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孩子们人生启航的灯塔

2017-03-18陈宇

活力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

陈宇

[关键词]教育目的;人格激励;唤醒方法

从教二十余年,我感觉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轻轻地走近孩子,悄悄拨动孩子的心弦,挖掘和彰显每个孩子的潜能。教育应充满诗意,用宽容、刚健的人文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打造一个领孩子怀念的少年时光。

我的学生张起志是我现任班级五年四班的班长、学校副大队长。在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我班的这个小男生有着一双机灵的小眼睛,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我讲入学的要求,从他认真的表情中,我看到他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我认定这是个极有潜力的孩子。那时孩子们都很小,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能力,我有意识地让孩子们轮流帮我做一些事情,轮到张起志帮我做事时,我发现这孩子做事有条理,会分析。慢慢地我让他当学习委员,等到四年级时他竞选上了班长。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再好的孩子也有犯错的时候,教育是行为的艺术,老师必须具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也要有容忍一切的胸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也要给学生的错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就像给错误打个“活结”,让犯错误的孩子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这样小错误没有了,就不会发生影响班级集体利益的大错。有一次我把班里爱调皮的汲明宇调到和张起志同桌,想让张起志帮助汲明宇改改自由散漫的毛病。可没多长时间就发生了一件让我很生气的事。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下课汲明宇来告状说他新买的“呆呆”笔不见了,由于汲明宇平时是个爱丢三落四的学生,我就让坐在他周围的同学都帮他找一找,同学们找过后都说没有、没看见,這时汲明宇对我说早自习时张起志曾经借用过他的那支笔,我问起志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早就还给汲明宇了。可我从他的表情里看到了一丝迟疑。正好这时到了上间操的时间了,等同学们都走出了教室,我来到了他们这张桌前,看了看汲明宇有些凌乱的书桌,心想这支笔就是在他这可能都得找一会。我顺手推了推起志的书包,看到一支笔安静地躺在书桌堂最深处的一个角落里。我顿时明白了一切。

孩子们上间操回来了,我把起志叫到我面前小声问他看到汲明宇的笔了吗?我的意思很简单,想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可张起志迟迟疑疑地回答说:“没看见。”我强压着往上窜的火气,把那支笔拿了出来。只见起志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我把他叫到了门外,毕竟他是历任的班干,这么多年来都是同学们的表率,我不能用“偷”这个字眼来定义我的学生,我要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在办公室里他哭了,对我说:“我就想让汲明宇着急。早自习前汲明宇对我说,张起志你看我买了一支和你一样的‘呆呆笔,借给你用吧,我就用了。汲明宇随手拿起了我的那支旧笔说:这支笔如何如何不好,这么破了你还用,说完向后一甩就给扔了,过道那侧的李银泽给我拾起来,刚递到我手里就又被汲明宇一把夺过去扔了。我那支笔是我上学时爷爷送给我的,我很珍惜,用得很旧了也一直在用。因此我非常生气,在下课的时候就把汲明宇的笔藏起来了。我就想看到他着急的样子”。我问他:“那你知道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什么行为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做失去道德准则的事”。过了一会,他看着我呵护的目光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一会我回去向汲明宇赔礼道歉。以后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这件事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处理完毕,没有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任何阴影,后来汲明宇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向起志道了歉。看着两个孩子又在一起高兴地玩着,互相帮助着,我好像比他们俩都开心。

我用平等、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世界,让孩子理解老师不仅有严厉的要求,严格的管理,更有对他的关心、爱护与包容。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现在起志不仅是班长,还担任学校的副大队长、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等,几年来通过挖掘他的潜能。这个小伙子由一棵幼苗逐渐地成长起来,俨然成为一名全面的学生。不但能协助我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就连学校大队部的很多事情他都能处理得很好。

这时我又开始担心他的职务多了难免会出现浮躁、耽误学习等情况,因此我平时经常向起志提出一些问题让他思考。比如:今天我尽力了吗?尽了多少力?今天我思考和掌握了多少东西?又有哪些知识我没有弄明白?该怎么处理?明天我准备做什么?怎么安排?此外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让孩子写一篇反思,了解一下他的思想动向。这既提高了他的总结能力,又锻炼了写作能力。一棵小树正在茁壮地成长。

二十年的粉笔人生,让我深思,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愿做孩子们人生启航的灯塔,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程,挖掘和彰显孩子的潜能。我希望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奋进中播种希望,在自信中展望未来,在拼搏中积淀人生,在努力中超越自己。

(编辑/刘佳)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观的生成与实践
教育塑造美好生活
西方场馆教育目的的历史嬗变与时代诉求
高中“未删减”教学研究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浅析幼儿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中日英语教育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