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创设教学过程积极激发学生思维

2017-03-28赵金栋

成功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数质数圆柱

赵金栋

剑川县老君山镇富乐完小云南大理671307

巧妙创设教学过程积极激发学生思维

赵金栋

剑川县老君山镇富乐完小云南大理671307

小学数学新课程指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注意教学过程的组织,使每个教学环节都成为促进学生智力的阶梯,让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别具匠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思维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重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完全去讲解课本中现成的知识,不断扩展,而应该提供思维材料,创设思维情境,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俘虏”住。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一齐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每个学生在课前都准备好一张标有长宽数量的长方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下面的操作过程来获取知识:

首先,让学生将长方形纸卷成圆桶状,再展开。这一卷一展,学生就会发现,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转化为长方形,同时也就认识了转化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结合一卷一展的操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卷成的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最后,让每个学生计算自己做的圆柱的侧面积,掌握圆柱侧面积公式。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兴趣盎然,积极性非常高。

又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初步认识到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后,可请全班同学都站起来。首先让学号是质数的同学坐下,然后又让学号是合数的同学坐下。虽然是一站一坐的动作,但对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无声的检验。最后,还剩一个同学站着,这时让同学们猜“他是几号?”

大家立即猜到是1号,也马上领会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变成师生双方愉快的活动过程,这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大有好处。

二、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是最基础的知识,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但这些知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盲目模仿,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呢?这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大有关系,皮亚杰说:“在逻辑——数学结构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因此,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地、主动地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引导学生独立、积极地发展思维,拓宽知识面。

三、精心设计练习,深化思维

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强化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练习不只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训练,而应该是有目的、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提高的,经过精心设计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智能。

在设计安排各个层次的练习时,要考虑是否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要地位;要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要让学生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新知识讲授完,可配合教学过程作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设计:第一个层次——基础题。用于巩固强化所学的基础知识。第二个层次——变式题。从多方面变换练习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三个层次——发展题。把各知识点适当综合在一起,突出对比性、综合性、渗透性以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第四个层次——思考题。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勇于竞争特点,可设计一定难度的智力开发题,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般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

如:“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练习设计。在学生已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题目结构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应沟通按比例分配与“比”、“倍数”“分数应用题”等有关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通过发展变化的题组练习,让学生看到如何从复杂的应用题中,找出基本的解题思路。题组如下:

1.把一个直角按4:2:3分成三个角,其中最小的一个角是几度。

2.已知等底等高圆柱、圆锥的体积和是25.12平方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3.三角形一个内角是60,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1,这两个内角分别是几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第①题被分配量是间接的;第②题分配的比是间接的;第③题被分配量和分配比,是不对应的。这样通过三题的变化练习,让学生明确,解这类题目,不论怎样变化,首先从基本解题思路着手分析。

当然,设计思考性较强的习题要从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出发,不要要求过高,脱离实际。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自己得出结论,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合数质数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质数找朋友
质数“嫌疑犯”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嫌疑犯
巧记质数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跳出常规巧解题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