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都鬼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

2017-03-29陈天培蒲静琳

关键词:鬼城丰都文化遗产

陈天培,蒲静琳

(重庆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永川402160)

丰都鬼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

陈天培,蒲静琳

(重庆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永川402160)

文化遗产旅游是当今人文旅游形式中最为活跃的一种形式。丰都地处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因其独特的神鬼传说在巴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丰都文化遗产旅游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可能性,并从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论证丰都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分析丰都县在文化遗产旅游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文化遗产;鬼文化;扬弃;全域旅游

近年来,世界各地遗产旅游持续升温,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开展遗产旅游客观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遗产保护,带动遗产所在地经济发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旅游活动给遗产以及遗产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广泛存在[1]。世界遗产既要“保护、保存”并“遗传后代”,同时又要“欣赏、展出”并“产生价值”,这就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手段增强人们对遗产的“赞赏和尊重”,发挥遗产在当代的价值,使人类受益。

丰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三峡移民大县,素以“鬼国幽都”名扬中外。据《四川郡县志》记载,“鬼城”丰都古为周属巴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置县,至今有1 900多年的历史。该地区自古就有着与鬼神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风情,位于丰都县城东北边的名山(亦称平都山)上殿宇成群,构成一个完整的幽冥世界,世称此地为“鬼城”。据《蜀中名胜记》记载,自公元198年起,平都山便是道教的传教中心之一。千百年来,僧道们在此进行各种宗教活动,吸引了附近州县甚至省外不少民众崇神奉鬼,使之笼罩在阴森、肃杀的氛围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鬼文化”。

“鬼文化”是巴文化的重要特色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客观上记录和反映了巴地古人的物质精神状态。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变迁,鬼文化也由一种荒诞不经的古代神秘文化、不可理喻的仪式行为和心理现象嬗变为具备审美意义的民俗活动、艺术思维和哲理沉思。丰都鬼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研究“鬼文化”对于遗产保护开发和丰富我国旅游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都鬼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丰都的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且地方特色显著

丰都鬼文化从神话传说到实物的塑造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不少文物为国家级、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据《丰都县志(1990年版)》统计,丰都名山共有大小庙宇亭台31座,包含了儒道佛三教各类古迹。比如,天子殿始建于西晋,距今已经有1 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奈何桥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年的历史,是市级保护文物。而且其建筑、雕塑、雕饰等作品都很好地根据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情况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进行了匠心独具的科学处理,在力学、声学、光学、哲学等方面所闪耀出来的智慧光辉,至今值得人们进行深入开发。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让我们见证古代巴人历史文化活动的生命轨迹,还可以让人们透过其神鬼建筑及雕塑篆刻进一步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且主题特色鲜明

丰都素以独具特色的鬼城文化闻名天下,它以复杂、奇幻的幽冥世界为基本内容,以传说故事、传统歌舞、民间工艺、节庆礼数等多种形式为表现形态,紧紧围绕神秘的鬼巫文化主题,彰显出独具特色的鲜明主题,并且整个“鬼文化”的产生依托于人间形态和人民愿望。例如,十殿王爷阴天子、城隍的一班人马都以人间政权机构为依托设置;十八地狱则以人间刑律为依托设置;天子娶亲、九蟒复仇、报恩普度、亡魂超度等皆以人的期盼为依托假设。 在丰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鬼巫文化虽然在不断演变、更新,但它所倡导的“惩恶扬善、唯善呈和”及“行孝祭祖”的思想主题却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历史,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造就了丰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着我国多样的民俗文化内涵。

(三)丰都的鬼文化旅游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当今世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在经历着人们非常关注的两个变化:一方面,在世界各国的许多文化传承中,不少文化遗产正面临丧失其原初功能后被废弃的命运;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文化正在逐渐交织、汇流。因此,加强本民族历史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是保护民族历史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求[2]。作为世界唯一的鬼国世界,其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与主题性无论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旅游利用潜力,存在着遗产旅游利用的可能性。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面对丰都与我国其他地区在传统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丰都传统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有着急迫的现实性和实践价值。丰都不仅是长江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而且正好处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区域。在中国东西部经济的传递和西南地区与华中、华南地区的旅游整合发展中,以文化遗产旅游为抓手,必将对“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后发地区的赶超发展战略以及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都将提供更多的启迪。同时,还可以通过扬弃以“善”为内核的鬼城文化,引导人们行善积德,弃恶从善,引导社会风气的好转,缓和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健康稳定的和谐社会。

二、丰都县保护与旅游利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

近20年来,丰都县顺应旅游业持续升温的历史潮流,克服资金紧张、人才匮乏等困难,大力推动以鬼文化为内核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遗产保护扎实有效。近年来,该县探索多种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形式,促进旅游文化保护。据《丰都县年鉴(2014)》记载,通过与重庆市交旅集团的深度合作,引入了名山景区保护开发发展资金2亿多元,对名山景区重要殿宇楼台进行修缮保护。通过延伸鬼城旅游产业链条,丰富鬼城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了鬼城文化内涵,一方面保护了鬼城民俗文化,另一方面改善了景区面貌,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是文化价值逐步彰显。深度挖掘“千年名山”的文化内涵,通过扬弃鬼文化特色,开展“孝善人物”评选,营造了全县上下崇尚真善美、摈弃假丑恶的良好氛围,“上善丰都”深入人心。通过持续举办“丰都庙会”,扩大丰都在全国乃至东南亚的知名度。据《丰都县年鉴(2013)》记载,2013年“名山春节庙会”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春节文化特色活动,丰都庙会被确定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是文旅产品蓬勃发展。以鬼脸瓢画为代表的特色鬼文化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鬼脸瓢画、叶脉画、玉米壳编织画等特色鬼文化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麻辣鸡、胡辣壳等鬼城旅游特色食品享誉中外;名山景区提档升级全面完成,景区品质不断提升。

四是文旅融合更加深入。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通过大打文化牌,提升景区魅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名山景区因“惩恶扬善,唯善呈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成为长江黄金旅游带上最重要的旅游结点。结合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丰都县成功举办了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峰会、重庆第二届乡村旅游扶贫文化节、丰都红心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据《丰都县年鉴(2014年)》记载,2014年丰都县旅游人数突破800万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1.遗产保护意识不强,景区管理效能低下

(1)认识偏差:一是保护认识偏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破四旧的影响,丰都名山殿庙破坏,神像俱损,和尚被赶走,丰都鬼文化受到了严重影响。加之参加过名山香会的人到现在都已年过八旬,记忆、听力、叙述等都已相当困难。对现在的采访、记录和整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丰都县志(1990年版)》记载,从民国七年至今共有代表性传承人8位,均为道德高尚、弘扬佛学的高僧,最后一位传承人纬宽和尚已经于2006年去世。二是文化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丰都的鬼文化是宣传封建迷信、妖魔鬼怪之说,误解了鬼文化的本质及其目的。这对鬼文化本质的宣传构成了抵制和威胁。各级政府部门和宣传机构谈鬼色变,主流社会对鬼文化避之不及,在文化的宣传、保护以及对景区的建设问题上都缺乏正视。三是发展认识偏差。由于丰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县委、县政府发展旅游有重商轻文倾向,淡化了旅游活动的文化氛围,人民群众热情不够。

(2)管理缺乏力度:对员工管理松懈,导致员工工作懈怠,服务态度差。在景区大部分工作人员态度懒散,且言谈举止太过随意,给游客留下如小鬼般没精打采或厉鬼般凶神恶煞的形象,办事效率低,游客投诉屡见不鲜,负面报道频频,影响客人对本县鬼文化的有效传播。

2.遗产保护力度有待继续提升,基础配套有待完善

(1)保护措施不力:丰都名山是丰都对外展现鬼文化的主要平台,也是中外游客为之吸引的重要古迹。丰都鬼国神宫则是一个让游客体验鬼文化,领略惊险刺激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名山建筑翻新重建,神宫建筑修缮不及时,甚至有的宝贵建筑任由其腐坏,还有些景区建筑采取的修缮措施不当,使其在对鬼文化宣传的影响上逐渐消沉。

(2)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名山景区旺季游客人数众多,对景区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另一方面,景区通道、厕所、路标以及休息场所等配套设施多年未经修缮,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通道狭窄,上山的小石道总是拥挤不堪,游客停滞不前,导致心情焦虑;景区山路陡峭,早期上山索道拆除后又未及时重建,致使年迈体弱者无法亲身观赏和体验鬼文化的风采;景区公厕太少,山下仅有一个公厕,门口总是排着长队,公厕内部未能及时清扫,游客身心俱受煎熬;路标混乱,景区仅有一块上山指示牌,未制作指导游客游览景区的地图,游客大多“随波逐流”;休息场所简陋,晴天不遮阳,雨天不挡雨,缺乏人性化建设。

3.资料保护力度不够,研究拓展效果不明显

(1)相关资料缺乏:受三峡大移民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在搬迁过程中,部分原始资料丢失。县图书馆图书藏量不足,内容陈旧,针对丰都鬼文化方面的书籍甚少,加之现代数字服务尚未开展,读者光顾不多。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形式单一,多功能室内展播缺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农家书屋因农村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加之南方农村农户居住分散,利用率不高,导致本地居民对鬼文化的了解太少。

(2)研究拓展有名无实:虽然当地也成立了丰都“鬼城”文化研究会,但地方财力极度困难,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挂牌协会”,只有兼职人员,且经费补助极少,研究活动几乎没有开展,丰都“鬼城”文化(庙会)的相关资料也没有收集整理。现在除了少量的老前辈了解鬼文化的历史外,年轻一辈对鬼文化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

4.遗产内涵挖掘不够,文化产品缺乏创意

(1)品牌产品不多:该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只有以名山“鬼城”、“鬼城”古乐舞、雷雨风鬼脸谱画等几个为数不多的民俗文化品牌。但除名山“鬼城”之外,其余品牌影响力仍局限于县域范围,市场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2)特色产品开发不足:除了鬼脸瓢画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外,县政府未开发出其他与鬼善文化相符的特色产品。在县城和景区售卖的多是商业小贩自己的产品,质量粗糙,缺乏鬼善文化价值。

三、保护与旅游利用丰都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决策,统筹规划

1.加强政府重视与政策引导

应按照全域旅游的新理念,将旅游产业提升到主导产业的地位,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整合,实现区域内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社会资源及平台的共享共建,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为一把手工程,要求旅游局、宣传部、交通局、林业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门领导小组,聘请行业专家结合景区的长远发展和提档升级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决策。本着“旅游+”的思路,建立起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传导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形成上下左右一盘棋的格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让旅游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优先配备旅游队伍,将提升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人员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上升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一战略高度。

2.科学规划瞬时游客容量

(1)门票数量弹性控制,在游客高峰期实行网上预售订票和景区预售,规定门票数量;(2)规定游览路线,为游客提供景区游览攻略,为其提供最有价值和最快捷的路线;(3)规定游览时间,规定游客在名山景区的参观时间不得超过四个小时;(4)实行旅游错峰管理,针对旅游高峰和低谷时段,分别制定名山景区门票的价格,幅度以80元至120元为宜。

3.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邀请重庆市旅游教育培训中心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定期开展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制定导游员、驾驶员、检票员等专职人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组织全县旅游执法工作人员和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小组人员随时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的专项督察活动。在全行业开展“双十佳”争先创优活动,赛出“十佳导游员”和“十佳服务明星”,推动全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员工的服务素质。

(二)强化保护,加强研究

1.丰富鬼文化的馆藏资料

本县文化局要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搜集与鬼文化有关的书籍,通过各种方式集齐关于鬼文化的报刊、杂志、书籍等,让鬼文化的知识集中于幽都鬼城,使其鬼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走访当地老人,记录收集老人们记忆中的丰都鬼文化;邀请研究鬼文化方面的专家,挖掘发扬鬼城文化精髓;收集可以代表鬼文化精髓“惩恶扬善”精神的鬼故事小说,聘请当地作家写作正面鬼故事小说。

2.研究文化遗产内涵价值

成立丰都鬼文化研究会,招聘文学研究人员对鬼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追寻鬼文化踪迹,解读鬼文化传承千年的奥秘,给鬼文化合理内涵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三)完善配套,提升品质

1.加快基础建设,完善景区配套

(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干线公路、旅游集散地至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好景区内和景点之间的连接公路,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确保旅游景区道路的安全畅通;(2)规范设计旅游信息标识牌,在全县各大路口和旅游景区路口设置旅游线路指示牌,在景区的醒目位置设立旅游投诉公示牌,设置电脑喷绘景区全图、中英文对照图文标识等,方便境内外游客游览;(3)维修、完善景区接待设施,如接待大厅可提供更多座椅、临时充电处、存放物品处等;(4)实施景区绿化、美化工程,使夏日上山道路能够清凉遮阳;(5)改善如厕条件,解决旺季游客如厕难题;(6)重建景区上山索道,方便老人及行动不便者领略鬼文化;(7)持续对景区的大气、水、噪声进行监测,改善其指标达到国家相应标准;(8)组建高效的清扫队伍负责码头和名山、神宫区域的清洁卫生,强化景区的环保工作。

2.开发特色产品,丰富旅游业态

(1)成立特色鬼文化产品研究会,加快鬼城旅游商品开发;(2)县政府和县商业机构注资开发鬼善文化新产品;(3)创新思维,立足历史,制造出多样的代表鬼文化特色的产品,如名山雕塑小像、鬼面具、鬼人书等,避免产品单一呆板;(4)加强特色产品宣传和监管。

3.修缮景区建筑,改善景区环境

按照“保护为主,拆建为辅”的景区修缮原则,对危险建筑及时进行修缮。加快推进城隍祠、东坡楼、玉皇殿工程改造。对鬼国神宫进行科技改造,引入最新声光电科技元素,让游客真正体验到鬼城的惊险与刺激。进一步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观、古树名木进行保护。通过修筑名山双桂山两山防护大堤,加强对景区山体的保护,禁止违反景区规划的建设行为。

(四)深度包装,加大宣传

1.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展多渠道旅游宣传活动

(1)雕塑及标语宣传:在县城入口、重要交通节点、景区内外设置鬼文化的雕塑、户外宣传牌;在迎宾大道、长途汽车站制作宣传广告;在重点场所、景区内外及街道、景区附近周边村社布置宣传标识;在旅游报刊、杂志上利用“书、画、碟、图”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2)媒体宣传:邀请央视、旅游卫视及部分省市电视台强势宣传丰都旅游形象,正面宣传鬼城文化内涵;打造大型电视旅游专题片,通过海外传媒宣传丰都旅游。(3)活动宣传:组织景区职工、景区企业职工代表开展鬼文化知识和景区保护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十佳导游员”“十佳服务明星”竞赛活动;举办丰都庙会街头巡游活动;举办旅游风景摄影大赛。在承办三峡国际旅游节时,大力宣传鬼文化;积极参加国内重大旅游节会宣传丰都鬼文化。

2.培养本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鬼城文化的宣传引导,让本地居民明确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让旅游发展更多地惠及本县居民,通过多种活动将政府的发展战略与居民个人的前景密切联系起来。鼓励当地群众学习本县历史民俗文化,采用层层渗入的方法,逐级普及其善文化知识,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和热情好客的性格。

3.抵制商业气息文化侵蚀

策划具有鬼文化特色的招商活动,政府要严格把关。杜绝将鬼文化活动办成纯粹的商业表演,确保文化宣传的主题与特色。

4.举办活动渲染文化氛围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开展的鬼城庙会活动要坚持原汁原味、有声有色、隆重热烈,让群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在清明节组织扫墓、踏青、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组织烧纸钱,放河灯,祭奠先人,以继承鬼文化孝敬祖先的传统。不定期地在新城公园广场和新县城组织鬼文化节目表演,如讲鬼故事、鬼故事表演等。

总之,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丰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及很高知名度。在文化遗产旅游越来越热的今天,认真思考和开展对这一重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杨春艳.文化遗产与族群表述——以麻山苗族“亚鲁王”的遗产化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2-25.

[2]关昕.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Utilization of Fengdu Ghost Cultural Heritage

CHEN Tianpei,PU Jinglin
(Tourism Colleg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The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 is the most popular style of culture tourism.The Fengdu County,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China,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has the unique legend of ghost 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Ba culture.In the paper not only the possibility of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engdu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view of both 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but also the necessity of Fengdu developing the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 was explained from the view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social economic growth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meanwhile,the Fengdu county's perform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culture heritage tourism,for instance,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culture heritage;ghost culture;put an end;global tourism

F590.1

A

1673-8004(2017)06-0124-06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6.022

2017-01-15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2014YBJJ028)。

陈天培(1966— ),男,四川西充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研究;蒲静琳(1989— ),女,四川渠县人,本科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开发研究。

责任编辑:吴 强

猜你喜欢

鬼城丰都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鬼城童话
为什么“鬼城”里的植物郁郁葱葱?
丰都,不负好春光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中国著名鬼城丰都新貌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丰都庙会
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