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语境下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2017-03-20袁春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媒体

摘要:作为自媒体运用的活跃主体,青少年学生在自媒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晒文化”、语言暴力、非主流文化等一系列亚文化,使得传统教师权威面临着消解的危机。在新形势下应从四个方面重新构建教师权威:加强价值引领,推行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强化专业发展,拓展新的教育教学技能;锻造人格魅力,树立新的教师职业形象。

关键词:自媒体 教师权威 消解重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以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网络媒体等为代表的自媒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环球时报最新报导:“新媒体如今已经占领了约80%的传播阵地,而除了时政领域以外,我们所接收的信息中已经有一半来自自媒体,甚至连政务系统都选择了新媒体和自媒体。”[1]

一、青少年学生使用自媒体情况分析

1.自媒體的发展和特征

自媒体之所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缘于其在信息制作和传播行为中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点:个体化、自主性、信息内容的多样化、传播途径的圈群化、传播的高速性[2]。媒介的主体从以前的官方化、集群化演变为平民化、个体化,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借助自己拥有的媒介表达渠道和平台;媒介表达的内容也从整齐划一的宏大叙事为主逐步走向兼容个体自我生活世界的描述;传播的途径、形式和对象更趋多元化,传播媒介可以自主选择,表达形式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等,传播的对象既可以是定向对象也可以是群体对象。自媒体的自由表达和积极互动,极大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前的单方面被动信息接受变为了主动参与和发布,社会个体随时可以向他人传递自己的观点和声音。

2.青少年学生使用自媒体情况

对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活跃、充满好奇的青少年而言,自媒体独有的开放性、平民性和及时性等媒介特质无疑对他们而言具有极强的诱惑力,所以自媒体一经问世,广大的青少年迅速成为了第一批忠实、活跃的用户,并且积极通过这些媒介去展示和表达自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发布的2014年《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在人数规模方面,青少年网民达到了2.77亿,占全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79.6%,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31.7个百分点;在媒介选择方面,手机上网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人数为2.43亿人,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87.6%;在自媒体发布信息意愿方面,64.3%的青少年愿意在网上分享,49.2%的愿意在网上发表评论;在对待网络信息态度方面,58.4%的青少年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60.1%的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54.6%的认为我国网络环境安全[3]。

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使用自媒体人数规模庞大,已成为这一群体的绝大多数;青少年乐意通过自媒体分享和表达,而且意愿程度远远超过整个网民群体的意愿;青少年对网络的信任和依赖非常高,年龄层次越低这种信任和依赖越严重。但是,由于年龄、阅历和学时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和确立,看待事情的观点和态度尚未成熟,在自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引导并导致偏差,这些都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二、教师权威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消解危机

1.青少年学生自媒体使用中的亚文化表现

(1)“晒”文化

“晒”文化是自媒体时代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文化表现。所谓的“晒”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中介自愿传达关于自身信息、充分释放‘自我表露本能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行为,即个体将自己的价值观、态度、爱好、需要、焦虑、欲望、性情等私人事件告知别人,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4]青少年学生更是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晒”。这种“晒”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喜悦、烦恼、愤怒等多种情绪的表达渠道,更是一种自我展示和认同的心理活动,在“晒”中发现自我和呈现自我。

(2)语言暴力

自媒体的开放性让所有人都可以对某一事件或者问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观点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往往就会引起激烈的争论。青少年学生如果在学业方面遇到挫折、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往往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自媒体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吐槽”平台,在这里不需要顾忌太多别人的感受,只有自我情绪的宣泄,对人和事的抱怨、谩骂等语言攻击就在这个环境下发生。

(3)非主流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脱离了学校、老师和家长外在的管制,暂时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青少年学生希望有一个更加放松、快乐的氛围。各种商业媒体也在积极迎合他们的需求,于是各种充满非主流文化色彩的幽默搞怪、“恶搞”、段子等纷至沓来,青少年学生也在“乐此不疲地回应着这些新媒体的产物,消极抵抗着主流文化”[5]。

2.自媒体对教师权威的消解

无论是作为教育教学的固有要义,还是作为优良传统文化,尊师重教都是一个重要前提要求,教师权威的正当性毋庸置疑。所谓的教师权威,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力。但是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变化,对教师权威的解读也应不断地发展更新。教师权威的影响力源于“制度规范、专业知识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教师权威也相对体现为制度性权威、知识权威和个人权威[6]。

但是,自媒体本身所有的个体化、自主性特质从先天上就潜存了反权威的基因。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形态和疆域,在价值观、知识获取、话语权等方面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建立在制度规范、专业知识和个人品质上的传统教师权威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层面产生了消解作用。

(1)多元价值观的出现

自媒体让青少年学生的视野从学校拓宽到网络环境下的全社会,多元化的观点在自媒体平台上轮番上场,“青少年可以在诸多信息的海洋中发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呈现方式,面对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为一体的价值观多元化信息库”[7]。在开放多元的价值观碰撞中,青少年的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多样性的选择,公民意识和平等民主等概念开始植入,教师地位带来的制度权威受到挑战。

(2)知识获取途径的拓宽

在自媒体出现以前,教师在知识领域有绝对优势,一般都是以一种知识权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自媒体出现后,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青少年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新知识的现象开始出现,“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成为了可能,习惯传统教育中的标准答案的学生开始产生疑虑,教师教学中的知识权威受到质疑[8]。

(3)师生话语权的转移

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有了更宽的知识获得途径后,青少年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自信,自媒体平台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叙事方式去表达,这种话语权的转移对教师的个人权威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三、自媒体语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构策略

自媒体的出现虽然对传统教师权威形成冲击与消解,但由自媒体产生的价值观偏差、知识碎片化以及行为习惯问题等负面因素,反而更需要通过教师去加强教育和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师权威重新进行认识和理解。教师权威得以存在的基石包括制度规范、专业知识、个人品质等都应有新的发展和变化,必须要对新形势新变化做出应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到重新构建,从外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调整和改进,重新树立起富有张力的教师权威[9]。

1.加强价值引领,推行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面对自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青少年学生缺乏相应辨知能力,导致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失范和行为习惯的“离经叛道”,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开始凸显。所谓媒体素养是指“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包括获得、分析、交流、批判、创造等,是运用多种理论方法对媒体内容、形式、策略等进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社会的、性别种族等的综合批判能力”[10]。加强青少年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就是要协同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力量,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增强他们对自媒体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批判地解读媒体内容,在发布内容信息时要严以自律、遵从社会公德、规范自媒体使用行为、纠正自媒体过度使用等问题,从自媒体使用者即青少年学生本身来着手进行教育引導。

2.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知识性质的变化,教师权威不再由教师与知识的关系来决定,而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决定。”[11]教师权威建立的前提是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意味着教师必须真正放下身段,当教师将自己真正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时,则必然能够拉近师生距离。二是要理解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教师既要一视同仁的关爱学生,又要因材施教的教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三是要积极引导及时纠偏。面对学生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耐心纠正,不能够因事务繁忙等理由而对学生放任自流放松管理。四是要加强赏识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其学业成就、行为习惯等闪光点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刺激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3.强化专业发展,拓展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和支撑,也是教师知识权威得以构建的基础。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单有过硬的专业思想和学科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要拓展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一是要能够准确对待和掌握自媒体运用技术。教师要能够迅速适应和学习掌握这些自媒体技术,既能够借此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也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二是要能够积极发掘利用自媒体中的潜在课程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将自媒体中的素材作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术生活世界中的鲜活案例,则必然吸引学生兴趣。三是要塑造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的专属标签,无论是理智、激情、幽默或者其他类型,都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的集中体现,鲜明、成熟的教学风格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4.锻造人格魅力,树立新的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行的综合体现,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吸引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示范、激励和熏陶的作用。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个人特质、学识修养、职业操守等各个方面素养的提升,更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措施去树立起全新的教师职业形象:一是要积极关注。要透过学生自媒体等各种渠道表达出来的内容,关注当下学生所热衷的人物、事件及其潜在的观点,关注他们成长变化的话题,找准师生对话的话题和突破口。二是要学会倾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中教师的“布道者”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表达机会,让学生在感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三是要保持微笑。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够带给学生温暖和勇气,增强教师引力磁场。

教师权威的产生应遵从其内在形成逻辑,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基础之上,通过卓越的教学树立新的教师职业形象,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业,在内心生发出对教师的尊重与爱戴,从而树立起师生彼此认同的教师权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和水平。

————————

参考文献

[1] 白云怡,李天阳.“规范与前瞻:新规让自媒体面临生死存亡?”.环球时报[N],2016年3月2日,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3/8634461.html.

[2] 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R].2015.

[4] 闫方洁.自媒体语境下的“晒文化”与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新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6).

[5] 刘怀光,乔丽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J].吉首大学学报,2010(1).

[6] 何芳.教师权威消解解的历史透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7] 崔雪莲.微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8]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9] 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 曾翔.媒体素养的理论内涵、核心观念及其跨学科性[J].北方论丛,2010(4)

[11] 杨晓.后现代教育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2004(5).

[作者:袁春平(1977-),男,四川西充人,四川旅游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自媒体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