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2017-03-30王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教学艺术阅读教学

王飞

[摘 要]教学的文本不只是用来提问的,它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借以进行语感培养、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和情操陶冶,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实现从低位化向高效转变,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训练;教学艺术

“课文不是用来提问的,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以训练学生的读写基本能力。”一直以来,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在处理教材时,大都停留在对文本理解的层面上,针对课文内容逐一地设计问题,答问式组织教学,以求得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并由此而自得,殊不知如此以“文章”為中心,以“文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设计一个个问题来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为什么而写,结构怎样,主旨是什么,这只是完成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层面,是阅读教学低位化的表现,难以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在渗透知识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语言训练就是在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和情操陶冶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语言训练活动可以解决阅读理解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以突破文本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运用语言训练活动可以疏通学生的思维,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使课堂教学深入发展,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高,真正落实学以致用。教材是“一”,学生借此能做到“三”。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呢?

一、切实的语言训练需要在阅读教学时精准地找到语言训练点

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锁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挖掘语言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余映潮老师丰富的教学课例给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多彩的语言训练活动,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思路。例如对《春》这篇散文语言训练的处理,余老师给我们作了这样的示范:对“春草”段进行朗读训练;对“春花”段进行描写赏析训练;对“春风”段进行背读训练;对《春》的艺术手法进行听记训练。对《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简短的寓言语言训练点,余老师给了五个方向,分别是以神喻人、对话展开、心理刻画、白描手法、留下空白。纵观每一个语言训练点我们不难读懂余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变“教学课文”为“利用课文”,变“轻慢语言”为“着力学用”,变“泛谈感受”为“精读训练”,变“碎问碎答”为“实践活动”,变“只读不写”为“读写结合”,变“读过问过”为“积累丰富”。

让阅读教学真正具有语文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高,余映潮老师是这样处理教材,提取语言训练点的:从专项突破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多角度理解阐述词语的表达作用”等;从系统训练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欣赏形式优美的句段”“欣赏手法特别的句段”“欣赏意境优美的句段”等;从学法点拨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指导学生学会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等;从集聚精华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忆读式美句积累”等;从语言实践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朗读吟诵”“句段读写”等;从课堂活动的角度策划语言训练,如“整理性语言学习活动”“读背性语言学习活动”“练习性语言学习活动”“品析性语言学习活动”等。凡此种种,不一而同,但都意义深远,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尽可能挖掘可供语言训练的点。比如我们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空白点”(作者的有意留白或是作品本无须赘述的)进行训练:如“心理活动描写”“场景环境描写”“情节发展设想”等。不论何种语言训练,都需要学生把文本作为自己的对象,在对象化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活动,把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的东西注入文本中去。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疑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二、切实的语言训练需要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实践

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不遗余力地写,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笔耕不辍地记;课堂也不应该只是教师单纯地对教材进行从一而终地处理,逐句逐章地解读;课堂应该是立足于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学生成长的需要才是教师倾注心血的方向。

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余映潮老师华而充实的课堂,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别有洞天的天地。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永远是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在《春》这篇文章“春花图”的教学中,余老师给出这样的教学建议并加以实践:①指导朗读训练。一读,自由朗读出这一段文字的层次。二读,在老师的“主持”下读出其中的情味(那花开得多么热烈——“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那花开得多么美丽——“红的像火……白的像雪”;那花开得多么甜美——“花里带着甜味儿……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那花引来百花开——“野花遍地是……眨呀眨的”)。三读,背读。这样的指导,带给学生形式多样的朗读,全方位的感受,让学生读出文段的美,也读出了“读”的美。②指导赏析训练。设置话题“春花图”十美欣赏,教师举出范例,学生们思考,品味此段的精美。课堂中师生对话交流很好地感受了文段情感之美、构图之美、色彩之美、字词之美、句式之美、音韵之美、修辞之美、虚实之美、动静之美、主次之美。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一种“美”都有鲜明实在的具象,是那么可观可感,真切实在。③指导课堂听记训练。教师讲析,学生笔记:“这一段描绘,先写树上的繁花似锦,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和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从思路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从点到面,综合概括,提升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用好教材资源,开发教材资源。细细品来,余老师每一个设计的训练活动无不服务于学生的学,立足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富有情感具有独特体验的“朗读”、真切体会深入品味语言美的“赏析”、条理清晰全面概括涵盖丰富的“听记”,使学生“读、听、说、记”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这才是灵动而富有创造性的课堂,这才是实效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挖掘优美生动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切实语言训练才是关键。向教材借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形象;向教材借表达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准确丰富。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唯有这样,阅读教学才是真正落在实处,落到益处。

[ 参 考 文 献 ]

[1]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余映潮.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教学艺术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