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方法论研究

2017-03-23王青媛

关键词:德治法治思政

王青媛

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方法论研究

王青媛

党的十八大以后,法治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从追溯“德法共治”思想的理论源头着手,分析了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背景和依据。从依法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依法建立全员育人的管理系统,形成以人为本、立德为范的氛围,培养兼备“德法”知识的专业师资队伍,挖掘实践教学的融合功能等方面研究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方法论。

思政课;“德法共治”思想;方法论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加强法治建设,也要加强道德建设[1]。习近平同志也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2]。放眼国际、国内环境,全面贯彻“德法共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法共治”思想溯源

“德法共治”思想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所体现,并且展现出了单纯的 “德治”或“法治”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早在西周时期,“以德化人,教而后刑”等思想便主张将刑罚与德育相结合,实行“以刑辅德”。这些思想是“德法共治”思想的理论源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子百家思想的发展,“德法共治”思想逐渐被系统化、理论化,并成为部分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主张、荀子“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的思想都是这一时期倡导“德法共治”思想的重要表现。

西方关于“德法”关系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人对“德法”关系的认识与对“政治”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在那个时期,城邦的治理主要依赖一些基本的纲常法则和道德观念,也就是说当时的法不过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或者惯例,指导着城邦民众的言行。在这种“美德”即法的社会环境里,西方“德法共治”思想产生了萌芽。虽然,后世对“德法共治”思想产生了一定质疑,并提出了“无道德”和“视道德为无物”的主张,但是历史最终淘汰了这些思想,使得“德法”不可分割的关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背景与依据

(一)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背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主张,为高校将法治理念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作出了重要指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融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之中,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德育。此外,教育学词典也从定义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要坚持“七个结合”,在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出新的教育途径、新的教育方法。文件为高校将法治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依据

1.由“德治”和“法治”的内在规定性决定

虽然“德治”和“法治”属于2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它们都可以引导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2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德治”致力于通过观念的塑造来提升人的内在觉悟和思想境界,以此端正人的行为动机、规范人的行为,其着力点是人的内在素质;而“法治”则直接着力于人的行为,通过法律约束人的外在行为或规范人的行为。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德治”主要在于治“心”,让人潜意识里放弃实施不良行为的欲念,这种约束是由内及外的;而“法治”则直接治“行”,使人不敢或者不能实施不良行为,这种束缚是直接对外或从外到内的[4]。因此,从二者的内在规定性来看,它们是互补关系,这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由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

思想是大脑对内隐或外现的信息进行联系、概括加工而形成的最高级别的认识,行为则是指受特定思想指导而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从思想和行为的涵义可以看出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特定主体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所支配,所以任何行为都有其深层次的思想根源。当然,人的行为对其思想同样存在影响。比如,某人实施了不法行为,并因为这个行为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那么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有实施这种行为的欲念;相反,当一个人因实施了积极行为而受到鼓励,其思想也可能会促成其继续实施类似行为。思想和行为的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思政课不仅需要积极引导,还需要努力对行为进行规范,即“德法共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法”并举的现实依据

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冲突的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德治”或者“法治”已经无法为社会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大学生裸贷”[5]“多子女老人无人赡养”[6]等问题屡见报端,这不仅显示了部分公民道德观念的退化,更表现了他们法律意识的薄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战场,应深入贯彻中共中央的相关精神,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创新思政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德法共治”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三、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方法论研究

(一)依法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

一般认为,校内规章制度是由学校制定或认可的,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的,用于学校各种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它不仅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更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整体。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微观的、具体的校内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对学校事务的管理,为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提供成熟的环境。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思政课所承担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等功能逐渐弱化。因此,将“德法共治”思想及时嵌入思政课教学中是克服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滞后性的要求,更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需要。

(二)依法建立全员育人的管理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管理系统是保障高校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直接影响师生权利义务的工作。如思政课每学期的课时数、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思政课教师的科研奖励或职称评审工作、思政课学生表现的褒奖或违纪处理工作等。二是要做好思政课有序开展的保障工作。如做好思政课改革指导工作、师生对思政课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建议与意见征集工作、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学校相关监管制度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仅仅是某些部门或某些教师的独有义务,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应该互相配合,积极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校、院、系3级党政领导、各专业班主任、全校辅导员等都应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积极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言、献策、出力。

(三)形成以人为本、立德为范的氛围

麦金太尔曾说只有具备美德的人才能够明白如何去运用法则[7]。这不仅道破了美德与法则之间的紧密联系,还说明了美德是制度存在和遵守的前提。即便再周全的规章制度,同样需要依赖具备良好德行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否则这些制度可能会成为实施侵害行为的工具。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适用,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形成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教育氛围、提升高校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在立德为范方面,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官德,努力做到以德行政、依德治校,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出身教和示范的作用,在全校师生面前率先垂范。思政课的教育本质是价值观塑造,这就决定了教育管理者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德行,这种潜移默化的内在力量远远超过命令,正如古人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具有师德,以德施教,把优异的师德作为思政课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在思政课上逐渐引导学生向自己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靠齐,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审视教师言行的时候,以自己的品德魅力赢得接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提高思政课教育的感染力和高效性。

(四)建设兼备“德法”知识的专业师资队伍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卢梭也曾说:“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别人任何东西。”[8]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是说只有能够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老师,而“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自身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只有培养兼备“德法”知识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提供师资保障。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对高校开展“德法共治”教育工作来说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等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知识教育。这也正是很多思政课教师更擅长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而不擅长讲授法律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因。培养兼备“德法”知识的专业师资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引进相关专业教师时,优先选择同时具有道德教育及法治教育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人才,以保证引进人才的教育背景或教学经验更符合岗位要求。二是加强对专业教师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训,使其道德教育能力和法治教育能力同步提升,补足部分教师知识的短板。三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合本的今天,着力打破“合课”现象,即允许该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分别由不同教师讲授。

(五)发挥实践教学的融合功能

思政课知行合一的特点决定了其不仅需要理论教学,还需要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对理论教学的检验。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还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氛围。而融合功能不仅能促成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也能实现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知识快速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融合功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在深入把握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以融合“德法”知识的视角找准知识点和知识面,构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而促进“德法”知识在思政课中的实质性融合。如在进行爱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德育知识,更要注重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或行为,更是法律所规定的公民义务,通过言行抒发爱国情感时不能超过法律所规定的界限,应当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具体承载了哪些道德责任和法律权力、义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引导学生用融合的思维从道德与法律2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打破单一性思维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涉及道德部分的内容与典型法治内容的案例相结合。如“大学生裸贷”[5]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还涉及自身权益维护等诸多法律问题,应激发学生全方位去观察、去思考,加深他们对“德治”和“法治”关系的理解。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任务,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思政课是完成这项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德法共治”思想在思政课中的贯彻情况直接关系着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因此,思政课应充分吸收“德法共治”思想之精髓,在不断强化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注重其法治素养的提升,实现“法”与“德”的内在融合。

[1]王伟.论江泽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国[EB/OL].[2017-05-10].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826061.html.

[2]郭洁宇.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EB/OL].[2017-05-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10/c_1120093133.html.

[3]戴秀丽,王晓静.高校德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7(1).

[4]邢金虎.法治与德治的调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2).

[5]中国财经时报网.裸贷5 000元滚成26万元疯狂肆虐的校园贷真的能刹住车吗?[EB/OL].[2017-05-11].http://www.3news.cn/24hot/2017/0511/196572.html.

[6]张旭.99岁老人无人赡养状告7个子女[N].重庆晨报,2017-03-25.

[7]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92.

[8]张卓娅.集结榜样的力量[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4).

(编辑:刘姝)

G416

A

1673-1999(2017)09-0098-03

王青媛(1989—),女,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7-05-28

猜你喜欢

德治法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浅析德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不同特征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