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啤酒市场分析

2017-03-28黄一凡

商场现代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市场结构广告

摘 要:本文运用SCP范式对中国啤酒市场进行分析,从市场集中度和市场进入壁垒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啤酒市场的结构,接着从市场行为角度简要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结构的成因。最后结合企业案例,分析了四种具体的市场行为。

关键词:中国啤酒市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品定位;广告;兼并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描述市场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根据市场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类型。

本文将从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两个方面对中国啤酒市场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1.市场集中度

2014年中国啤酒市场销量最大的四家公司,由其销量的市场份额可计算出C4=66.3%,根据贝恩对市场结构的分类,中国啤酒市场是寡占Ⅲ型。与世界其他啤酒消费大国比较(表1),中国啤酒市场的集中度比较低,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2.进入壁垒

(1)必要资本量壁垒:统计数据表明,啤酒厂年产10万吨以上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2)绝对费用壁垒:由于在现有的啤酒市场上,生产要素和经营资源都已被在位企业瓜分,新的企业要进入该市场必然要通过降低价格、广告宣传等方法,而这些方法都会使企业付出高额的代价,使企业成本上升。

(3)差异化壁垒:中国啤酒市场具有高集中度,在全國范围内,四大品牌占据市场份额的70%,加之四大品牌巨大的广告宣传投入,使其在全国市场上与其他品牌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新的企业进入啤酒市场就需要在广告宣传,产品特色等方面投入额外的费用,使自己的产品与在为企业的产品相区分。

(4)规模经济壁垒:由于啤酒生产企业需要在固定资本建设,销售渠道开辟以及广告宣传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本,所以啤酒行业有着较高的规模经济程度。因此,新进企业更加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达到市场竞争需要的规模。

3.市场结构成因分析

较高的市场壁垒是形成寡头竞争市场的重要因素,而市场行为对进入壁垒的影响在上文已做分析,这里不再累述。

进入成本是寡头竞争市场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中国啤酒市场上的企业初期多采用兼并战略,扩大生产规模,利用规模经济,这提高了进入市场的成本。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啤酒企业也更加注重品牌差异化,因此在广告、营销方面投入巨大。这些巨大的投入会成为啤酒市场的内生成本,使啤酒市场的集中度不会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减小。因此兼并战略和内生成本使市场的集中度不断增加。

二、市场行为

中国啤酒市场有着较高的集中度和进入壁垒,形成了四大巨头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价格竞争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四大巨头往往运用产品定位、广告、品牌营销等非价格竞争的战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形成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非价格战略中的产品定位、广告、营销、并购以及产品扩散战略。

1.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指在市场需要及产品属性的基础上,本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处于何种地位,在何时、何地、向哪些消费者出售。中国啤酒市场初期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激烈,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大啤酒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定位最成功的案例是百威啤酒。

2.广告

广告是传递产品差异信息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市场上的四大品牌在广告营销方面都有巨额的投入,这其中青岛啤酒的广告宣传很有代表性。

青岛啤酒运用的广告策略是劝导性广告,从其近些年来的宣传口号:“中国最早的啤酒”、“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青岛”到“青岛的、世界的”再到“激情无处不在”以及“激情成就梦想”可以看出,青岛啤酒广告宣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同时,青岛啤酒选择的广告传播方式主要是传统的电视广告,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等全国性重点媒体。

3.营销策略

雪花啤酒的营销主要通过开展品牌活动,从2005年开始持续到2014年共开展了10次“雪花勇闯天涯”户外体验活动。活动力求与消费者建立心灵沟通和情感联系的平台,塑造并提升雪花啤酒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华润雪花啤酒基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开展啤酒文化营销,推出了雪花脸谱酒和开展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活动,传播中国古建筑和京剧文化。通过文化营销提升了雪花啤酒的品牌档次,借助中国文化情结,建立雪花啤酒与消费者的认同和共鸣,提高品牌资产。

百威啤酒百威啤酒注重与年轻、时尚的消费族群深度对话沟通,借助音乐营销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如K歌之王、赢Rihanna演唱会门票等音乐会活动。同时百威对旗下的哈尔滨啤酒着重进行体育营销,2010年以来,赞助了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在年轻人群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4.并购战略

并购战略最典型的企业是华润雪花,华润雪花作为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就是依靠其强大的资本,通过一步步的兼并战略,成为中国啤酒市场上最大的企业。

进入初期,雪花啤酒面对的是一个生产销售的地域性很强的市场。由于啤酒的消费特性以及储存和运输问题,啤酒企业必须实行本地化生产,并且某一地区的销售网络多为当地强势的啤酒企业所控制。因此兼并战略是最直接有效的进入战略。通过兼并,雪花啤酒一方面获得了本地化生产的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控制了该地区的销售渠道,也为雪花啤酒其他品牌进入该地区市场开辟了渠道。

5.产品扩散

中国啤酒市场上的巨头注重产品品牌的扩散战略,他们的品牌扩散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横向上,采用“1+N”战略,“1”是指一个全国性重点品牌,“N”是区域强势品牌。例如华润雪花的主品牌是“雪花”,区域强势品牌有蓝剑、零点、太湖水等;燕京啤酒的主品牌是燕京,地区强势品牌有包头的雪鹿、福建的惠泉和广西的漓泉。在纵向上,啤酒企业对全国性的主要品牌进行分层定位,例如华润雪花将雪花品牌进行分层,形成了以超高档“雪花·脸谱”、高档“雪花·纯生”、中档“雪花·勇闯天涯”为核心的品牌族谱。通过两个方向上的产品扩散,一个企业的多个品牌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空间,增强市场势力,对新进企业形成进入遏制。

三、结论

中国啤酒市场有较强的集中度和较高的进入壁垒,形成了四大巨头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下,啤酒企业通过产品定位、广告、营销、并购以及产品扩散等多种战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着自身的市场势力。与此同时,这些市场行为也使市场壁垒进一步加高,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张泽龙.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外啤酒市场的对比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2]别慧丽.中国啤酒制造业产业组织分析及其对竞争力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冷金丹.青岛啤酒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4]王学聪.青岛啤酒品牌深度传播策略探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作者介绍:黄一凡,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3年级

猜你喜欢

市场结构广告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影响研究
中国互联网产业SCP范式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浅议公路经营权市场结构
“看”与“凝视”中的美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省级党报广告品位提升与影响力拓展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媒介自建:湖南媒介型广告公司发展新路径探究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