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调控的有效技巧

2017-03-25王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高中化学技巧

王先

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新课程标下藏族学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调控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调控方法和技巧。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地调控,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可以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师生在教与学的创新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行为 技巧

一、前言

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接受知识的速度。课堂调控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广大教师心中。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的学科,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无论是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方面都有着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调控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不匹配

新课标思想提倡探究学习,这是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这与化学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有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新课标下,提倡以“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并没有根据学生自身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不知所措。有时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深入学习。

大部分老师虽然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有时听到回答声音很大,但是真正参与讨论、思考的却是少数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只是随声附和。这样,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掌握知识的学生却是少数,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匹配情况,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二)化学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经验将决定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专业知识常常被狭义的理解为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知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多方面,主要有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等方面构成的。每个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对教学情境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对问题的分析更为清晰和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独创性。然而有部分老师缺乏实践性知识,虽然具备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不能灵活的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导致课堂上出现呆板、课堂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的情况发生。

(三)教师的教学监控力薄弱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的给出出乎教师的意料的答案。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而教师最为重要的专业能力则是与教师认知有关的教学监控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提前计划和安排;二是有意识的检查评价和反馈;三是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作为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識的一种表现,必然反映到教师的教学认知水平和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上。

(四)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调控的方法和技巧

1.紧扣主题、优化学习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学习材料必须密切联系主题,直指核心概念和问题,学习材料的优化可以趣味化、生活化,但是要把握好度,例如“金属钠”的教学,我们围绕其性质,在学习材料上进行如下的处理:(1)学习“钠与水的反应 ;(2)进一步实验探究,如反应物选择“钠和硫酸铜溶液”对于第(1)块内容的讲解要精细,然后借助于(2)从“钠和特殊的盐溶液”出发进一步分析反应的实质,其实(2)是(1)的延展,旨在从宏观上对教学进程进行调控。

2.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高中化学老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尽管高中生已经上升到对知识的完善与应用阶段,但是部分高中生仍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例如,上课时注意动与静的相互结合,对课堂的节奏有意地进行调控,借助幽默的语言形式等。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有趣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荒野求生》中贝尔用芦苇杆喝水的片段,让学生关注过滤操作在生活中的应用。

3.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学行为的调控还可以通过营造课堂气氛来进行。微笑面对学生,让学生在你的课上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讲台还给学生,把实验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时刻关注、理解每一个学生所表达的感受,要营造积极愉快的化学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

四、结论

化学课堂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共生共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化学课堂是一个信息交流的组织,需要多方面的沟通,信息的给予者和接受者是互相依附的。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行为调控是有技巧的,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不仅要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时间的坚持、改进、完善,不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建荣.化学课情景教学问题与反思[J].化学教育,2007,(6).

[2]普通高等教育“I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心理学基础(第二版).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周少珍.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高中化学技巧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