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思考
2017-03-22谭宏钢唐雪梅
谭宏钢 唐雪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011年教育部专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明确提出了“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客观条件也在发展变化,所以与时俱进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考试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试方式的利弊分析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试改革之前一直都采取期末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这种考试采取百分制,题型分为单项选择(10分)、多项选择(10分)、判断分析(20分)、简答题(40分)、材料分析或论述题(20分)。这种考试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1.传统考试方式的缺点
首先,传统考试方式太过单一,死板,不能有效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传统的笔试不能反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其次,传统考试偏重结果考核,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传统考试只是在期末的时候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缺乏考核,容易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懈怠,期末突击复习的现象发生。第三,传统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容易忽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由于传统考试是以笔试为主,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考察为主,容易导致学生偏重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第四,容易出现考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偏离。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传统考试最终结果体现为笔试分数,容易使学生注重考试分数的多少,而容易导致学生忽视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与提升,难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信和真用。
2.传统考试方式的优点
首先,传统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首要而基本的要求就是能记忆和背诵。传统考试的内容(比如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要求学生能记忆、再现具体的理论知识点,这将促使学生下力气去记住和复写具体的理论知识,这对学生以后熟练地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很有必要。其次,传统考试方式规范,易操作,尤其适合学生数量较大的考核。第三,传统考试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能力。比如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也能反映学生分析、理解、逻辑推理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传统考试的总结和反思,我们认为传统考试方式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急需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改革
我校针对传统考试的弊端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改革:首先,考试导向从知识型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考核。第二,从传统单一注重期末闭卷笔试考试转向平时学习过程和期末考试并重考核的转变。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2012年以来开始推行考试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在全校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考试体系。改革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综合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占综合成绩40%)加上末考成绩(占综合成绩60%)。
1.平时成绩构成
(1)考勤(占综合成绩10%)
由任课教师不定期随机点名,学生累计3次以上(含3次)无故缺课视为自动放弃学分,成绩不合格。2次以内(含2次)迟到,每一次扣5分。每次课都按时出勤,则满分。病事假不扣分,但必须有辅导员签字和所在学院盖章的假条为凭据。
(2)平时作业(占综合成绩10%)
平时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或是网络课堂作业。每位授课老师可根据大纲并结合实际情况(如班级的专业情况)自己出题,布置给同学,要求同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教师可根据同学完成作业质量打分。
(3)小组讨论发言或者课堂讨论发言(占综合成绩20%)
其中小组讨论发言为团队型发言,要求每一小组围绕主题(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内容提前布置话题)积极展开材料收集,制作PPT,独立阐述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并能将小组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任课教师根据小组资料收集情况、PPT制作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分工配合情况,以及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观点时的综合表现等给小组打分,优秀为8-10分,良好为5-7分,一般为1-4分。小组的最终得分也是每一位成员的得分。同时教师和其他同学要对小组的得失进行点评。课堂讨论为个人发言,要求学生根据任课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做到普通话流利,观点明确,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在课堂上有理有据地回答同学和老师的诘问。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每次给予1-3分的考核加分奖励。
2.期末考试(占综合成绩60%)
期末考试是以小论文的的写作为考试方式。期末论文是检验学生活学活用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针对期末论文写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要求。首先,要求学生采取论文的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其次,要求学生的论文观点明确,论述清楚,论据充分,理论联系实际,富有特色,有正面、独特的个人见解,行文流畅。第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要求论文的字数在3500字左右。第四,要求学生在论文后须签字保证论文独立完成的真实性,规定如有抄袭或雷同,该科成绩视为零分。
在具体对学生论文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一般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分。首先,考核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根据学生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和引用文献的准确度和规范度的情况,本项优秀为5分,良好为3-4分,一般为1-2分。其次,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学生能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论能联系实际,本项优秀为13-15分,良好为10-12分,一般为6-9分,较差为1-5分。第三,考核学生分析与阐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阐述问题清楚,突出重点,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解决能力。本项优秀为19-20分,良好为15-18分,一般为10-14分,较差为1-9分。第四,考核论文的总体撰写质量。要求论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句通顺,语言准确,书写工整,达到要求的字数,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按时完成论文写作。本项优秀为10分,良好为8-9分,一般为5-7分,较差为1-4分。
三、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后的利弊思考
经过几年的考试方式改革的实践,我们认为改革后的考试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实践效果比较理想,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改革后考试方式的优势
首先,改革后的的考试方式体现了全程考核和公正、公开考核的特点。改革后的考试方式特别加大了平时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考勤、平时作业和讨论每次课都会进行考核,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学习中努力争取最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增强了,教与学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这种考试方式也让那些对什么课程都不感兴趣的同学有了危机感。因为老师上课会提问,不出勤、回答不好或不参与讨论,平时成绩就比较低。所以有学生说,这种考试方式,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
其次,改革后的考试方式形式多样,考核内容更全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整个考试中我们平时考核就包含了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或发言。设计考勤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规则纪律意识、时间观念和尊重他人劳动的美德。考勤纳入考试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出勤率有了很大提高,时间观念有了大幅增强。即使有时候个别学生不能来上课,都会按照程序履行请假手续。设计平时作业环节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注意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平时作业考核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对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书面作业。另外一种是网络作业。学校教务处推行的题库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平时作业的考试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在题库中合成平时作业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完成,考核的结果以分数的形式在学生提交后直接生成。从考核效果看,通过平时作业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情况教师一目了然,为下一步教师安排教学提供了参考,也对学生的平时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学生把握理论知识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设计课堂讨论或发言的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登台演讲、PPT制作、团队协作、逻辑思辨、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这项考核内容是我们考试改革的重点,也是亮点。根据这几年的总结,我们发现多数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PPT制作水平,逻辑思辨等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再次,改革后的考试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能力。考试改革后把以往期末闭卷笔试改为了期末论文考试。总结历年期末论文的考核,我们认为学生以下能力有了较显著提升。首先,学生对于一般学术论文的学术规范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上课教师会给学生详细讲明本期考试方式及其要求,尤其是期末考试论文的规范。其次,学生的科研素养有了一定提高。论文考核方式中学生一般会提前就论文选题、论文写作方向、论文参考资料等跟老师交流,由任课老师具体指导,学生一般会几易其初稿,从而获得科研素养的进步。第三,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必然会运用到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针对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社会实际探讨解决的办法。通过论文的写作,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论文选题紧扣时代脉搏,提出的解决办法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改革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通过校级教学督导和学生评教的信息反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同时,我校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上的评价也不错。
2.改革后考试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第一,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执行考试改革方式的能力培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个别兼职教师对于平时成绩考核不太在意,主要表现在平时成绩记录不规范、资料收集不完整等。这就需要各个教研室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和监督。
第二,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不多。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多是以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方式太单一,考核不全面,需要进一步改革。
第三,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比较适合小班教学。由于平时成绩的考核比较繁琐,要求又比较细致,所以学校教务处在分班时应该注意行课行政班级人数最好不要超过60。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任课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任务量太大,组织考核的难度加大,考核效果就不会很好。比如,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讨论,教师就没有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对于想参加而又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参加的同学来讲就很不公平。
[1] 张艳慧,张济林.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0(5):23-25.
[2] 朱志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其有效实现[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41-42.
[3] 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5-69.
[4] 卢凤菊.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09-112.
[5] 于明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性质与现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