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健康城市专题解读

2017-03-24王继伟余金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

夏 娟,王继伟,余金明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专栏·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健康城市专题解读

夏 娟,王继伟,余金明

健康——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已从最初的“无病”上升到了整体健康观,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强调人的健康是要通过全社会动员和全民参与,从而创造一个建设和维护健康的环境,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目前,全球有50%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70%。快速城市化是全球的趋势,伴随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是一系列健康问题的挑战,如:环境恶化、大气和水污染、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的公平性等。为成功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健康城市”。我国从1989年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对于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促进城市居民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我国建设健康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健康城市并不要求某城市必须达到“特定的标准”,只要政府对健康许下承诺,为实现健康承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有效的行动,都可以加入到建设健康城市的行列。这个概念提示,健康城市更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2016年11月21日,来自全球的120多位城市市长相聚上海,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上围绕“改善城市健康和支持健康城市、健康社区”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共享发展成果与经验,并就协同推进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识》。本文将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国际健康城市论坛交流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文献资料,对健康城市的一些新理念、新趋势进行分析。

1 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健康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2000年健康多伦多”(The Health Toronto 2000)大会上提出的。1998年,WHO将健康城市重新定义为“能够持续创建和改善实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促进人们相互支持,履行所有生活功能和发挥最大潜能的社区资源。”可见,健康城市理念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等一系列对人类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从而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建设健康城市是健康促进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应用。基于健康城市做法的健康促进工作可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

1986年,《渥太华健康促进宪章》确认需要确保更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促使人们加强掌控并改善自身的健康和福祉。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性、雄心勃勃和普遍适用的“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定的行动计划”。该议程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个方面,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提供了使众多利益攸关方参与的新机会,以便确保所有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健康、有尊严、平等地生活,制定了一整套旨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确保所有人共享繁荣的全球性目标。《健康城市上海共识》充分认识到健康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也认识到健康和福祉是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呼吁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不论大小、贫富,均应积极参与健康城市建设,为健康做出积极的政治决策,并承诺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建设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上海共识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健康与城市共同发展。健康城市的做法可以使健康和健康公平发生转变,并有助于减轻环境恶化、气候变化、老龄化、移民、不平等现象增多、社会孤立等方面的影响,并推进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 政府主导对健康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健康城市上海共识》称“为健康福祉努力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市长,有责任在当地采取行动,并与其他区域合作,建设包容、安全、具有抵御灾害能力、可持续和健康的城市,使健康成为工作议题的核心。城市的规划和决策必须听取居民的意见、声音和需求,力求消除一切有碍公民赋权的壁垒,并充分实现城市中各年龄段人群的潜力和才能。论坛中强调市长和市政府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层面上,市长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可以通过改革对一些不健康的环境做出改变,且市长们所能够做出的变革通常比国家层面的变革更加容易获得,相较于全球来说尤其如此。当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需要领导力,市政府可以很好地去引领改变。从气候变化到应对艾滋病毒,从减少灾害风险到粮食安全,通过市长们采取大胆的行动,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已证实政府领导在改善很多城市健康要素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健康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多方合作及市民的广泛参与,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健康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将健康融入到所有的政策中

《健康城市上海共识》承诺实现良好的健康治理,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中,致力于在城市治理的所有领域中优先考虑健康相关政策,并评估所有政策对健康的影响。将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是一种旨在改善人群健康和健康公平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其系统地考虑了公共政策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寻求部门之间的合作,避免政策对公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城镇化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的挑战,包括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废物管理、推广体育运动、提供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机会、最弱势群体的需求等。要成功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将健康融入到所有城市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中去。然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理念并非意味着健康是每项政策的核心,而且要注重跨部门之间的合作。

4 社区成为健康城市建设的关键场所

《健康城市上海宣言》指出:城市和社区是实现健康的关键场所。人们每天生活、工作、休闲和购物的场所与健康息息相关。社区行动在健康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是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没有健康的社区就没有健康的城市。建设健康城市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而社区可为公民的广泛参与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当前,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坚持重心在社区、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行动或项目行动均取得了肯定的效果。通过本次论坛中古巴卫生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的报告,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社区行动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可见,社区的广泛参与是健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5 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健康城市建设中的共识

健康城市建设论坛交流中,无一不提到对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善。如:莫斯科通过改善公共空间,新建各种各样的公园、步道、绿化等举措,促使居民走出去;改变道路规划,提高交通出行,改善环境等。这些举措已被证实对于健康城市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健康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的因素已由传染性疾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是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或者是与人为原因相关,如道路事故、污染等。因此,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适当规划,建设适宜步行、运动的绿色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体育、娱乐和休闲设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应是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

6 健康城市是无烟城市

健康城市建设交流中强调的另一重点是控烟行动,指出健康城市是无烟城市。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因抽烟而死亡的人数约为300万,烟草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共识。健康城市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创建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点和难点。

7 健康城市建设的未来行动领域

建设健康城市是WHO倡导的一项全球性的战略,旨在应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严峻挑战。健康城市是作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来界定的。它不是一个已达到特定健康状况水平的城市,而是对健康有清醒认识并努力对其进行改善的城市。因此,任何城市,不论其当前的健康水平如何,都可以是健康城市。而真正需要的是对健康改善有承诺,并设置相应的架构和程序来实现这一承诺,持续改进影响健康的因素,消除健康的不平等,达到人人健康的目标。

《健康城市上海共识》提出:将优先致力于以下10个行动领域来建设健康城市,并将其全面融入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①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②采取措施消除城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应对环境变化,建设绿色城市和企业,保证清洁的能源和空气;③投资于儿童,优先考虑儿童早期发展,并确保在健康、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城市政策和项目覆盖每个孩子;④确保妇女和女童的环境安全,尤其是保护她们免受骚扰和性别暴力;⑤提高城市贫困人口、贫民窟及非正式住房居民、移民和难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并确保他们获得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医疗保健;⑥消除各种歧视,例如对残疾人士、艾滋病感染者、老年人等的歧视;⑦消除城市中的传染性疾病,确保免疫接种、清洁水、卫生设施、废物管理和病媒控制等服务;⑧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建设适宜步行、运动的绿色社区,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实施道路安全法律,增加更多的体育、娱乐和休闲设施;⑨实施可持续和安全的食品政策,使更多人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健康食品和安全饮用水,通过监管、定价、教育和税收等措施,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量,减少酒精的有害使用;⑩建立无烟环境,通过立法保证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无烟,并在城市中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8 健康城市治理需遵守5大原则

与会市长承诺遵守健康城市治理5大原则:将健康作为所有政策的优先考虑项目;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所有健康决定因素;促进社区积极参与;推动卫生和社会服务公平化;开展城市生活、疾病负担和健康决定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9 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治理工程

人类的健康受到各种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而许多因素均超出了卫生的专业范畴。整合行动,改善健康城市是健康城市方案的基本条件。通过整合,不但可以避免工作重复,还可以使参与各方加强彼此的合作和协调,从而产生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对策,在各活动之间产生协同效应,并在资源分享方面取得显著效益。城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线,为实现2030议程本土化,城市需要设立健康目标,强化肩负的责任,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为实现这些宏大的目标付出自己的努力。

10 坚定信念、分享经验、立即行动,健康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无论大小、贫富均应积极参与健康城市的建设。在制定当地计划与具体措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目标,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建设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

本次国际健康城市论坛交流中提出的“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政府主导对健康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将健康融入到所有的政策中”“社区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关键场所”“健康城市是无烟城市”等理念、健康城市治理的“5大原则”、健康城市建设的“10大优先行动领域”等,对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1004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

余金明,教授,jmy@fudan.edu.cn。

2017-01-12。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