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高中的作文教学
2017-03-24刘倩
刘倩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作文是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作文;教学
关于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语文教师都心有体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细心观察,鼓励他们积累与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知道,丰富的语言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关键是忽视了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积累。语言材料需要积累,语言的运用技巧也需要积累,有了这两方面的积累,表达起来才不至于囊中空空,“无米下炊”。如名言名句的积累,因此说,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二、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手记中提到:“写日记是道德长跑。”而我认为,写日记不仅是道德长跑,还是作文长跑。每天把自己的收获、感受或身邊的人和事写下来,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身边的问题等。这是作文材料的来源和积累的有效方法,也是走上写作成功道路的关键。以前作文,学生因没有材料可写,硬要编造一些与自己毫无联系和瓜葛的人和事。父母本来还健在,却把自己写成可怜的孤儿;这地方本来就没有公共汽车,却要说成每天坐公共汽车上学。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还出现了成百上千抢救落水儿童、扶老奶奶过马路、学雷锋给老人让座的作文,一看就让人生疑,显得很不真实,根本没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其实大家身边都有好多耳闻目睹的事值得写,如果平时都注意观察、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写作文时根本用不着挖空心思天南海北地去搜索材料了,有了“米”还怕“巧妇”做不出好饭来吗?
三、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我认为,要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是让学生喜爱作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适当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受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去我们忽略了学生这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削弱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扼杀了一些有创新灵感的作文。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
四、教学生学会观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写作的素材,不少来自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要靠学生去观察。在作文课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双眼随时把那些感人的镜头记录下来,记在自己的读书卡上。这样就可以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学会观察,“钓”出材料。有些学生生活圈子很窄,作文材料一般是从别人的文章中获取的,他们只会“买鱼吃”,不会“钓鱼吃”,即不会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新颖的材料来充实文章的内容。针对这些情况,我便利用写作课带学生到野外观察,教给他们“钓鱼”的方法。事先提出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到野外再指定观察对象(景物),让学生从观察中获取素材。通过观察练习,学生感觉到自己所看到、听到、想到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材料,他们对作文就不再认为是太神秘了。用野外观察的方法既能解决作文材料的问题,又能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更重要的是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作文兴趣,所以这种做法学生是学生很欢迎的。
五、训练学生的思考力
当前,对于高考作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很多考生拿到了作文题,往往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那么,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呢?叶圣陶早就说过,要在平时充实生活,丰富经验,增长阅历,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认识事物的习惯,养成有条理地周密地推理判断的习惯。他还强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是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如果是为了写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这就是说,不是为了写作才去生活、才去丰富生活经验,而是为了生活才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把叶圣陶的说法化为实践,那么“写什么”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感悟出的几点心得,不见得完全正确,只希望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