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伪文学”倾向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2017-03-24郑旺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高中作文成因分析

郑旺吉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中作文“伪文学”倾向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由于学生文学阅读偏少,文学积累薄弱以及生活体验的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是由考场“文学美文”的炒作误导所致。针对这三大原因,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高中作文“伪文学”倾向矫正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作文 “伪文学”倾向 成因分析 矫正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广大高中学校注重通过“美文鉴赏”“读写结合”“文学社活动”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不少高中学生的作文(含应试作文和课外练笔)中“文学”成分明显增多,“文学”水平有所提高——这固然是良好的趋向与导向。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被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看好的所谓作文的“文学”色彩,良莠并存,其中不乏“伪文学”成分。

所谓“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然而,我们的许多高中生的看似运用了“文学”笔调的作文,有多少是真正“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内心情感”的呢?

我们姑且将这些“无病呻吟”的“为文造情”的所谓运用了“文学”笔调的作文称之为“伪文学”作文吧。

一、“伪文学”倾向成因分析

为什么近年来高中作文“伪文学”倾向会越来越严重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文学阅读偏少,文学积累薄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了以下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可是,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的阅读功利性日趋增强。如今,许多高中学生的读物不外乎高考备考辅导资料,即使阅读文学作品,也大多为了对付“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再加上当今社会影、视、歌多元化传媒的影响,高中学生更少阅读文学作品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教材中心李明生博士就曾指出,现在的高中学生普遍存在课外书籍阅读量少、缺乏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随意性很大等问题。文学作品阅读量偏少,自然造成文学积累薄弱。

(二)生活体验严重缺失

如今,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之下,加之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出于对安全因素的顾虑,有多少学生能真正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丰富多彩、乐趣无穷的课外生活?能亲身融入令人神往、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怀抱之中?

文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连基本的生活体验都没有,还谈什么要求他们能写出“文学作品”?可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平常接触的、许多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也无暇体察、知之甚少的学生,却常常能写出具有“文学”色彩的作文。在他们的“文学”作文里,透过排比式的抒情、议论,充斥着陶渊明对田园美景的陶醉,欧阳修对滁州风情的赞美,李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三)考场“文学美文”的炒作误导

“伪文学”作文的流行,另一原因是某些考场高分作文的热炒和误导所致。近十年来,考场上不少“文学美文”受到某些阅卷老师的青睐和热捧,许多所谓的“文学美文”比起考生真正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悟的文章似乎更加容易写,又似乎能得到高分,受考场作文高分功利化的诱导,许多学生对“文学美文”趋之若鹜。

所谓“文学美文”,就是将丰富的“文学”(文化)信息巧妙地融进文章,运用典雅的语言(大量的排比、类比、反问句式或描写、抒情、议论方式)和灵巧的构思使文章极具书卷气和灵气,这让厌倦了篇章结构呆板、语言平乏、内容空洞作文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阅卷老师认为这些文章展示了考生的阅读深度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应当得高分——当然,那些真正展示了考生的阅读深度和深厚的文学底蕴的作文另当别论。此后,这些高分的“文学美文”经过精心包装与大力推广,在社会上走俏,风靡一时,许多学生受高分魔力的诱惑而争相仿效。

可是,透过作文中看似深厚的“文学”底蕴,仔细揣摩学生抒发的情感,又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感悟和切身体验呢?写这些借史抒怀式“文学美文”的学生,对自己作文笔下的李白、陶渊明、苏轼、范仲淹、龚自珍、曹雪芹、徐志摩、朱自清等文学(文化)名人的作品,又真正读懂多少呢?可是,这些“文学美文”却往往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就给高中学生“伪文学”作文的流行带来了可乘之机,它们常常在阅卷老师的匆匆一瞥中和应试作文教辅资料的热炒误导中骗得高分。

二、“伪文学”倾向矫正策略

(一)拓宽阅读视野,加强文学积累

针对学生阅读面狭窄导致文学积累薄弱的状况,学校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以加强文学积累。我们知道,经典美文体现出名家的风采,融文采、哲理、美学、情感于一体。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学生加强文学积累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并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与探究,指導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同时,要指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广泛阅读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要使学生通过广泛阅读、鉴赏、评价文学作品,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写出真正具有文学底蕴的作品。

(二)拒绝为文造情, 强调自抒胸臆

高中生的“伪文学” 作文,大多是为文造情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坚决拒绝,强调“我手写我心”。

早在十年前,浙江上虞春晖中学钱林波老师就专门撰文《审视“伪文化”——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又一种异化》(《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4期),指出:此种借史抒怀的类“文化散文”……不管具体话题是什么,这些少年作者的笔端,往往会或生硬或流利地一转,转入一个大同小异的历史抒情结构,形成一个大同小异的诗化表达效果。一样的佳词丽句,一样的史事感慨,一样的铺陈排比……鉴于高考满分卷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对这种写作视角集体后转,写作主体严重缺席的现象,必须引起深切的关注。

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虽然我们不能(也不必要)以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標准来要求高中学生创作带有“文学”笔调的作文;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必须强调“自抒胸臆”,即强调学生作文必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管是叙事类作文还是抒情类、议论类作文。

(三)领会课标精神,丰富学生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反复强调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中,在“表达与交流 ”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教师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诚然,学校和教师是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的这些精神实质的,许多学校和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文学讲座、文学社活动、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学生也热切期望能“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但是要真正贯彻实施可能并非易事,这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诸多方面做出符合国情的顶层设计——我们翘首以盼,期待着新一轮课改的到来能真正让广大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四)借助文学社活动,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同时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文学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学校除了在语文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还应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文学素养。

随着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增长,高中生对文学的兴趣和追求不断增强,高中学校必须抓住这个契机,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以文学社活动为载体,努力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应拓宽文学社活动空间,扩展文学社活动内容,把文学社团活动多样性作为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载体与途径,培养更多的校园文学青年,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繁荣学校的校园文化。

面对教育现代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可以运用QQ、微信、微博、博客、校园网等现代化网络平台拓展文学社活动空间,扩展文学社线上和线下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生阅读、写作逐渐功利化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的文学热情与创作欲望?如何发动更多学生投入文学社活动?文学社活动如何以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为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形式,一定能够彻底纠正高中生作文的“伪文学”倾向,而真真正正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繁荣校园文学。

(作者单位:广东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高中作文成因分析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