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分析
2017-03-18何晓艺
何晓艺
[摘要]本文从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功能两极化入手,分析了新闻报道舆论导向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路径。进而指出,新闻报道只有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才能把握好报道大局,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功能分析
成功的新闻报道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并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引导社会舆论.但是由于这种引导存在着正反两个方向,对社会的发展也就起着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而也有一些新闻报道由于自身新闻价值含量低,而不能起到舆论引导的功能。或是只能引起社会讨论却达不到引导大众思想及行为的效果。
一、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存在两极化
新闻报道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受众如何思考,但是对于社会大众的思想及行动都具有迅速与广泛的引导,当新闻媒介集中力量报道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时,这一类问题与事件就会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于是新闻媒介就利用其自身的导向优势,通过选择,或是忽略一些社会问题的方式来影响或是制造舆论。舆论导向正确,新闻媒体就能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新闻舆论导向错误就会产生消极乃至反作用阻碍思想进步,甚至是政权稳定。
二、新闻报道在舆论导向上存在的问题
1.表现庸俗乏味。很多新闻报道都喜欢跟风炒作,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对当事人造成困惑,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
2.内容浅显表面。新华社曾组织课题组对“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68%的人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人认为是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39%的人认为是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可见当前不少新闻报道存在表面化的倾向,大篇幅地进行宣传,却不能指出其报道的意义。对社会大众没有产生效果的正确舆论导向也不能堪称是好的新闻报道。
3.新闻形式单一。
三、优秀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
1.注重选题把握亮点。根据新闻的特性,选题要有一定的依据。首先,新闻选题要有实效角度。要新颖,不能将“时过境迁”的事件或问题拿过来报道,要反映当下热点,要反应受众需求,才能引导社会舆论,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新闻进行报道。要激浊扬清,不要随波逐流,要充分发挥记者的职业敏感,善于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报道给社会大众,从而激起社会的反响,引导受众参考借鉴,从而提高新闻报道自身价值。第三,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新闻记者要从社会大众的不同需求角度出发,拉近新闻报道与百姓生活的距离。
2.深入调查全面报道。由于新闻在社会中起到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因此,首先要保证舆论报道的真实可靠性。事件的真相是最有说服力的,媒体绝对不能听风就是雨。没有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就开始进行新闻报道,这既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藐视,而且现象具有表面性、肤浅性甚至带有欺骗性,不对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追究,新闻事件的本质就会被隐藏。只有深度调查报道才能使新闻报道真实可靠,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记者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兼顾主次,对具有主导作用的、有新闻价值的、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报道,让新闻事实更加明显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消息《全国药交会开幕式成了“闭幕式”》就是一篇不拘于现象的新闻报道,记者在全国药交会开幕式当天去现场采访,本以为开幕式应该是座无虚席的场面,但实际会场上的来宾稀稀落落,记者凭借职业的新闻敏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到原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使全国药品供应交流会的代表没有按部就班地等待大会的日程安排,而是打出提前量。抢先做起生意。在大会召开前,参展代表就早已召开过20多场“會前订货会”。到大会开幕时已经成功交易达10亿元,文中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大主题,参与竞争,就要懂得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3.把握方向反映问题。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必须要把握好报道方向。坚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大方向,报道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问题。反映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会因为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新闻报道及时地去警戒和谴责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引导人民保护和追寻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事物。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只有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才能把握好报道大局,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报道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深入发掘新闻的理性力量,提升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必须要坚持新闻报道原则,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坚定新闻报道立场,提升新闻报道价值,积极探索新途径,增强新闻舆论影响力。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