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R&D投入对成长性影响的研究述评
2017-03-29袁曦
袁 曦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社科系,福建 福州 350000)
成长性作为衡量企业发展前景、检验企业的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利润的经济意义。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发创新能力的增强将会对企业的成长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整个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R&D投入不仅成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也逐渐成为企业快速运转调节企业发展模式的生命线。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R&D投入和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日益丰富,而国外的学者对这部分的研究起源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1 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研究时重视的是驱动因素,即他们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而财务指标用得相对较少。同时,大部分学者认为成长性无法通过某一比较优良的指标来评价,于是多数学者都使用多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如Canals通过借鉴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评价公司成长性的整体模型,他提出了5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公司的商业理念及公司成长战略[1];Erkki K.Laitinen从整体的角度提出了内外部驱动因素,他认为内部因素包括了成本、生产要素、作业、产品和收入5个方面,而外部因素就可以通过财务表现和竞争力来体现;Frederic Delmar,Per Davidsson 和 William Gartner认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可以有市场份额、资产额、雇员人数、产出量、利润额、销售增长、员工增长、组织成长和营业收入等,但其中也有一些指标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存在缺陷,例如营业收入容易受到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的影响[2]。
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即使是评价指标系统也存在缺陷,如Delmar,Cartner就提出,某一企业成长性测评指标或评价指标系统并不是通用的,在研究企业成长时,应根据研究企业的特定因素来建立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其认为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指标系统,只有相对适合的评价指标系统。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研究侧重于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对成长性进行评价,一些学者选取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比如于旭、周向前和贺璐认为传统的托宾Q理论评价企业成长性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其利用优化加权处理后的托宾Q值来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性[3];另外一些学者采用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状况、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托宾Q值、收入及利润增长等几种单一指标对成长性进行评价。但更多学者偏向于采用多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如戴晓莎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4个方面选取了9个财务指标综合评价成长性[4];崔璐和钟书华结合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特点,构建了以财务增长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金运营能力指标为框架的指标体系,包括了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7个指标[5];赵玲和贺小海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对象,认为构建成长性的指标系统可以分为评价体系和评审体系,评价体系包括战略管理、研发创新、价值创造和社会支持,评审体系包括企业家、管理团队、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等指标[6]。
此外,由于认为财务指标具有片面性,也有部分学者从非财务指标方面进行评价,如周伟贤和范小清认为评价企业的成长性时,相对于从财务方面上选取指标,从要素的角度出发选取指标更有可信度[7];冒乔玲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由基础层、核心层、外围层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基础层表现为安全性评价指标,核心层表现为前瞻性评价指标,外围层表现为相关者利益评价指标[8]。
2 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选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子分析法、突变级数法、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BP神经网络法等。其中,因子分析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成长性的方法,如吕涛和潘丽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了3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而对其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9];汪海凤和赵英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我国各个省市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综合成长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10]。同时,也有很多学者采用了其他方法对企业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如吕淑金通过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业务成长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金运营能力成长指标、规模成长能力指标等4个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网络输出值来评价企业的成长性[11];池仁勇,蔡曜宇,张化尧采用突变级数理论进行了成长性评价,最后提出了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两个指标对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12];于旭、贺璐、周向前、吴兰贞采用了一种基于α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首先分别应用突变级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成长性评价,然后通过α法得到成长性的综合得分[3];龚光明和张柳亮构建了包含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特征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13]等等。
3 企业R&D投入对成长性影响的研究
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企业研发投入与成长性关系的研究可以被概括为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以不同企业的个体作为重点分析其R&D投入对成长的影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国外的很多学者都选用了相关性或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大部分都证实了企业的R&D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Chauvin和Mrschey以托宾Q值法为理论基础,对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公司的价值[14];Sougiannis探讨了企业R&D投入和企业的未来期间收益以及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则企业预期在未来的7年内会增加2单位的盈余和5单位的市场价值[15];Lakonishok,Sougiannis和Chan将不同程度研发投入的企业的股票收益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其股票收益率也较高,从而拥有更高的成长性[15];Alfredo Del Monte和Erasmo Papagni以意大利制造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500家企业从1989年到199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企业R&D投入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的结论[16]。其他国外学者如 Chambers.D,R.Jennings,Garner,Nam and Ottoot等针对不同的样本和数据也都得出类似的结论[17]。
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比如AIexcode和Rekha Rao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了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研发的投入和支出对自身成长能力产生的影响,认为企业的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是会随着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而改变的,一般来说高成长性的企业这种相关程度也会更强烈[18];Kim则认为一般学者采用的静态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难以充分揭示企业R&D投入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机理,其认为应该采用系统动力学等仿真的方法去研究二者的关系以及探讨R&D合作的动力[19]。
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R&D投入对成长性影响时,较多的研究认为R&D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存在一定正面的影响,也就是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这种正相关很多时候存在滞后效应,如张信东和薛艳梅在建立的回归模型中引入了分位数回归理论,研究表明R&D支出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成长性分位数水平下呈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成长性分位数水平越高,R&D支出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也越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中短期的效益比较明显,但存在一至三年的滞后期的影响[20];康健和王莹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资对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企业前一期R&D投资则对成长性有一定的帮助,但当年的R&D投入却对成长性有负相关影响,这就说明了R&D的投资确实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从R&D投资的人员上看,研发人员密集度对创业板企业成长性有正相关影响[21];张积林研究了上证A股中小板块的55家上市公司,认为这些上市公司的R&D强度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为正,其相关系数达到2.24,技术人员投入比率对企业的成长影响系数为0.72,相对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而言较弱[22]。
此外,也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二者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是R&D投入对企业的成长性不存在影响或者存在不明显的作用。如罗卡明考察了企业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及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认为在短期内,企业的R&D投入对成长性存在着不明显甚至是反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如果衡量企业的成长性中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这个指标,那么对于高研发投入密度的企业来说,其资本负债比率对企业成长性的作用不太明显[23];陈晓红、彭子晟和韩文强基于一个“成长-创新”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多和技术人员投入多的企业按理来说技术创新能力会更强,但是基于市场中各种因素的混合作用和影响,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成长性的提升上,并非比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企业更有优势[24]。
4 研究述评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对该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渐进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认为该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首先,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行业特性等因素,其对于R&D投入程度也有所差异,这是由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很多学者在进行R&D投入对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时,只是随机选取一部分企业,将不同行业的企业混杂在一起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比较宽泛。同时,同一个行业企业的成长性有高低之分,而以某个行业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其研究结果仅仅显示该行业整体的R&D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忽略了R&D投入对行业内不同成长性企业贡献的差异,对该论题研究的结果偏于宏观,缺乏行业企业内部必要的比较研究,使得研究结果较为单一。后续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对某个行业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可以对行业内不同成长性的企业进行分类,探讨不同成长性区间的企业,其R&D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别。
其次,国外部分研究在实证中已经注意到企业的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大多数学者,特别是国内的学者在研究企业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影响时,选取的评价成长性的指标偏向财务指标,而较少考虑到非财务指标。未来构建成长性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在采用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上做更多的尝试,而不是局限于数据较为容易收集的财务指标上进行片面的探讨。
最后,鉴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是一个需要若干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动态过程,单期的R&D投入未必可以作为量化企业整体研发实力的依据,而大部分学者研究R&D投入对成长性影响时,虽然选取了几个年份的数据作为样本,但多数是研究每年单期R&D投入对当年成长性的影响,较少使用连续若干年的动态的面板数据来综合考虑R&D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是否存在滞后性,滞后性的时效有多长。以上问题的解释,对于提高研究的精准性是有利的。
[1]CANALS J.New business concepts for growth[J].Joumalof General Management,1999(2):1-5.
[2]DELMARF,DAVIDSONP,GARTNERBW.Arriving at high growth firm[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89-216.
[3]于旭,贺璐,周向前,等.基于α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5):24-26.
[4]戴晓莎.基于熵值法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J].经济论坛,2016(7):51-54.
[5]崔璐,钟书华.基于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的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性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148-152.
[6]赵玲,贺小海,陈晓慧,等.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1):73-79+122.
[7]周伟贤,范小清.基于要素差异的企业成长性判断[J].财经科学,2008(5):63-70.
[8]冒乔玲.构建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初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5-75+75.
[9]吕涛,潘丽.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2):118-125.
[10]汪海凤,赵英.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比较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3(4):59-64.
[11]吕淑金.BP神经网络在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5):47-48.
[12]池仁勇,蔡曜宇,张化尧.不同技术创新投入结构下的企业成长性分析——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70-74.
[13]龚光明,张柳亮.基于GRA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成长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7):118-122.
[14]CHAUVIN K,HIRSCHER M.Advertising R&D expenditures and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rm[J].Financial Management,1993(4):23-24.
[15]CHAN K CL, LAKONISHOK J,SOUGIANNIS J.The Stock Market 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xpenditures [J].The Journalof Finance,2001(6):2431-2457.
[16]Alfredo Del Monte,Erasmo Papagni.R&D and the Growth of Firms:Empirical Analysis of a Panal of Italian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3 (32):1003-1014.
[17]CHAMBERSD, JENNINGSR, THOMPSON.Evidence on the Usefulness of Capitalizing and Amort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J].Working paper,1998(12):122-128.
[18]COAD A, RAD R.Innovation and firm growth in high-tech sectors:A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J].Research Policy,2008(37):633-648.
[19]KIM H, PARK.StructuraleffectsofR&D collaboration network on knowledgediffusion performance[J].Experts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09(5):8986-8992.
[20]张信东,薛艳梅.R&D支出与公司成长性之关系及阶段特征——基于分位数回归技术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6):28-33.
[21]康健,王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 2013(9):79-81.
[22]张积林.上市公司R&D投入与其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29-33.
[23]罗卡明.企业R&D费用与企业资本结构、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4]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5):109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