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职称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2017-03-25王天侠
王天侠
众所周知,职称改革一直是这些年来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话题。而职称评定中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制度和论文的要求。
职称制度的建立,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与专业技术关系不大的指标也被塞进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职称评定,有时反倒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羁绊。
以職称外语考试为例,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很多行业和职业对外语的使用甚少,甚至几近于无用,但主管部门却一直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坚持到今。这种现象在计算机考试中同样存在,许多专业人才仅因职称英语或计算机考试过不了关而被挡在职称门外。
应当承认,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在一定时期对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外语和掌握信息技术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规定越来越暴露出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此外,由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与职称评定捆绑在一起,已经为一些培训机构与个人赚“黑心钱”搭建了平台。报名时,一些培训机构打着“包过”旗号招徕生意,有的甚至公开教唆考生考试作弊;考试时,有人高价收费找人替考,甚至利用QQ、手机短信或者无线电信号传送答案。这种“批发式”的考试作弊,对于那些诚信考生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
这种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逼着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和精力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这种人才评价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甚至成为迟滞专业人员冒尖的障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被职称卡住无法施展,损失的是行业、社会甚至国家的利益。
有鉴于现实种种,职称改革可说是大势所趋。职称改革是一个回归常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再平衡的过程,而能否让真正有德行、有能力、有成绩的职工获得公允的评价与待遇,将是判断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