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视角对扬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7-03-29邵俭福
邵俭福,刘 芳
(1.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思政部 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外贸部 江苏 扬州 225803)
旅游业是扬州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本文从政府视角,探讨扬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1 加强旅游后备人才培养
旅游后备人才培养主体是学校,政府应管理好有旅游专业的学校,提高学校培养旅游人才的水平。
1.1 对区域内有旅游专业的学校加强管理
扬州有旅游专业的学校包括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目前扬州旅游专业教育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毕业生还不能满足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政府应从三个层次的学校中各选择一所作为典型学校,对其进行重点投资建设,形成优质旅游教育资源相对积聚的态势,带动各层次学校的旅游专业发展。典型学校必须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的作用,作为其他学校发展的标杆。典型学校应积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分工,中专学校以培养旅游服务人才为主,大专院校以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为主,本科院校以培养旅游规划设计人才为主;二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向学生传播扬州地域文化;三是加强各层次学校旅游专业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各层次学校旅游教育资源共享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提高旅游教育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教育,架设各层次旅游教育的“立交桥”。
1.2 优先发展重点专业
扬州应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旅游教育发展战略。政府应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能够体现扬州特色和反映扬州水平的重点旅游专业,以提升扬州旅游教育水平。通过分析扬州旅游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笔者认为扬州应重点发展景观规划设计、涉外旅游、酒店管理、烹饪工艺、工艺美术等五个专业,其中,本科学校应重点发展景点规划设计和涉外旅游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应重点发展酒店管理和烹饪工艺专业,中专学校应发展扬州传统工艺类专业。扬州旅游专业不仅要体现扬州地域特色文化,如具有江南水乡气韵的景观规划、剔透的扬州蛋炒饭烹饪工艺、精致的扬州漆器工艺美术,而且还要与国内外旅游业接轨。要建设好有特色的重点专业,必须由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市场检验。政府提供优越的办学条件,学校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企业推荐知名的行业大师,社会提供合适的实训实习岗位,市场反馈办学质量信息。
1.3 建立政府各部门协作机制
旅游产业属于综合性产业,要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各个政府部门参与和合作。目前一些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参与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旅游部门、园林部门、文化部门等参与的合作机制,提高政府部门服务于旅游教育的水平。第一,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合理的招生政策,设立助学金,吸引优秀学生学习旅游专业;全程参与、指导、督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第二,发挥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作用。旅游管理部门应指导学校编制旅游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协助学校制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应该引导企业为学校提供旅游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旅游企业与学校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第三,发挥政府人力社会保障部门的作用。政府人力社会保障部门对毕业生就业承担重要的责任,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联合旅游企业定期举办旅游人才招聘会,与政府的旅游部门、工商部门合作为毕业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孵化平台。其他部门还应该直接和相关旅游专业对接,如园林部门对接景观设计专业、文化部门对接工艺美术专业、外事部门对接涉外导游专业等。总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办好旅游专业,才能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尊重专业人才,重视专业培训
2.1 稳定现有旅游人才队伍
主要有三个方面影响扬州旅游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是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已经成家生小孩的女性很少继续坚持从事旅游工作;二是收入和投入倒挂。虽然中职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专业学习时间和成本并不相同,但是只要从事相同的旅游工作,获得的经济收入差距不明显。三是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缺乏职业成长通道,导致优秀人才流失。稳定旅游人才队伍是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构建“大旅游”格局,以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旅游行业推广“大旅游”标准体系。加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合作,严格执行旅游职业准入制度,制定旅游职业标准体系和技能等级工资制度;论证各类旅游从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互认和转化的可行性和办法,避免给从业人员带来岗位变化的麻烦。其次,构建“大旅游”教育体系。学校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从技能培训到顶岗实习,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旅游教育的重要目标”[1],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链发展,向上和向下延伸旅游产业,以创造新的旅游职业岗位,帮助那些不适应旅游一线岗位的人员寻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2 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的社会培训
社会培训是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的必要环节。目前扬州旅游行业的社会培训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投入少;二是政府部门不愿意承担培训工作;三是从业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必须“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政府实施、院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行业培训体系”[2],才能做好社会培训工作。首先,明确社会培训的主体。一般应由政府的人力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培训,编订培训计划,组织和管理社会培训活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协助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培训标准、确定培训内容;教育部门参与社会培训,指导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活动。其次,提供从业人员需要的培训服务活动。培训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为从业人员提供“私人订制”式培训服务,方便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最后,注重培训考核,提高培训效果。目前旅游从业人员参与社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较差。政府要充分考虑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合理的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甚至免费培养或向参与培训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提高从业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制定政策,把从业人员的社会培训成绩与技能等级、酒店星级和风景区级别等评定结合起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企业参与社会培训的积极性,引导旅游企业制定合理员工培训制度[3]。
2.3 搭建旅游从业人员成长平台,提高从业人员成就感
首先,制定地方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技能等级评定与相应学历对接,对技工或技师既有学历要求也有技能要求。中专学历是评定技能等级的最低要求,评定高级技工的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评定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次,制定具有扬州特色的荣誉制度。扬州每年应举办一次旅游行业技能大赛,对于获奖者既给予物质奖励又授予“行业新秀”“行业骨干”“行业名师”“行业大师”等荣誉称号,激励旅游从业人员努力提高技能水平。最后,为旅游从业人员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建立学校聘请旅游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专职教师制度,推荐优秀旅游人才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或任职,推荐优秀旅游人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或重要会议。
3 引进优秀旅游人才
3.1 引进旅游领军人才
海内外的旅游行业领军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各国各地争夺的对象。对于这类高级人才,应着眼于“‘借脑引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吸纳他们的思想和理念,用好他们的资源和人脉”[4]。根据海内外兼顾和各领域统筹的原则,政府应聘请20—50名旅游管理高级人才,为扬州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成立包括聘任的优秀旅游人才组成的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定期举办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对一些重要决策把脉指向。这些领军人才联络感情,可以授予他们“荣誉市民”称号,聘请他们作为大学的“客座教授”。
3.2 引进旅游创新人才
引进旅游创新人才,是人才引进工程的重点,旅游创新人才是扬州参与全球旅游行业竞争的主力军。各用人单位应向政府上报创新人才需求计划,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招聘。选旅游创新人才一般在高校、事业单位或高端旅游类企业工作,发挥他们在旅游文化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才干。旅游创新人才是关键的少数,如果留得住、用得好,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政府应制定特殊人才政策,如,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全市统一规定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让创新人才获得较高的收入;解决旅游创新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具体问题。对于他们主要通过事业留人,努力提供能够充分展示他们才干的各类平台,避免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琐碎的事务工作上。
3.3 吸纳优秀的旅游专业毕业生
吸纳优秀毕业生,既能弥补扬州的人才空缺,也能促进扬州旅游行业的良性竞争。对于旅游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的岗位人员招聘,不宜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招聘,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人事人才网,旅游企业提出人才需求,通过政府审核同意后,在人事人才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由旅游企业招聘。政府应根据扬州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旅游岗位的人才配置现状,确定招聘人才的规模,政府应发挥市场调配功能,依靠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留住人才。政府和企业应建立优秀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关注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心理现状,应按月给予他们一定的住房补贴或岗位津贴,政府应鼓励企业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给予他们特殊的岗位津贴。
[1]杨宏伟.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体验型”学习法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2-53.
[2]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 育 的 指 导 意 见 [EB/OL].(2015-11-04)http://www.moe.edu.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602/t20160218_229739.html.
[3]金茨萍,严晓兰,黄细嘉.江西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58-63.
[4]谷文双.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