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应正规化、制度化
1991-09-27董学清
中国青年 1991年7期
董学清
目前不少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心灰意冷,纷纷思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称评定的不合理。
据了解,许多高校职称评定存在如下弊端:一,评定工作没有正常化,有时二三年一次,有时间隔时间更长。这样,人越挤越多,矛盾越来越大。二,晋升职称没有明确的标准,多半靠当事者“临场发挥”和评定部门临阵磨枪式的临时章程。三,搞名额配给制。不是你那里有多少人达到了标准就评多少人,而是先给你限制名额,只要占着位子的不死或不调走,下面的人休想上来。
我一直想不明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有职称办公室,何以评定职称不能正规化,制度化呢?又何以不定出一个大家都明了的晋升标准(讲课时数,论文发表情况等),使人人都朝那个目标奔,而非要临时抱佛脚,搞什么神秘兮兮的临时章程呢?我相信,只要有关部门认真去抓,职称评定的问题并不是难于上青天,中青年教师也不至于因此而奔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