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2017-03-25刘芳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导向

刘芳源

摘 要:现代正是新媒体发展的迅速时期,近年来逐渐兴起了新媒体技术的革命潮流,将人类的科技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阶段。新媒体时代的开启,给高等学校的思想教学带了众多的优势,同时也带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新媒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在新媒体的环境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新媒体传播的特征、起到的积极作用、教育的导向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 导向

一、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具有随时性与及时性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信息的传递非常便捷并且及时迅速,使信息传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媒体时代的开启,首先体现在了3G以及4G网络的应用,极大地解决了移动信息接收问题,手机可以进行多项功能,看视频、看新闻、听广播等,一部手机包括了全部的传统媒体功能。这种新型的传播平台使信息的传播效率更快,也更加便捷,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满足了对信息的共享以及获取信息的需求。

(二)传播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信息发布的实时性与灵活性加强了信息传递的丰富性。以往的传统媒体在进行信息发布时,通常要经历信息采集、编辑内容、审核内容、发布信息等环节。而新媒体的发展应用极大地将传统媒体的全部发布过程进行浓缩,在各种步骤中缩短了时间与过程。但新型的模式,有时会缺少审核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使传播的内容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国家新闻等,甚至可以随意发布虚假新闻。因此,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些皆是新媒体比较突出的特点。

二、新媒體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亲和力

在应用新媒体的背景下,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师摆脱了以往的授课模式,利用新媒体,可以在新媒体中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事实证明,学生更喜欢后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新媒体平台中与教授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使教师更具亲和力。例如,在新媒体构筑的交流平台中有微信软件、QQ软件、微博等。在这些软件中进行沟通,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严肃的授课者,而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导向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减少了心理戒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

(二)提升教学效果

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政治思想教学没有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不用在同一时间地点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交流,将教学的空间进行了扩展。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政治、热点话题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获取,加以分析之后,在建立的公众号或者微信群中发布给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也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学生在遇到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以及思想领悟能力。在新媒体构筑的各种平台中,大学生已经可以自行获取非常多的教学素材,为提升教学效果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丰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手段中,日常授课、实践活动、开展讲座等皆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手段。现在应用新媒体技术,微信、QQ、微博、网站等,逐渐成为思想教学的新型手段。利用这些新媒体的力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图片、视频等信息进行传播,更好地丰富教学的手段以及授课的内容。在这些平台中进行信息发布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打开了教学空间,增强了师生互动,能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因此,此种教学方式在现代教学中已经逐步开始应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一)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提升学生的话语权

我国在教育改革上不断进行突破与创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进行舆论引导工具的创新、树立宣传新媒体的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迎合发展的趋势,创新教学手段,引进教学设备,利用新媒体搭建的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新旧教学互补,全民优化教学体系

高校的传统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也有一定的优势。在传统的广播、报纸等媒体中,进行政治教育的舆论性非常强,目的明显,此教学模式能够进行小范围的讨论环境。但是一些学生不喜欢这种模式,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会加以重视,容易思想不集中,只是简单地听,没有动脑思考,更没有将听到的内容内化于心。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主体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学生会无意识地进入到思想教育的环境中,并且容易接受,也更喜欢这种模式。因此,在高校中,要将两者模式进行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将思想教育内容落到实处。

(三)严肃性与平等性相互结合,是教育更具影响力

传统的教学特征是,教师有威严、不易沟通,在进行思想政治授课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不能对思想教育进行深刻的感悟。现在利用新媒体搭建的平台,学生在平台中可以将自己对爱国的理解充分地向教师表达,就当前的时事政治与教师讨论。在平台中,更多的是平等,是交流,不在有威严的教师。地位的平等使教师更容易获取学生的思想走向,面对不正确思维思想可以给予指导,这种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四)注重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的管理工作

新媒体的应用虽然对教学有诸多的好处,但也有较多的弊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台的使用中有一定的自觉性,不在平台中发布谣言,对非法信息不传播,建立健康的网络知识获取环境。

四、结束语

时代发展的变化,带来了教学条件的变化,现代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创新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新型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新媒体的应用,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参考文献:

[1]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导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1-44.

[2]杨武成.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6:52-54.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