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血脂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7-03-20刘舒音孔丹阳张景洲
刘舒音,孔丹阳,罗 丹,张景洲⋆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2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指除外饮酒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我们提出毒损肝络理论,并拟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较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所提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为18~65岁;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排除特定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引起的脂肪肝;排除慢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等外因导致的脂肪肝;除外药物、全胃肠外营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β脂蛋白缺乏血症及IR相关综合征等导致的脂肪肝;采用过其他中西药治疗过且发病前2个月应用者;年龄18-65岁[2]。
1.4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就医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80例患者,包括男46人,女34人;年龄18~65岁,平均37.6岁;病程1~8年,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无显著性意义(P>0.05)。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定名为解毒健脾通络方,组成:枳椇子25 g,姜黄20 g,丹参10 g,白术20 g,山楂25 g),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对照组予水飞蓟宾胶囊(天津天士力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99),2粒/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
1.6 观察指标及检查指标
(1)症状表现:按照0-3分计录症状严重程度,无症状记0分,症状轻微为轻度记1分,症状明显为中度记2分(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症状严重为重度记3分(明显影响生活与工作);(2)肝功包括ALT、AST、TBIL、GGT;(3)血脂包括TG、TC、HDL-C、LDL-C;(4)IL-6、TNF-a、LPS等细胞因子;(5)安全性:以患者的血常规、肾功、心电图、临床症状为观察指标。治疗前检查,治疗后复查1次。
1.7 疗效判定指标
(1)症状表现:结束治疗后症状评分下降不少于75%为显效;症状评分下降不少于50%且小于75%为有效;症状评分下降小于50%为无效;(2)肝功:治疗结束后肝功正常为显效;ALT下降不少于50%且小于75%为有效;ALT下降小于50%为无效;(3)血脂:治疗结束后TC下降20%以上或TG下降40%以上为显效。或HDL大于0.26 mmoL/L,TC下降不少于l0%但小于20%或TG下降不少于20%但少于40%,或HDL上升不少于0.10 mmoL/L,但小于0.26 mmoL/L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为无效;(4)IL-6下降不少于20%且不多于45%为有效;IL-6下降少于20%为无效;TNF-a下降不少于30%且不多于60%为有效;TNF-a下降少于30%为无效;LPS下降不少于30%且不多于50%为有效;LPS下降少于30%为无效;含3项以上显效为临床显效,含3项以上有效为临床有效,除外为临床无效。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80例临床观察结束,共脱落6人,治疗组4人,对照组2人。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疗程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2。
2.4 两组血脂变化比较
两组疗程前后血脂变化比较。见表3。
2.5 两组IL-6、TNF-a、LPS比较
两组疗程前后L-6、TNF-a、LPSI变化比较。见表5。
表2 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s)
注:比较本组治疗前,**P<0.01;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时间 ALT(U/L) AST(U/L) GGT(U/L) TBIL(umol/L)治疗组 36 治疗前 71.18±39.94 56.28±23.80 87.28±46.98 19.43±2.12治疗后 40.48±1.28** 30.20±1.80** 54.56±7.70** 18.52±2.78**对照组 38 治疗前 73.28±39.22 61.70±26.32 80.89±46.88 18.68±2.46治疗后 62.65±5.32* 53.23±12.25* 56.18±38.32* 18.30±1.76*
表3 两组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表3 两组血脂变化比较(±s,mmol/L)
注:比较本组治疗前,**P<0.01;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时间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 36 治疗前 7.20±1.94 2.34±0.26 1.55±0.18 2.88±0.26治疗后 5.08±0.98** 1.20±0.66** 1.76±1.16** 2.74±0.69**对照组 38 治疗前 7.26±1.86 2.38±0.30 1.60±0.16 2.90±0.48治疗后 6.06±1.20* 1.64±0.96* 1.63±0.23* 2.80±0.48*
表5 两组IL-6、TNF-a、LPS比较(±s,mmol/L)
表5 两组IL-6、TNF-a、LPS比较(±s,mmol/L)
注:比较本组治疗前,**P<0.01;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时间 IL-6 TNF-a LPS治疗组 36 治疗前 0.74±0.56 2.36±1.02 1.62±0.24治疗后 0.34±0.32** 1.85±1.11** 1.48±0.12**对照组 38 治疗前 0.98±0.56 2.92±1.06 1.58±0.30治疗后 0.47±0.28* 1.85±1.10* 1.52±0.16*
2.7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情况比较
两组症状和体征积分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情况比较(±s)
表6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情况比较(±s)
组别 n 时间 症状、体征积分治疗组 36 治疗前 6.50±1.64治疗后 3.57±1.92对照组 38 治疗前 6.40±1.80治疗后 4.80±1.24
2.8 安全性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血常规、肾功、心电图均正常,未见心、肾及血液系统的损害。
3 讨 论
近年来,NAFLD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疾病之一。结果证明,中药以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NAFLD安全有效。以椇枳子为君药,有消湿清热,化瘀解毒之功;姜黄为臣药,有行气祛湿、健脾消痰之效;配丹参散瘀活血通脉;配运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山楂为使,现代研究表明山楂中不仅富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还含解脂酶能加强酶的作用,利于胆固醇的转化[3],诸药共用,起到除湿毒,化瘀滞、健脾气的作用。对上文中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看出解毒健脾通络法对肝功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对血脂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故中医以解毒健脾通络治法治疗NAFLD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可观的临床前景。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2]佟晓光,张景洲,王 伟.解毒健脾通络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0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65-166.
[3]李继荣,郑殿红.丹参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4,1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