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仙居采石歌的生计模式转型及其调适性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2017-03-27王凯元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采石仙居生计

王凯元

(仙居县委党校,浙江 仙居,317300)

论仙居采石歌的生计模式转型及其调适性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王凯元

(仙居县委党校,浙江 仙居,317300)

群众通过集体生产劳动创造了劳动歌,它所体现的生计模式与产生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本文考察了仙居采石歌所体现的传统采石生计的演化、特点和转型过程,发现生计模式具有调适性的特点,并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自身。在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生计文化的保持和创造、传统生计模式的消失和现代化转型与地理环境的改变、经济环境的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环境的变化密切关联。

文化生态;采石歌;生计模式;调适性

一、文化生态学及整体研究观

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借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文化。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用以研究不同地方的文化形态和模式,解释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文化生态学是把文化放到整体环境中去考察,从人、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和制度、生计方式等变量的交织作用中研究文化生成和变化的规律,从而寻求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由此看来,“文化生态学是一种综合、整体、全面、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不是孤立地考察文化因素的某一项内容。只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够说明环境因素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

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创造活动和生计模式放在环境、社会的大背景下观察,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要素相结合,这无疑是一种整体的观念和方法。这种用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地理关系的方法,让人们在研究自然-人-社会之间动态平衡的时候,可以从历史和空间的综合维度开展对生计文化的起源、演化和转型的探讨。

二、仙居采石歌的地理环境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和场所,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构建了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明代人文地理学鼻祖王士性认为: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一定的观念形态;而一定的观念形态,则是一定的区域文化生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由此,在《广志绎》中,王士性将浙江划分为“泽国”、“山谷”、“海滨”三个文化区”。[2]按照这一划分,仙居人为“山谷之民”。仙居采石歌的发源和发展依赖于劳动人民生活其中的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采石生计之所以历史悠久,是仙居地区多山和多石的地理环境基础作用的结果。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歌谣是仙居悠久历史的活态载体。仙居乃是台州市母亲河永安溪-灵江-椒江水系的发源地。仙居山歌具有越地山歌的共性,又兼具永安溪流域鲜明的地方特色。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仙居采石歌来反映整体社会生活、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地域景观,探索采石歌所体现的生计模式和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的复杂交织关系,发掘本地区的生计模式传统与地域文化。

根据萨波奇·本采的边缘存储区理论,全世界民间音乐一般都产生于封闭地区,“如森林山区、封闭的河谷、难以进入的高原、干旷草原中的农业区、偏僻农村、沼泽地的小舍和高山区的茅屋,所有风格都在高原、盆地、半岛和岛屿中保存下来。”[3]仙居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加之群山环绕,道路难行,正好符合封闭地带的特点。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于民间歌谣而言起到自然屏障的保护作用,民俗学者乔建中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储存关系”。根据乔建中的理论,仙居可以称之为民间歌谣的“存储区”,而仙居境内的山、水、田野等仙居先民生产和劳动场所就成为民间歌谣的“存储点”。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采石歌的生计模式转型及其调适性

1. 采石歌的内容和特点

在依靠纯手工采石的古代,仙居百姓在与自然界不断的艰苦斗争中创造了许多采石的歌曲和劳动号子。以下这首《拉岩号子》就表达了团结合作的诙谐、嬉耍的劳动乐趣,以及依靠语言取悦的乐观心态。

《拉岩号子》[4]

嗬呵嗨呀!两边文武站起来呀!嗬呵嗨呀!这是一块大石头呀!嗬呵嗨!拉一把,顿一把呀!嗬呵嗨!嗬呵嗨!安全为第一呀!嗬呵嗨!石块翻转面!嗬呵嗨!同志们加把油呀!嗬呵嗨!两班文武要当心呀!嗬呵嗨!翻过一块又一块呀!嗬呵嗨!来了一个大姑娘!嗬呵嗨!青衣裳绿布裤呀!嗬呵嗨!囡头生得真漂亮呀!嗬呵嗨!来到工地找子长呀!嗬呵嗨!同志们中意勿中意呀!嗬呵嗨!同志们如果很中意呀!嗬呵嗨!对象找起好结婚呀!嗬呵嗨!玩笑开开多开心呀!嗬呵嗨!石块已被拉光了呀!嗬呵嗨!

《拉岩号子》是在打岩人中间代代流传的,在打岩和搬岩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节奏,自然形成地为了缓解疲劳而创作的顺口溜。恰如码头搬运工人背负货物时喊口号来减轻疲劳和缓解喘气,仙居山区人民为了建设事业,一起上山手工开采岩石,为了缓解劳动的辛苦和枯燥,便有了这种劳动号子的产生。拉岩时,配合拉岩动作,曲调有节奏,起到凝聚力量的效果。

《拉岩号子》必须多人参加,其中一人是有经验的老师傅,指挥搬运与领唱,其余人排成两列八字形队伍,在指挥的领唱下伴唱。老师傅是《拉岩号子》里的重要角色,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起石板和搬岩经验,对于搬岩的场景掌控能力也很强,并且还要熟悉唱词,具有临场变词的应变能力,以增加诙谐生动的效果。参加人员要站稳脚跟、肩扛短柱、手握绳索,一阵紧一阵,发出震动河山的吼叫,可以反复唱诵。《拉岩号子》还有一个特点,吼声针对路人,特别是在女人经过时吼得更卖力,以诙谐、嬉耍的语言来减轻劳动强度。2. 采石技艺的演化

仙居的石文化源远流长,现存村落中与石头相关的村名就有:石盟垟、石壁村、浮石园、石舍、石卡、石井、石板路、石牛、石人、石柱山、石壁垟、石盟盂等;村名带“岩”的村子有:白岩下、周岩头、紫岩、叶岩头、郑岩、乌岩头、硝岩、岩塔头、岩头下、白岩、岩门大畈、岩前等。

仙居采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早期约一万年前的下汤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斧、石钺等15种,尤其是石磨盘和石磨棒这两种谷物处理工具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下汤人的生计模式以农业经济为主,狩猎、采集为辅,并发展了纺织、制陶和捕捞业。下汤文化表明仙居土著居民脱离了深山的穴居生涯,迁向平原过着定居生活。

仙居传统采石工艺种类繁多、手工细腻、制作美观、取材广泛。其中,起石板工艺的流程为:在山上选好岩石,先将石面打平,在四周钉上铁蟹,然后用铁锤用力击打铁蟹,石板就被起出来了。与之类似的,起石块的工艺流程为:选择石仓中的母岩,然后根据需要,石块的尺寸按照长宽高的相应比例用长扁型铁蟹按一定距离凿入四周,直到牢固为止。之后在岩的上方、左右方凿坑,然后用手锤把长扁凿铁蟹打入坑中。上下打入的铁蟹成参差形,不能在一条直线,防止石块破裂。再用铁蟹按5-7寸的距离在岩的上方、左右打入。打入到一定程度时,石块就会逐渐位移,用铁棍撬出即可。石块普遍用于房屋造基,如石柱、石磨、石窗等。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仙居经历了一个水利建设的持续高潮期。1953年,仙居县第一座水库——方岩背水库建成。“嗣后的33年中,全县共建水库370座,库容732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200亩,其中库容10-100万立方米的水库34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14座。”[5]此外,建国后陆续修建的防洪工程有湫山、后山根、韦羌溪、东溪、北岙坑、清口园、盂溪、三井坑、黄粱陈、岩前溪、双庙溪、下华溪等防洪堤坝220条。“堤坝共计长214公里,保护沿溪农田65900亩,居民33400户。”[6]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水轮泵动力搞水力发电,先后建成58座电站;70年代,先后开建100千瓦以上的谷坦、里林、郑桥、里加山、水帘、官田、方山等20余座水电站。

由于广泛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岩石作为建造材料,致使这一时期的打岩人、劈岩人、石工、石匠越来越多,《打岩歌》和《拉岩号子》的创作和传唱也达到鼎盛状态。从目前收集的情况来看,上张、淡竹、田市、广度、官路等乡镇都有《拉岩号子》的遗存,版本大同小异,说明这首民歌在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一直广为流传。

3. 传 统采石生计的调适性及其现代化转型

传统采石匠人善于利用岩石的质地和纹理去手工开凿,从而节省体力。由于仙居多火山流纹岩山脉,并且所选择的采石场所都是地质构造不发育地区,岩石的原始结构没有被后期地质结构运动所破坏,节理、裂隙较少,适合开凿成较为完整的石板和石块。石材来源的广泛性和石料本身的廉价性及作为建筑材料的合适性,使仙居采石工艺历经千年而不衰。仙居采石工艺在现代机械化作业出现之前,一直没有太多的变化,都是采用人力工具开采的模式。

“在传统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指引下,人们始终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保持清醒的认知”。[7]在千百年的采石作业中,采石匠人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经验,善于利用石头的材质和纹理来进行采石。例如,经验丰富的石雕匠人都知道如何选择石材来进行雕刻。质地坚硬、色泽青莹的青石为石雕佳品;质地坚硬、微红的红石,其石质更为细腻,且不易风化,适合作为石雕材料;而色泽晶莹、量少昂贵的绿石则适合打磨后进行木建筑镶嵌;白色质地的石头在硬度上不如前三种,量大而多产,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只能做打地基等用途。因此,在相应的采石作业中,石匠会根据石头的质地、硬度进行相应地采集和雕刻,避免体力的浪费。并且,他们在开岩放钉的时候,总是利用石头本身的纹理打钉,这样做既节省了体力,又便于控制石块的大小。对于开采出来的石块和石板的平整和抛光,仙居石匠也有一套“地方性知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用锤敲、凿雕、小斧子剁,通过不断作业使石板和石块表面光滑;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新铁锅倒置在石面上来回磨,直到表面光滑;第三种方法是握住银元,使银元边缘与石头接触,利用银元材质坚硬的特点不断打磨石面,使银元自然地贴嵌在表面,达到表面光滑的效果。

生计文化的调适性可以使它更有效地利用其资源而获得扩张能力。正如罗康隆指出的那样,生计文化“通过文化适应后的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而得以发展,通过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要素的传播而获得超有机体因素,并在特殊进化发展中不断增强其生存能力。”[8]机械的运用使得石头雕刻技艺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仙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石镶嵌在结合机器操作后使得传统采石和石雕工艺的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从而走向机械化操作、公司化经营、国际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彩石镶嵌的匠人借助机械,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开发新产品,“在题材、体例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开发出许多大型彩石镶嵌连屏,以复制和再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经典名画和图叙古典文学名著,”[9]成为仙居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镶嵌艺人结合现代雕琢工具,在各种异形石材的基础上配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植物造型,在良好的条件下发挥想象力,使传统石屏延伸发展,让彩石镶嵌等石雕工艺更显现代文化艺术的魅力。

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价值观的冲突。学术界对于两者的关联也表现出“中和”的态度,最多认为两者是同步的、互相补充的,笔者对此却持有更加积极的看法。在《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一文中,笔者就论述了二者存在契合之处,“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和整理,扩大其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经验型传统知识系统化、科学化。”[10]在彩石镶嵌的匠人那里,我们再一次发现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完美的结合,石匠们通晓关于本地岩石纹理、材质和品种的知识,也善于运用现代的采石和石雕机械来进行操作,他们熟稔雕刻何种石材时运用何种机械,对不同石材的镶嵌也糅合了现代设计的理念,他们更加清楚当地哪种石料经过何种处理以对应何种造型。

四、结论

回顾仙居采石歌所体现的采石生计,笔者发现采石生计以仙居多石山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其发展兴衰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提升有很大关联。正如唐家路所指出的,“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和协调的手段,因而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与人类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11]可以说,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来研究文化的产生和变迁的学科,本文的研究方法也是整体的、动态的、交织的。生计文化具有极强的调适性,它适应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是三者共同作用的能动结果。在“创造”中,采石生计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1][1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39.

[2][明]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1981:3.

[3][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M].司徒幼文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57.

[4]仙居地方志办公室等编.仙居歌谣[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4.

[5][6]仙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仙居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34;139.

[7][10]王凯元,何晓波.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8]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66.

[9]陶忠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彩石镶嵌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百家,2013(03).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Livelihood Mode of XianjuQ uarryingS ongs —— From hteP erspective fo tuCurallE cology

WANG Kai-yuan
(The Party School Of Xianju County Committee Of CPC,Xianju 317300,China)

People created labor songs in the collective productive labor,and the livelihood patterns embodied in the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at are generat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quarry livelihood embodied in Xianju quarry, and finds that the livelihood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bility and can adjust itself flexibl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Under Studer's view of cultural ecology, the preservation and creation of livelihood culture,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livelihood patter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cultural ecology; quarrying songs; livelihood model;adaptability

孙佳宾)

J624

A

CN22-1285(2017)093-097-05

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6.16

王凯元(1982- ),男,浙江省仙居县委党校讲师,科研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猜你喜欢

采石仙居生计
马鞍山市采石小学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BY THE SEA
郑杰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采石废弃地景观评价研究——以新乡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为例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杨余龙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滑坡监测系统在北长山岛山后村山体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