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引读 提高能力
2017-03-23刘志荣
刘志荣
内容摘要: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首要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以疑引读、以疑导思。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一切真知灼见都从质疑释疑中得来。
关键词:质疑 阅读 能力
有这样一则短文叫《问的力量》:苹果落地,极为平常,牛顿偏偏要问个究竟,结果创造了“万有引力”学说。炉子上的水开了,壶盖跳动,最常见不过,而瓦特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发明了蒸汽机。可见,问题的关键要抓住“问”。只有遇事敢问、多问、善问,才能获得新知识,揭示新道理,发明新事物,创立新学说。科学发明如是,学生读书亦然。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首要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以疑引读、以疑导思。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从疑问开始,一切真知灼见都从质疑释疑中得来。
一.精心设问,以疑引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但要研究怎样质疑提问,给学生做出榜样,以增强示范指导作用,还要注意方法点拨,提高他们质疑阅读的水平。“教师循循善诱于先,学生孜孜求学于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方能构成生动和谐的教育情境。”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启發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维的关键。能够引导学生有趣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善于用问题来组织教学、引导阅读,一堂精彩的阅读课,往往是由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组成的。这些问题要尽可能的体现文章思维和阅读过程的思维轨迹,每个问题都应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路标。例如学习《坐井观天》一课,笔者在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之后,依次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领悟内涵,把握中心:①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比较判断,辨明是非) ②青蛙说这话的根据是什么?它究竟错在哪里?(把握语言环境,明了出错原因) ③生活中有类似青蛙的人或事吗?(引导由文本故事联系日常生活)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揭示故事所寓含的人生哲理)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新思维诞生。诚然,教师由浅入深的步步设疑,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与文本的阅读、思考、探究之中,避免了教师的喋喋不休,也避免了学生的昏昏欲睡,提高了阅读质量。
二.指导方法,以疑导思
有了疑问才会有阅读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其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了问题,就易激发其探究欲望,使之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自主能动地阅读,实现文本内容的再创性。
1.个人预习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课堂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预习思考,动手动脑,诸如字音字词,应自己动手查阅、理解;重点难点,会结合课前“导读”和课后“思考”等文本信息去确定,并据此认真解读,有所突破;会用标题、词句、人物、情节等方面去质疑,提出经思考后解决不了的问题。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漏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因此,在预习思考而生疑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及已解决的问题。教师巡视,了解交流的情况,掌握存在的疑难,迅速分析、判断,调正教学思维,适时点拨,随时调控。这一环节,为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提供了良好场景,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思考讨论中,学生时时擦出智慧的火花,思路逐渐明晰,部分疑难又得到了解决,使之尝到了有耕耘就有收获的愉悦。
2.进行师生互动,实施以学定教。经过合作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既急于印证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又想尽快解决自身的疑难问题,以得到求知欲望的满足。此时,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在期待着老师的点拨提示、引导讲解。教师应迅速确定自己该讲什么、怎样讲的问题,即实施师生互动,以学定教。应抓住重点,要言不烦,精讲释疑,将学生引入“柳暗花明”的境地,使之豁然开朗,思路通畅。还应适度引入相关知识以扩大知识面,强化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
三.拓展空间,质疑延伸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终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我们要引导学生由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学习了《草船借箭》,可引导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并适当要求做一些字词句段的摘抄作业,使阅读与积累紧相结合。在学习了《丑小鸭》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如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之后,它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请以丑小鸭心语的形式描写出来。学生的理解有深有浅,生活的体验不一样,想象力及表达力亦有所不同,其表述描写自然各异且丰富多彩,但对课文的理解肯定又加深了一层。
阅读过程是一种理解文本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疑引读、以疑导思、以疑启智。应不计较学生的质疑水平,要理解他们的幼稚和看问题的肤浅;对一些标新立异的见解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逐步地去培养其牛顿精神和瓦特品质,以使乐于探究,勇于创新,提高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县松山镇庙儿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