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研究
2017-03-16高占义
李 娜 高占义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心血管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研究
李 娜 高占义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心血管科 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探讨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内在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246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246例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123例)和访视组(123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访视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护理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访视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介入手术;术前访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焦虑症状的评分;满意度
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心脏病的常用方法[1]。但是,临床调查发现,进行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因治疗费用高和不了解该手术的实施方法,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和对治疗的依从性[2]。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近期内在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246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手术的246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246例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123例)和访视组(123例)。对照组的123例患者中有男74例,女49例,其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3.0)岁。本组患者中有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01例,有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9例,有进行心脏外周血管介入术的患者7例,有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6例。本组患者中有学历为大专以上的患者21例,有学历为高中的患者35例,有学历为初中以下的患者67例。访视组的123例患者中有男78例,女45例,其年龄在36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3.5)岁。本组患者中有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00例,有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1例,有进行心脏外周血管介入术的患者6例,有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6例。本组患者中有学历为大专以上的患者18例,有学历为高中的患者32例,有学历为初中以下的患者73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手术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在这两组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和饮食指导等。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访视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进行术前访视的具体方法如下:1)在进行手术的前1d,安排专业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到患者的病房进行病历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患者的病史及其进行术前检查的结果。2)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情况。患者若出现焦虑、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4],以缓解其负面情绪。3)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实施介入手术的方法[5],并告知其术前需要准备的物品和术中的配合要点,以便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在进行手术前1d的晚上,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并告知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5)在进行手术当天的早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并告知其取下身体上的所有饰物,例如手表、项链、耳环和假牙等。同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和憋气方法,并重点向其强调手术的安全性,以消除其心中的疑虑。6)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械和材料[6],并告知其每项操作的作用和费用,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以降低日后因手术费用而产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提高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护理人员将术前访视的过程和结果如实填入术前访视记录表,并将术前访视记录表交给手术医师。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其中,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焦虑的症状越严重[7]。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越高,说明其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越高[8]。应用我院自制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这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评分≥60分,说明该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评分<60分,说明该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的年龄、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的对比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57.35±2.64)分,访视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平均为(41.24±2.87)分。访视组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评分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平均为(80.32±5.31)分,访视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平均为(94.53±8.74)分。访视组患者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纠纷发生率的对比 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了纠纷,其手术纠纷的发生率为12.2%(15/123)。访视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了纠纷,其手术纠纷的发生率为3.3%(4/123)。访视组患者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痉挛,有5例患者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有7例患者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有3例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穿孔。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1%(21/123)。访视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痉挛,有3例患者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有3例患者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穿孔。访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1%(10/123)。访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对比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的患者有65例,为不满意的患者有5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52.8%(65/123)。访视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满意的患者有92例,为不满意的患者有31例。访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4.8%(92/123)。访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术前访视的访视组患者其焦虑症状的评分、术中配合程度的评分、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一研究结果与孙亚安[9]、王玲[10]和付延会[11]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接受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侯桂华,辜小芳,等.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安全护理2012,1:99.
[2]王金辉.术前访视宣教方法的改进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J].当代医学,2013,13:126-127.
[3]白墨青.不同的知情同意告知方式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
[4]张海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3.
[5]殷向杰.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4.
[6]魏革,林华.术前护理访视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87-288.
[7]侯桂华,辜小芳,等.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安全护理2012,1:99.
[8]田继红,张亚丽,王薇,等.手术前后访视患者的实践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3,16(1):24.
[9]孙亚安,宋义英,陈以红,等.胸外科患者术前探访需求的调查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24.
[10]王玲,陈慧丽.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展望[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47-48.
[11]付延会.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和术后转运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
R473
B
2095-7629-(2017)1-0161-02
李娜,女,1980年出生,河北沧州人,本科学历,现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及介入治疗的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