效率。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多数历史事件都是从事件的起因(或背景)、时间、参与者(或领导者)、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讲解。教师课前可以用问题形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当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时,有些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感觉找的答案不全或不对,就喜欢和学习好的同学对答案,喜欢讨论,无意中发现自己找的答案和其他同学的一样,心中感到无比快乐,从此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开始喜欢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问题,同桌之间、前后位之间合作的意识明显加强,其学习的主動性、自觉性得以提高。

3.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前直接把问题展现给学生,通过问题不仅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途径与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初中历史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活跃学生学习思维,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先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慢慢过渡到懂得与同学、老师分享交流观点,教师在随后的点拨中加以指导,这样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总之,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但问题教学法离不开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初中历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这关系到问题设计的成败,更体现教师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要遵循问题设置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摸索,不断提升问题教学质量,使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初中历史探讨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