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背景下对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再思考
2017-03-29黄斌
黄 斌
(重庆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政策倡议,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已经无法更好地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由于英语专业在各类高校的纷纷开设,使得英语专业在高校中,特别是在地方理工科院校中从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变成了被边缘化的专业。由于英语专业自身所具备的学科属性差异,以及地方理工院校不同的办学定位,英语专业在地方理工院校中的发展举步维艰。一些地方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忽视了与所处院校的特色专业相结合,疏忽了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因此,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与外语类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比较起来,显得有一定差距,缺乏竞争实力。
所以,现行的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需要重新定位、调整和更新。教育部新一届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成立后,着手制定英语类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国家标准,这是教育部外指委进行的一项标杆性工程,对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此背景下诞生。因此,为了满足学科自身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地方理工院校应该在《国标》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定位和办学实际,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进行综合考量、认真规划:一方面,要坚守和传承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另一方面,要明晰专业定位并凸显办学特色。
1 传承英语专业学科属性
外国语言文学是英语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而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是由于中国与外国之间在文化与文明等领域进行交流而形成的。外国语言文学的主体是语言及文学,同时涵盖翻译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其学科的知识体系除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之外,还涵盖学科的基础理论、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等。因此,从专业归属来看,英语专业是高等院校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创新能力、思维思辨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
因此,英语专业教育在强调“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教育”,在突出“学以致用”的目的时也不能摒弃“学以致知”的根本。“文科教育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2]所以,对英语专业来说,其教学重点不能仅仅只关注英语语言技能的运用,这违背了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类专业的价值目标。只有突出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才能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并最终逐渐养成重要性远超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思辨能力[3],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彰显全人教育的理念。
所以,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传承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2 明晰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
《国标》明确指出学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在《国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标准。所以,在回归英语专业学科属性的同时,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也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结合,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地方理工院校中,英语专业的概念不只是语言技能训练。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较为纯熟和全面的语言技能基础上对个人人生追求和职业发展理性思考的前提下选择的发展方向和就业方向,通过修学该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语言技能训练应该集中在低年级阶段的英语专业教学,而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则应该侧重于专业知识,比如:英语语言、文学、翻译、跨文化交流研究等,和与学校优势专业相结合的、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比如:与会计专业相结合的会计英语、与车辆专业相结合的汽车英语、与经济金融专业相结合的经贸英语、与材料专业相结合的科技英语、与法律专业相结合的法律英语等,丰富专业内涵,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致力于将看似对立的英语专业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从而培养新形势下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
3 综合规划英语专业发展
3.1 明确培养目标
工具性的价值取向,伴随着信息化、市场化、大众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忽视了对人的思想、智慧和灵魂的塑造[4]。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不应过度挤压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与此同时,由于就业率成了评价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标尺,在这一客观事实面前,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与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比较起来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似乎英语专业在此类院校存在的合理性只有依赖于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通过率,否则就面临招生被缩减甚至是专业被取消的厄运。此外,由于照搬其他学校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多数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显得盲从而被动,没有自己的特色,进入了“千校一面”的尴尬格局。
在界定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时,《国标》明确指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且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当然,不同类型的院校在国家、社会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具备的功能也应该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创新体系相契合,从而有所不同。在教育部“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指导原则下,地方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进行科学定位,充分依托本校特色学科的优势,顺应地方发展,在传承和坚守英语专业学科属性的同时,促成英语专业与其他理工专业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和社会服务方面打造自己的特色。在《国标》背景下,满足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英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深厚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及技能、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等。
3.2 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科定位的依托、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以及教学实践的指导[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和调整应该在充分考虑本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学科、科学研究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调查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在《国标》的指导下,在综合考量院校理性价值的追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应该涵盖: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
(1)公共课程。该类课程是由学校统一开设的课程,基本适用于各类专业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良品质的大学生和高素质的公民。这些课程大多为教育部统一规定和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比如“中国文化”“大学体育”“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夯实语言基础。其主要课程涵盖:“综合英语”“英语基础写作”“英国历史及社会文化”“美国历史及社会文化”“英语实践语音”“英语视听说”“欧洲文化”等。
(3)专业核心课程。英语专业作为一门学科的核心内涵和特色依托于此类课程的设置,其目的除了拓展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结构之外,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体上说,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主体由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课程构成,其核心课程涵盖 “语言学概论”“英汉笔译”“英汉口译”“英语文学导论”“英语学术写作”等。
(4)相关专业(非英语)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知识是指与英语专业密切相关,但不包含在英语专业内的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充分分析,开设方向课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就业方向进行分流。在与本校特色学科与优势专业相结合的基础上,增设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在地方理工院校,应努力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理工类学科间进行“1+1”的融合渗透,增强竞争实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英语专业。主要的相关专业知识有“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法与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机械英语”“汽车英语”“汽车营销学”等。
(5)专业实践课程。实践环节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里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语言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习惯,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此类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听力与阅读实践”“英语语言实践”“英语创新写作实践”“口译工作坊”、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
3.3 改革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人才,依照不同的英语使用目的和频率,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纯粹的英语语言工作者;另一种则是在工作中会用到英语的专业人员。对于以上两种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地方理工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教师,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通常毕业于师范院校、外语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因此他们完全能够培养出纯粹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种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工院校的师资同样能够胜任。理工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特点,促进英语与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文理交叉与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复合型发展提供难得的平台。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地方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照搬了其他师范类院校、外语类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情况,课程内容仍然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只出现在高年级阶段。即便如此,这些课程的学时也相对较少,这势必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调整。总的来说,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可以遵循以下两种模式:
(1)“英语为本,英语专业知识为纲”的模式。在该模式下,“英语”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是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性特征,也是英语专业发展的基础;而“英语专业知识”则是指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和文化方面的知识,重点打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翻译方向。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采用了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的复合模式,然而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语言学、文学等方面难以与外语院校及综合性院校抗衡,因此,可以根据自身院校的办学优势,在翻译方面进行突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英语为本,相关专业(非英语)知识为纲”的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国标》中提出的: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 “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这一规定。为了突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院校办学特色,可以在英语专业设置的方向中开设一些能与英语配合的相关专业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熟悉和掌握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拓宽道路。
4 结束语
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在传承英语学科属性的同时,依托自身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地域优势进行改革创新。必须在《国标》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本校的强势专业,凸显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属于本校的专业品牌,形成竞争力,从而培养出有基础、有专业、有实力、有活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2-6+15.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2(1):19-26.
[4]刘献君.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8):1-8.
[5]YALDEN 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