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2017-03-23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于溟慧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读书节笔试名句

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于溟慧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于溟慧

我校于2003年自主开发了一套 《经典诵读》教材。前半本精选了诗、词、曲、赋、文、联、句、经八个类别,包括抒怀、寄情、议事、论政、做人、处事、惜时、求学、言志等多方面的内容。后半本收录了优秀儿童诗、经典童话、现代诗歌、精品散文、创新佳作、国外精品等。有的语言典雅,可学可鉴;有的大道至简,启迪心智;有的感情充沛,感人至深。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视野,提升认识,陶冶情操。

小时候的背诵是“童子功”,是小学阶段最应该倡导并建设的“基础工程”。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我们所选编的内容难易程度与学段认知水平相匹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量接触、趣味诵读、多样展示、巧妙运用,学习形式灵活开放,方法自由创生,积累循序渐进。

为顺应儿童学习的天性,经典诵读“只求熟读,不必求懂”,在诵读中逐步加深领悟。这样,老师便很容易“教”,学生也很容易“学”。不论“教”的人、“学”的人,都在轻松的气氛中有所长进,正所谓“教学相长”。

但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腔调,难免让小学生们觉得枯燥。我校在推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创生出诸多充满“趣味”的方式方法。

一、《经典诵读》考级制,步步为营,拾级而上

我们把全套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段各分三个等级,最后再设一级大综合,共10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规定必背、必读篇目。每学期统一组织一次考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申报,参加相应等级的口试和笔试测评,通过则获得“经典诵读等级证书”。每学期设立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不知不觉,就踏上了更高的台阶。

“诵读考级”促进学生的经典诵读螺旋式上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包括积累、朗读、表达等能力。考级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考级的形式促进了师生对阅读的重视,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诵读考级”的组织形式:

学校设立“诵读考级领导小组”,由教科室牵头,聘任不同老师当考官。

考级分为笔试与口试两大部分。

口试(20分):以背诵、朗诵为主。抽签,按要求背诵相应篇目。(低段是40分)

笔试(80分):以填空、选择、简答等形式对文学常识、古诗等进行检测。(低段是60分)

评审小组将根据各级诵读篇目及年段侧重点,拟出相应的题目,经考评合格者,学校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

诵读考级试题编制:

①广泛原则:尽可能不遗漏必背部分的内容,概括面尽量大些,不出难题、怪题。

②名句原则:笔试题以出“名句”为主。不出或少出关于作者、朝代、题目的题。名句不要拆解。中高年级的笔试题要出一定量的“用句”题。

③诵读考级口试题:以背诵“经典诵读”部分和朗诵“美文欣赏”为主。

考级认定更给了孩子们极大的肯定,有的孩子考完一级,还想考高一级,问能不能一次考两级;有新转来的学生,为了追上同班同学的积累,还有一次考三级的现象。

二、多方平台趣味化,喜闻乐见,兴味盎然

1.开发三种基本课型,各有侧重

赏析型:以一组内容为主,进行主题赏析。设计形式多样的交流,集中积累,对比提升。

展示型:把所学所背通过不同形式充分展示出来,显示自己丰厚的积淀,获得自豪感,强化动力,调动积累,突出容量。如《水之韵》《众里寻春千百度》《寻找春天》《千古明月同一轮》。

巩固型:反复背诵,强化记忆。包括背诵比拼、游戏活动、难点巧记、名句强化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2.低年级“趣味”诵读,样式创新

我们鼓励孩子们在平时的诵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只要“熟读成诵”,万变不离其宗。几年来,孩子们自己创新的方式数不胜数。如,拍手歌法、加衬词法、分声部法、变节奏法、快板法、方言法、说唱法、念经法、复读法、表演法、编花篮法、歌唱法等十几种。孩子们在开心的游戏中很快就能背会。

3.中高年级“网络联想”,温故知新

大量的背诵,遗忘怎么办?前面背着,后面忘着,岂不是白费工夫了?老师们创造了一种巩固和强化的方法——网络联想,即由一个点,向外围生发若干点,点点相连,构成网络。

有限联想:同字联想、同内容联想、同作者联想。①同字联想。如,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和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飞花令”是一样的。②同内容联想。如,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③同作者联想。如,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无限联想:从给定内容开始,调取积累,快速不重复联想。有一人联想、开火车联想等。如,给定“鲤鱼跳龙门”开始,我由“鱼”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我由“叶”想到了“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我由“心”想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此链接、展开,编成一张“大网”。

4.开设吟诵实验班,依字行腔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对于小学生而言,吟诵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传承、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熏陶。我校开设吟诵实验班,学习吟诵的基本规律,寓教于乐。

5.读写联手,“凡写必引”

我校提出四年级以上学生的作文要做到 “凡写必引”,把我们记诵的名句箴言有机地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由积累到运用,由吸纳到释放,孩子们“不求甚解”地记诵却带来“其义自见”的成功。

6.“阅读存折”小举措

我们开辟“午间静悄悄读书”时间,每天中午到校后20分钟,学生都会拿出自己喜爱的课外书,静悄悄地读,做到精读有所摘记,略读有所统计。“让读书成为习惯”,一点一滴,汇成江河。

7.两年一届读书节,全面展示

读书节旨在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扩大学生的读书视野,同时也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和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收获。读书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书签设计大赛、好书推介、彩绘经典、创意改编、小主题研究、经典名篇诵读表演赛、课本剧、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学生通过歌曲、舞蹈、相声、朗诵、时装、双簧、吟诵、短剧等多种形式演绎中华文化经典作品,让形式为内涵插上翅膀,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自由徜徉。孩子们说:“读书节,像迎新年一样高兴,大家看到了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节目,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此外,学校和各年级、各班举办的经典名篇诵读表演赛、课本剧、小话剧表演、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每场比赛都以不同的形式演绎着孩子们的精彩。

我校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已经有15个年头,我们深深地感悟着经典的魅力: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实践证明,我们引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就是一项扎根的工程。

(作者系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读书节笔试名句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沐浴书香,喜迎新年
疫情下的笔试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读书节活动编排质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