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远镜风波

2017-03-24燕楠

同舟共进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第奇伽利略圣经

燕楠

世界上第一具望远镜的发明人是荷兰人汉斯·利伯希,一位眼镜商,时为1608年。翌年6月,担任威尼斯帕多瓦大学教授的伽利略独立制作了一具可以放大32倍的望远镜。虽然镜头里的“苍蝇如同母鸡”,虽然在海上可以比对方早两个钟头辨认出船只的数量和种类,但伽利略的望远镜,一开始履行的是天文观测的作用。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在望远镜发明之初,也经历过许多磨难,而这种磨难远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英国学者罗素在分析其背景时指出:“在经院哲学家看来,《圣经》、天主教教义以及亚里士多德学说(几乎同样),是无可质疑的;有创见的思想,甚至对于实情的考察,对这些防止大胆思索的永恒不变的界限都不得越雷池一步。”在当时,技术进步与科学研究,有两大禁区,一是《圣经》或天主教教义,一是亚里士多德学说。这两者,一是宗教权威,一是学术权威,两大雷池均不可逾越。

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每一项发现都是对哥白尼被视为异端的“日心说”的支持、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突破,或说是对《圣经》教义的挑战。伽利略并非埋首书斋的书呆子,他并非不了解哥白尼学说的处境,不知道布鲁诺因何而死的悲剧,他在望远镜里的初步发现,就已意识到这种观测可能带来的风险。但他很聪明,他在帕多瓦大学任教期间,首先邀请威尼斯的总督及其元老们,到圣马可大教堂近百米高的钟楼上对新生的望远镜进行测试。他将最初观测写成的《星际使者》一书,首先赠与了托斯卡纳大公,一并送上的还有一具完好的望远镜。(《伽利略传》,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当他发现木星的卫星后,按照托斯卡纳大公的姓氏,把这些卫星取名为“美第奇星”。伽利略虔诚地写道:“只有上帝和诸神才能得到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美第奇高贵的姓氏将使星球永不磨灭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想通过与现任托斯卡纳大公(科西默)曾经的师生关系进入佛罗伦萨宫廷。有朋友劝告他:“你怎么能想到,你口袋里装着真理,手里拿着望远镜,离开共和国,而去掉进侯爵和修士们的陷阱呢?”伽利略不以为然,最终做了宫廷的首席哲学家和数学家。

伽利略发现木星有卫星,而且多达4颗,于是他宣布,“今天,1610年1月10日。人类在她的日记上写上:废除天堂。”这一发现分明违反了《圣经》的结论“只可能存在七颗行星”;而“废除天堂”,不啻是对上帝的亵渎。接着,他又发现月球上有山峰和山谷,这一说法直接与《创世纪》的圣谕相矛盾。更可怕的是,他还发现太阳的表面居然有黑子——这等于指责太阳并非纯洁无瑕,“上帝的作品也有瑕疵”,无异于攻击上帝也非完人。

因此,耶稣会下令各教会大学禁止教师们谈论太阳黑子,这个禁令在某些大学里甚至持续了几百年。

今天的人们一定会认为,伽利略所提出的不过是天文学常识,但在当时,这些常识的取得,却被视为违反《圣经》、触犯权威的十恶不赦之举。这是因为,“地球背后是否有人,木星是否有卫星……这些问题不是由观察来决定,而是根据亚里士多德或者《圣经》的推论来决定”。应当指出的是,哥白尼的学说,依靠的是逻辑推理与数理计算,伽利略则通过发明望远镜,极大地延伸和放大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他的结论是直接观察与反复考证的结果。伽利略曾说:“哥白尼要求他们相信他的数目字,而我只要求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确实是一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先行者。

朋友警告伽利略:“当我刚才看见你站在望远镜旁边观察这些新发现的星球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你站在燃烧着的柴堆上;当你说你相信实证,我就像闻到一股烧焦了的人肉味。”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伽利略知道危险来自何方,他决意到罗马走一趟。大公对他的支持,是为了扩大“美第奇星”的影响;伽利略自身的坚持,是为了消除教廷的敌意。

1611年3月,伽利略到达罗马,专门拜访了耶稣会的枢机主教与天文学家。耶稣会的神甫们都忙着拿望远镜观测木星的卫星,“他们终于相信美第奇星是存在的”。似乎误解正在消除,信任正在建立。许多年后,爱因斯坦对伽利略的这趟罗马之行不以为然,伽利略“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他竟认为值得去顶着如此多的反对,企图把他已经发现的真理灌输给浅薄的和心地狭窄的群众,我觉得这是难以置信的”。(《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然而时间不长,风云突变。教廷最权威的神学家、枢机主教贝拉明,本来与伽利略交情不错,然而,“上帝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圣经》的原则是不可置疑的”,这个“无私的”“坚持原则”的神学斗士秉持的原则是真理应当在《圣经》里,而不应当在天文学家的著作中去寻找。导致这场“望远镜风波”的并非单纯的宗教与科学问题,其中充满了诡计与反诡计,阴谋与反阴谋。宗教法庭终于作出决定,并由贝拉明向伽利略下达命令:“向教皇陛下和宗教法庭主教会议全体人员发誓,完全收回太阳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在运动的观点。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以任何方式,无论是口头方式还是文字方式,坚持和讲授这一观点,或者为其辩护。”伽利略只能同意并承诺遵守这一命令。

1623年,伽利略的朋友、红衣主教巴伯里尼当上了教皇,史称乌尔班八世,而伽利略的处境并未好转。1633年6月22日,在一个鼠疫流行的日子,年近七十且身体衰弱的伽利略,因长期观测天体,眼睛几乎失明,却被强制要求从佛罗伦萨到罗马接受第二次审判。他被宗教法庭以“重大异端嫌疑”罪名,判处“终身监禁”。在严刑拷打的威胁下,伽利略被迫双膝跪地,公开宣布:“我,伽利略,在我70岁的时候,作为一个囚徒跪在诸位阁下的面前,双目凝视,双手抚摸着神圣的福音书,发誓放弃、诅咒和憎恨‘地动说这种邪说及其错误。”哲学家罗素指出:“宗教法庭通过迫使这位当时最伟大的人物犯伪证罪,而维护了宗教和道德的利益。”这次审判,是宗教的污点,也是科学的悲剧。

伽利略在宗教法庭的监控下,临终前在与家人的对话中说:“科学要和知识打交道,通过怀疑才能获得成功……大多数人民被他们的国王、地主、教会先生禁锢在一种迷信和古老信条的珠貝色的云雾里,它遮盖着这些人的阴谋诡计……人们从我们手里抢走望远镜,用它来瞄准他们的暴君……人们对天体运动越来越清楚,而人民对他们的统治者的运动一直还是不明不白。”伽利略后半生为捍卫真理所经历的波折沉浮,本质上就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作品。

猜你喜欢

美第奇伽利略圣经
《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组画中的赞助人形象塑造研究
论米开朗基罗未竟之作的美学价值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中外古代私人藏书楼活动对比分析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伽利略质疑权威
“开发”劳拉街
论伽利略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