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22祝天惠

商情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新常态融资

祝天惠

【摘要】“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的,标志着我国进行经济转型的进入新阶段的新理念。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升级,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就业稳定、稳固民生基础、加快产业创新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状况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难、成本高等现状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助推小微企业全面蓬勃发展,是我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常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对策

一、“新常态”概念的释义

“新常态”是指一种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而且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状态,是于旧常态、非常态等相对的。该词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总裁埃里安提出来的,原是一种对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状态的描述。

“新常态”作为治国理政的新思路被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5月习近平书记河南考察时,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在发言中对外具体、清晰地总结了“新常态”的内涵意义:首先是速度,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然后是结构,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后是动力,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新常态”的提出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意义

在社会劳动力就业层面,“新常态”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以小微企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内生性的巨大增长潜力逐渐释放是有着很大关系的。随着我国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经济转型层面,如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中速增长时代正在到来,所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转折时期,可以着力为广大小微企业改善生存环境,从而助力中国经济转型。

在国际合作层面,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还将有助于推进内外联动,进而促进中外经济交流发展。有利于主推中国的优势产业要素“走出去”的战略,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缓解我国现阶段进行产业调整、升级的阵痛,继而实现中外“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

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繁荣经济的主基调之一,小微企业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但由于很多内外部条件制约,小微企业在融资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多重阻碍和困难。

(一)自身发展限制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市场准入不规范,产权残缺,不具备现代企业制度,产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经营粗放,资产负债率高,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可靠的资信保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和壮大。

另外,在发展策略方面,很多小微企业存在着盲目投资扩张,导致资金紧张。由于其自身资金积累较大中型企业来说相对缓慢,还贷能力有限,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以贷还息、以贷还贷”的情况。目前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而一部分小微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短贷长投的问题,与其经营周期不相符,造成企业现金流方面的压力,给小微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外部环境方面

1.经济环境压力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地区大中型企业普遍出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产品积压、部分项目建设放缓或停产,大中型企业的不景气致使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企业的存续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2.融资途径受限

(1)抵押担保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银行提供的抵押担保种类少,大多数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还未适应小微企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对小微企业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地区担保公司担保基金小,资金实力不雄厚,达不到部分银行准入条件,银担合作不足。

(2)政府部门政策扶植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小微企业对社会发展、财政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但政府部门对其相应的财政投入和支持却没有与小微企业经济贡献度相匹配,对地区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仍然不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信贷的政策引导和保护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3)银行信贷审批权受限

基于我国的信贷审批权限普遍上收,上级银行对于基层银行的信贷规模实施了绝对的管控,基层商业银行基本失去了信贷自主权,对贷款的发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其中,小微企业大部分属于新增贷款客户,对该类客户的信贷准入条件规定更为严格。另外,基层商业银行上报的贷款项目还需上报省级分行,根据不同贷款额度、信用等级等标准进行统一审批,对于大部分贷款项目市级分行并未掌握审批权限,复杂的审批程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贷款发放的时效性。

3.融资成本高

(1)银行惜贷且贷款利率高

由于许多小微企业的产品技术不成熟、市场不稳定,经营风险较大,从而造成破产率高;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金额小但是频率高;存在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额现象,现金交易占较大比例,缺乏信用记录。综合以上原因,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会尽量提高贷款门槛等来减少对小微企业的放贷;但迫于执行政策,即使对少数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了贷款,也加大了其利率上浮的幅度。另外,征信查询、融资咨询、財务顾问、授信承诺等多项费用的存在,也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融资渠道窄,融资链条长,大多依靠民间融资

现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证券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虽然近年来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的出现扩大了融资渠道,但由于其容量有限,只有少数的科技型等优质小微企业能够借助这一平台进行融资。债券市场不发达,票据融资占比较小,很多小微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未达到债券的发行条件,因此很少有机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起步晚,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很多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未能有机会取得风投资金来进行融资。

同时,由于一些规模和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进行权益融资及债券融资较为便利,且由于信用较高和企业经营良好等可以从银行确定低利率的贷款,因此,一些大企业将利用自身融资优势筹集的资金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等转贷给小微企业从中套利,从而延长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链条,进一步推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大多小微企业受融资途径限制,企业经营急需资金时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由于近几年我国资金存量紧张,民间贷款的利率逐渐抬高,利率的提高加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对策

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困境,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的发展,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自身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加强政策扶持,降低融资门槛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三方联动平台作用,加快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督促相关部门减免对小微企业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强化监管引领,对辖内银行业机构给予差别化监管政策,从市场准入、指标考核等方面适当降低标准,充分调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另外,政府部门可以鼓励针对小微企业成立专门的小型非营利性银行,该类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依靠财政贴息和政府信用担保,从而获得低成本资金以保本微利的公益模式来运行,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服务费和贷款利率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实施社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由政府部门主导,针对小微企业设立以国家财政为主、银行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社会信贷补偿基金,这种机制是针对小微企业出现破产资不抵债等情况为实施信贷的银行造成的风险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3.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政策性信用担保公司的资金规模,提高其担保能力;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的费用给予一定补贴,在保证担保公司盈利的同时,从而降低企业承担的担保费用。另外,政府要加强对担保、商业性评估公司的监管力度,对评估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定价和收费进行规范和政策性调整,进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保驾护航。

4.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规范和约束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处力度,提高违约成本,对恶意逃避信贷债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正确引导小微企业诚信、合法、合规经营,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自身信用水平,从而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5.构建小微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加大技术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依托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构建小微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加大对成长型、配套服务型小微企业的培育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完善企业外部环境。

(二)金融机构方面

1.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合理定价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致力于信贷产品的创新,不断开发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切合客户个性化信贷产品。并且建立合理的定价模式,定价要适应小微企业多样化、灵活性的特点,制定符合不同客户的多种定价模式和本息偿还方式,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价,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2.建立多样化灵活性的风险管控机制

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小微金融的特点,建立多样化、专业性同时兼具灵活性的风险管控机制,切实降低操作风险,全方位对信用风险、担保风险及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金融机构内部建立专门的从事小微金融业务的团队,集中力量从专业的角度增强风险控制管理。其次,实行风险控制节点前移,做好事前预防工作,通过提前介入的方式实时掌握借贷对象的风险状况,保证风险调控的及时性。另外,要积极探索适合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抵押担保方式,以现金流为本,融合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形式。可以发展结合地区特征的以动产或不动产抵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商标专利权等形式的无形资产、股东担保或商会联保等创新多样的形式进行风险管理控制。

3.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缩短融资链条。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当降低创业板等证券市场的准入条件,促进“新三板”与地方股权交易平台的融合,持续规范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加大针对小微企业的票据、可转换债券以及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力度。加快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创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息平台,加强风投基金与小微企业的对接,并且建立风险投资退出保障机制进一步控制风险。对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违法套利的行为采取严厉打击的方式,对民间融资市场进行积极规范及引导,缩短小微企业的融资链条。

4.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

金融机构要改进传统的组织结构,强化与互联网平台的连接作用,引导小微企业树立通过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股权等形式进行企业融资的先进理念。

(三)小微企业自身方面

1.加强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对于小微企业自身而言,要积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诚信经营的理念,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合法、有序进行,通过建立信用保障机制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诚信经营的认知度。

同时,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品质量树立好口碑,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切实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定位,注重自身资本的积累,防止因盲目扩张或过度投资而造成资金链断裂,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从而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加大企业集群发展,降低信息成本

小微企业可以依托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不断规划和定位地区企业集群,从而保证集群内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共享;建立健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配套体系,构建信用形成、传递和甄别链条,从而有效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为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加大金融机构对集群中企业经营情况及信用状况的了解,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增强其放贷的信心。

五、结语

小微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新常态”下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新常态”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小微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融资方面的困难亟待解决。只有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自身等多个主体通力协作、共同作用,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困境,充分發挥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丁嘉伦.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12)

[2]詹学刚.新常态经济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6(08)

[3]刘聪.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化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思考[J].财经界.2015(10)

[4]徐永富,曲佳明.经济新常态时期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6(03)

[5]徐美林.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6(05)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新常态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