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促进知识转移

2017-03-20张力玮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

张力玮

摘 要:2013年7月22日起实施的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提出建立一种新类型的科学文化专业类公共机构——大学与机构共同体,以促进知识分享和转移、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大学与机构共同体由综合性大学、工程师学校、商学院、高等师范学院、科研机构等组成,大大拓展了各高校在教学、科研和创新方面的协同合作,促进了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法国高校;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大学与机构共同体;知识转移

2014年,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发布了《高等教育国家战略》(StraNES),描绘了法国未来几年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根据该战略,法国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在欧盟和全球的影响力,通过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打造21世纪的高等教育,满足年轻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待。[1]

根据2013年7月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法国继续支持对大学、研究机构进行联盟,建立大学与机构共同体(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Etablissements,ComUE)。在新的戰略中,大学与机构共同体的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在不同类型的机构之间分享和转移的基础和重要的途径,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法国国法兰西岛(Ile-de-France)①的各高校及其联盟为例,分析新的合作机制在高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组建大学与机构共同体的背景

在信息化和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面临新的挑战和巨大机遇。信息技术的驱动使得生产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变化,企业对于劳动者能力素养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往,个体劳动者则越来越频繁地更换工作和职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持续推进,高校对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声誉和品牌打造成为其吸引留学生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法国高等教育有着公认的优势和特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法国是第三大留学目的国,保持着较高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学位的“含金量”相对较高。但在新的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下,法国各界一直在探讨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教育不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教学的创新性不足,教育系统复杂且缺乏灵活性,国际影响力堪忧,大学生学业失败等。

法国高等教育系统复杂,各公立院校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国家各部门战略的差别、地方政策和国家政策的冲突、研究和教学的分裂、大学校和综合型学校的隔阂,使得高等院校在新的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中丧失了活力,难以应对新的挑战。②

2007年《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实施后,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逐步转变大学数目多、规模小的局面,整合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在前总统萨科齐的支持下,法国开始实施高校科研合作计划,建立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PRES)。

2009年12月,萨科齐亲自宣布启动高等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卓越计划”(Initiative d'Execellence),作为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大贷款”的一部分,在科研、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入选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的高校和机构资助。“卓越计划”的目标是整合各类大学和机构,发展5~10所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的国际化高校。入选“卓越计划”的高等教育与研究集群有斯特拉斯堡大学、波尔多大学、巴黎科学与文学大学、埃松大学、巴黎西岱大学、索邦大学等。此外,不同类型和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还组成了各种集团。这些集团实施共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如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巴黎高科集团、技术大学集团。

法国总统奥朗德十分关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改革,上任伊始就组织了研究者、教师、产业界代表讨论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话题。2013年7月22日起实施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法》,以建设更加开放、包容、公平、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为目标,为法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而该法提出建立一种新类型的科学文化专业类公共机构ComUE,更是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影响力、促进组织机构之间知识分享、解决学生学业失败问题的最主要途径。

基于该法,法国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战略》以建设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为重点,在确保与以往战略的协调性和传承性的基础上,重绘高等教育图景。因此,ComUE的建立是一种改革的延续,不断深化高校和机构在国际化竞争环境中的合作关系。为打造高等教育的品牌,无论是之前的PRES还是ComUE形式的大学联盟,在实践中都被直接称为“大学”。

二、大学与机构共同体建设:

以巴黎萨克雷大学为例

法国高校类型繁多,治理模式复杂。公立院校隶属于高教部、国防部、工业部等不同的部门;私立院校通常由行业协会管理。公立院校设有大学校预科班和高级技术员班(STS),公立高校可分为行政类公共机构(EPA)和科学文化专业类公共机构(EPSCP),EPSCP又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不隶属于综合性大学的学院、高等师范学院和特殊机构/院校(grand etablissement)③。对于私立学校,有大学校预科班和高级技术员班、教会学校、私立高等技术学院(包含工程师学院、商学院等)、各领域的高等专科学院。这种复杂性不利于国外高校、学生对于法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了解,更不利于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品牌、提升声誉,以及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新战略在鼓励各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保持多样性和特色的同时,以战略合作为目的,鼓励和支持ComUE的建立,正是对以上挑战的回应。

根据2013年《高等教育与研究法》,原来隶属于法国政府其他部门的高校在该法实施后同时隶属于高等教育部。ComUE是一种新的战略合作关系,各成员高校仍是独立法人,但实施共同的发展战略,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研究。高校与国家签订的“五年协议”(contrat de site)将由ComUE统一签署,成员高校不再单独签署。这意味着,要实施跨部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需要完善的协调合作机制。为此,法国建立了跨部门委员会来落实新的《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该委员会由总理直接领导,秘书长是高等教育部长。

每个ComUE都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组成。以ComUE巴黎萨克雷大学为例,目前,该共同体由2所综合性大学、9所“大学校”(包括工程师学校、高等师范学院和商学院)和7家研究机构组成。重组后,巴黎萨克雷大学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5位科学院士和9位技术院士;本科生65000人,硕士生8000人,博士生5000人,在法国可以称得上是“航母级”大学与机构共同体。巴黎萨克雷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跨学科和国际化,目标是让学生接受最好的理论和技术教育,成为未来各领域的引领者。

巴黎萨克雷大学所在的地区有着近70年的科技传统。1947-1952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埃松省建立,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在萨克雷(毗邻埃松省和伊夫林省)建立,法国农业研究所(INRA)在伊夫林省凡尔赛建立,国家航空航天学习与研究所(ONERA)在埃松省建立。随后,一些实验室陆续在这一区域建立。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政治家提出在这里建立科技城的想法,巴黎的一些大学校随后开始迁入。1964年,巴黎高等商学院在伊夫林省Jouy-en-Josas建立校区,巴黎综合理工也于1967年遷入埃松省帕莱索。但高校迁入进展过程还是十分缓慢。

2008年,2所综合性大学、1所高等师范学院、6个研究机构、若干所工程师大学校和商学院、1个竞争力中心(p?觝le de compétitivité)、2个PRES决定合作建立巴黎萨克雷大学,目标是打造一所在研究、教学和知识转移方面都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学。2010-2012年,在“校园计划”(le plan Campus)和“投资未来计划”(PIA)的支持下,中央理工学院、加香高师、巴黎南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再选址,加入到巴黎萨克雷大学的合作当中。2011年,巴黎萨克雷大学正式成立(见表1)。2013年《高等教育与研究法》实施后,巴黎萨克雷大学被赋予ComUE的法律地位,治理体系得到不断建设和完善。

ComUE的合作涉及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协调,机构和院校各主管单位沟通,研究机构、大学校和综合性高校的协作,需要不断完善合作治理机制,以保证其合作理念得到充分实践。巴黎萨克雷大学的治理机构主要由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委员会、科学和创新战略委员会(由校外人士组成)、校长和执行委员会组成[2]。行政委员会由26位成员组成,由各成员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研究人员、学生、企业代表等组成。成员委员会由各成员学校和机构的代表组成,负责协调实施行政委员会的决定。学术委员会有220名成员,由各成员学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校外人员等组成,发挥咨询作用。巴黎萨克雷大学的校长由行政委员会选举产生,同时拥有管理权和学术权。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十几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教学、技术转移、信息化、校园、国际化等战略和举措的执行。此外,巴黎萨克雷大学联合20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成员单位(écoles doctorales)成立了博士研究生院(College Doctorale),负责制定和执行comUE层面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战略和计划、协调各博士研究生培养成员单位的发展、提出创新的培养计划、评估博士研究生教育。

三、建设知识转移新平台,

探索高等教育创新生态系统

法国高等教育以其高水平的精英人才培养而闻名。“大学校”提供的精英教育与综合性大学提供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但二者的经费投入差异很大,使高等教育的不公问题备受质疑——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综合性大学的宽进严出使得一些学生在入学时并没有很好的学业规划,导致重修率高,学生不能顺利获得学位。大学校的学生则在层层的严格选拔、高质量的教学中获得了学术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新的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不断学习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在这种环境下,法国政府意识到,国家的未来取决于能为大多数人口提供的教育,而非过去针对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法国高等教育的角色急需改变,由过去重视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向大多数年轻人开放。人口的整体素养和能力不仅决定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更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因此,新的《高等教育国家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扫除地域、经济和社会、技术的障碍,保证高等教育入学的公平性,支持学生在法国高校间的流动,鼓励学校向其他学校的学生开放课程,促进知识在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广泛分享,打造高等教育创新生态系统,最终提升教育的卓越性、公平性和国家的创造力。

(一)有益于学生创新和研究能力提升的基于研究的教学

《高等教育与研究法》同时涉及高等教育与研究,强调两者的密切关系,这在法国尚属首次,彰显了以教育和科研合作撬动创新的战略选择。在《高等教育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也充分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合作。一方面,战略的制定本身就是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结果;另一方面,该战略与国家科研战略中有一些是共同措施,充分体现了教育和科研协同发展的理念。

新的合作形式ComUE代替了PRES,既有延续性又有新的变化。PRES与教学联系得较少,聚焦科研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很少涉及硕士研究生教育。ComUE则更多地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加强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协同,提供更多基于研究的教学,贯穿各高等教育层次,不断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这正反映了法国政府对于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合作的战略重点。

以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为例,通过与其他高校与机构在课程资源和研究方面的合作,该校不仅能为其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的、基于研究的课程,还提升了学位授予的层次。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是“巴黎科学与文学研究型大学共同体”(PSL Research University,由25所知名高校组成)成员,约有700名学生,是一所小规模公立行政“大学校”。其创立之初的目标是培养与艺术相关的人才,提升工业产品的品质。作为一所精英学校,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有着严格的入学考试和升学考试。2015-2016学年,一年级学生入学考试中,2222名申请者中只有83名学生被录取,录取率仅为3.74%;二年级、四年级的升学考试中,通过率也分别仅为6.42%和3.63%。

2011,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加入原PRES巴黎科学与文学研究型大学研究集群(2010年8所卓越大学计划资助对象之一)。2014年,该集群获得了大学与机构共同体(ComUE)身份。

巴黎科学与文学研究型大学共同体的成员院校都有非常强的科研实力,并十分重视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合作提供课程和开展科研,促进知识在两者之间的转移。通过与成员学校(国家高等戏剧艺术学院、巴黎国家高等音乐和舞蹈学院、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巴黎高师、la Fémis)合作,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学生可以修习博士学位课程,获得“科学-艺术-创造-研究博士学位”(Sciences,Arts,Création, Recherche,SACRe)[3]。“科学-艺术-创造-研究博士学位”的课程是跨学科的,其学生也来自艺术、创作、精密科学理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将科研置于作品创作的中心,旨在培养同时将创造和研究能力应用于作品设计和研发的人才。

在此合作之前,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学制只有五年,毕业生只能获得室内建筑、藝术空间、多媒体、服装设计等10个专业领域的硕士学位。

(二)跨领域产学合作支持下的知识分享和科研创新

法国历来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研究。当前,为解决就业、激发创新活力,回应全球性重大挑战,法国越来越重视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内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联系,建立研究机构和教学部门的合作机制,以激发研究的活力、支持知识在不同类型机构的分享和转移势在必行。

巴黎南大学是一所以数学、物理领域的基础科研为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在健康科学、法律方面也享有很好的声誉。巴黎南大学目前有5个教学和研究单位(UFR)、3个大学技术学院(IUT)和1个工程师学院,8个校区的学生共计超过3万名。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巴黎南大学的工程师学院、大学技术学院都与研究、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其与研究人员、产业界沟通的能力的培养。仅其工程师学院就与19个校内实验室或研究团队有着密切的合作。工程师、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公私立机构的协同合作,为基础科研、应用研究和企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建立桥梁,是研究型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

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大大提升了巴黎南大学的科研实力,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其数学和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为信息技术、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科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与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紧密合作,促进了该校药学研究的发展。在医学研究方面,巴黎南大学既注重基础研究又注重临床研究,使其在肿瘤学、免疫学、生物制剂疗法方面全法领先。在与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方面,巴黎南大学与CEA,CNRS,Inserm,Inra,Inria合作建立实验室,共享科研设备,并将其科研设备、科研人才资源向产业界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研的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除了院校自身内外部的合作网络,巴黎南大学还与更多研究机构、企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2004年,法国启动了“竞争力集群”计划(p?觝le de compétitivité)。各“竞争力集群”由企业、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组成,在某个领域进行合作,目的是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创新科研和项目、支持企业研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巴黎南大学加入了“巴黎大区系统竞争力集群”,该集群汇集了750个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复杂系统”(systèmes complexes)领域的研发。巴黎南大学还参与了其他的竞争力集群,如治疗学领域的集群Medicen,公共交通和机动车领域的集群Moveo,航空领域的集群ASTech等。这些竞争力集群的合作为各实验室带来了很多科研项目。

巴黎南大学目前共有78个实验室、2500名教研人员,在加入巴黎萨克雷大学后,更加强了与其他成员院校的合作,学校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排名第46位,是排名第二位的法国大学。

(三)不断扩展的技术转移服务合作平台

法国很多高等专业学院的专业设置较单一,特别是一些工程师学院、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的趋势下,一些法国高校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建设技术转移服务平台。IMT Starter就是一个由3所高校合作建立的孵化平台。该孵化器建立于2000年,是电信管理学院、南巴黎电信学院和国立高等工业企业信息工程学院(ENSIIE)合作的机构,主要帮助信息技术领域的项目发展。南巴黎电信学院和ENSIIE是工程师学院,主要培养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电信管理学院则主要培养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3所学校都位于大巴黎埃夫里市(南巴黎电信学院、电信管理学院则共享校园),在工程师人才、商业和管理人才、信息技术科研和企业合作伙伴方面的优质资源汇集在IMT Starter,大大提升了创新创业和应用型研究的水平。目前,在该孵化器的支持下已成立了150多家企业。

ComUE建立后,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再次激发了高校的创新活力,更为广阔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在“投资未来计划”的支持下,全法14个技术转化加速学会之一的巴黎萨克雷技术转化加速学会(SATT Paris-Saclay)于2014年建立,它是对巴黎萨克雷大学18个同类机构的重组[4]。学会成员大多来自于产业界,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其支持的各个项目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巴黎萨克雷技术转化加速学会通过对创新项目和科研成果进行专业评估、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专利申请服务和资金支持,促进和支持技术转化来服务巴黎萨克雷大学的研究机构和各类企业,提升巴黎萨克雷大学科研的社会经济影响力。基于所在地区的科研优势,巴黎萨克雷技术转化加速学会主要聚焦五大市场的技术转移:机动车与交通,信息技术、电信和电子技术,清洁能源、环境和绿色化学,健康和生物医学,国防和安全。该学会计划在成立10年之内投入资金6600万欧元,申请1000个专利、孵化75家创业公司。

四、小结

在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纷繁复杂的合作和联盟关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整合重组。高校逐渐走出了同类院校的联盟,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类型的院校建立联盟关系。

ComUE建立后,各类型的高校在其中优势互补,通过在课程和学位方面的合作,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逐渐打破了原来发展的局限。各类研究机构也在共同体中充分地开展了设备、人才和项目的共享和交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合作也不断扩展,激活了法国基础研究的活力,提升了科研成果转化水平。ComUE也为其合作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更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和更多领域的研发资源:高校提供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学徒教育、领导力教育,持续为企业培养人才;在ComUE内部治理机构中,企业代表在各委员会中占有一定的名额,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院校人才培养、科研和创新的战略与举措,保证学校的发展不与产业界需求脱离。基于ComUE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知识转移提供了更为广阔和畅通的平台,提升了教学和科研的效率,互动和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

注释:

①又称“大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部,包括七个省,以巴黎市为中心。

②分分合合是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以巴黎的大学为例,巴黎大学最早出现于12世纪,位于巴黎左岸的各学院的联盟,中世纪最重要的大学之一。菲利浦二世统治时期,巴黎大学受到法律认可;1215年,巴黎大学又被英诺森三世教皇认可。巴黎大学培养国家机构的管理者和神职人员,在哲学与神学方面享有很高声誉。在拿破仑专政期间,巴黎大学停止办学,取而代之的是法律、医学、工程等领域的高等专科院校。

③其组织和运作方式须符合经国家行政法院审核的特殊政令的规定。

参考文献:

[1]Stratégie National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StraNES[EB/OL].http://www.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pid30540/strategie-nationale-de-l-enseignement-superieur-stranes.html,2016-12-01.

[2]Universite Paris-Saclay. Gouvernance et Organization[EB/OL].https://www.universite-paris-saclay.fr/fr/luniversite/gouvernance-et-organisation,2016-12-01.

[3]?魪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octorat dart et de Création SACRe-PSL[EB/OL].http://www.ensad.fr/admissions/sacre-psl,2016-12-01.

[4]SATT Paris-Saclay[EB/OL].http://www.satt-paris-saclay.fr/presentation/,2016-12-01.

編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
社会网络视角下ERP项目实施中的知识转移绩效研究
知识转移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港产业升级研究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技术联盟稳定性因素构成与条件分析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双渠道中知识转移的特点及其互补效应研究
知识转移视角下获得式学习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及环境动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