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9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汪贤荣
■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汪贤荣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汪贤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信息技术将引领教育走向现代化,运用信息技术也将成为一种技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电子书包已经走入课堂,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重要趋势,给我们的教与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变革,电子书包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是全国信息技术特色实验校,硬件环境一流,设备技术先进。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手段不断更新,电子白板、微格室、有线与无线双网的建设、电子书包等一流的硬件设备以及我校师资队伍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较强,为我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必备的条件。电子书包运用于各个学科,在反复实践研究中,也初现成效。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利用电子书包的功能,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宽度和广度;改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习反馈及时可视化,清晰了解学习的动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
语文教材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相对比较抽象,阅读形式也很单一,学生阅读学习兴趣淡薄,很难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老师会用软硬各种信息手段,借助资源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感悟。但教材、资源始终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而电子书包以其强大的功能将教材和资源合二为一,把教材变厚了,创造了一本电子“大教材”,让学生在语文电子“大教材”的学习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电子书包利用新技术改变教材载体,电子书包存储量大,能附加多媒体素材,将文字教材和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融合,能良好兼容各种音频,视频资源,甚至连FLASH游戏等都可以被放入富媒体教材中,运用新型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可以全视角阅读。电子书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逼真的学习情景。克服了传统课堂上,准备材料繁琐,不可重复操作的弊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
如,鄂教版五年级语文《藏北草原》一课中,老师将网上查找并筛选整理了与本课相关的学习资源,有课文作家介绍、有草原的地理位置、草原的风景图、草原特有的风俗文化、还有关于草原的歌曲等等,将这些丰富多样的资源做成富媒体热点资源,嵌入电子教材中,图文并茂,丰富生动。
又如,鄂教版三年级语文《青蛙与蛇》一课,结合教与学的实际需求,这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青蛙和蛇的简介,各自本领的动画,相互玩耍、天敌和谐相处图片,蛇吃青蛙、天敌捕食的视频,还有课文重点词句的碎片词条等等,大量的资源切入电子教材,教材变厚了,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再如,鄂教版五年级语文《月球之旅》一课,给学生提供了有关月球知识的图片、文字,宇航员在太空舱里行走、倒立睡觉、吃东西的视频,以及踏上月球的影像资料和新闻报道等等,通过这些资源拉近学生与月球的距离,清楚地了解宇航员的生活,感受月球之旅的奇妙,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推动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电子书包引入课堂,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电子书包的课堂是一种介于传统课堂与网络化多媒体课堂之间的新型课堂,相对于网络化的多媒体课堂更容易操作和实施。以往传统教学老师是课堂的主讲者,学生被动式的接受,而电子书包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电子书包的语文课上,学生打开电子“大教材”,利用富媒体教材中大量的碎片化资源(包括交互动画练习题、课文朗读、知识点动画、情景视频、参考图片、课文背景资料、模板素材等)进行学习。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等方式刺激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满足个体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各种认知策略,促进学生的多元认知发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包括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电子书包还不受时空限制,可供学生线下线上自主学习,真正实现无围墙的自由学习。
课前借助电子书包大量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预习单进行预习检测。如《藏北草原》一课,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藏北草原的“温柔恬静的自然景色”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动态之美。”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对藏族文化了解不多,也很难从课文中直观领略草原的美及独特的风土人情。这给学生深入学习带来了困难。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上能更好地学习交流,在预习时,通过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发布了大量有关藏北的资源,包括作家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草原的风景图、草原特有的风俗文化的影片等等;还发布预习反馈表,从生字词、课文内容、以及预习收获等方面让学生自主检测并提交,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预习和检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藏北风情,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同时老师也能在学习空间内及时清晰地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预习结果。
课上借助电子书包大量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借助信息资源深入理解,感悟和思辨。如课上深入学习《藏北草原》,老师提出了学习的主题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展开了小组自主探究学习,读读、看看、划划、说说,交流探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氛围十分浓厚,老师走进各小组,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参与者、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的同伴,也成为了他们思维的点燃者、启发者。老师来到了解草原独特风俗人情的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正在介绍草原有自己独特的饮品“酥油茶”“青稞酒”,有独特的礼节“献哈达”,要用珍贵的木碗来盛酒敬酒……学生遵照文本内容的提示,就文本而说文本,但这些背后的文化内涵没有交流互动,没有深究碰撞,没有深入感悟,这时老师稍加点拨:那你们知道这饮品怎么制作?这“献哈达”有何意义?有何讲究?一个木质碗有何珍贵?一连串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一名学生激动的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边说边调出热点资源,跟大家讲解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组员也纷纷打开资源,获取所需,对那里的风俗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将学生的学习引向了纵深处。
再如,《青蛙与蛇》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传统课堂中,我们往往传递给学生的是“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物种都可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也逐渐变为可能,有些动物违背了自然的法则,这一奇特的现象正改变着人们的观点,让我们明白友情不分物种。所以这节课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没有强求唯一的标答,而是提出了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阅读思辨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大自然有它的自然法则,但却并非一层不变,我们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批判的视角去看待,才会有新的发现。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于是教学中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梳理文脉并聚焦一个两难的问题“青蛙和蛇到底能不能成为朋友呢?”由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经过判断选择,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各持不同观点。然后让学生再细读文本,借助丰富资源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品词析句。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收集、整理文本大量关键词句的语言信息、热点资源,在分析思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一学习过程不仅训练了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堂中教师始终站在中立陪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这种角色地位的转变、这种充满信任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三、再现动态学习的过程
利用电子书包远程监控、及时反馈、研讨交互的功能,可以时时再现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老师可以进行教学调控、个性化指导和评价,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在电子教材上圈点勾画、查看热点资源,老师通过教师机的远程监控可任意调出学生机,在大屏显示学生机,还可可同时监控几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十分便捷,再无需在学生中穿行。
2.以往传统教学中,课上老师布置检测练习,学生做后老师不能马上反馈完成的情况,必须批阅后才能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针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电子书包环境下老师可以发布课堂检测练习,让学生完成提交,然后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完成的情况,并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掌控课堂进度,对反应出来的问题可以集中解决,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3.电子书包还可以发布主题研讨,这个平台类似与论坛中的发帖,学生可根据教师发布的主题运用拼音或者手写的方式回复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也可以查看到其他同学的研讨内容,并作出评价,对于自己觉得特别好的发言,还可以点赞。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也可及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这样的研讨交互平台,避免了传统课堂中极个别同学有发言权和发言的机会,也避免了小组讨论的空洞,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感受分享交流的快乐,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大数据时代,教学资源的数字化适应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尤其是电子书包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学生适应了现代的教学媒体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再那么感兴趣,数字资源电子书包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了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