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促进课队结合

2017-03-16上海市普陀区少先队教研员

少先队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 上海市普陀区少先队教研员 朱 卿

课题研究

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促进课队结合

□ 上海市普陀区少先队教研员 朱 卿

“玩”是少先队员们的天性,队员们乐意玩、喜欢玩,少年儿童的生活以玩为主。在学校中,体育这门学科就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与体育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能尽情地“玩”,体验着体育教学的乐趣。“玩”是快乐体育的源泉,如何很好地将“教”与“玩”、“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在体育教学中促进课队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玩;快乐体育;课队结合

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要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应当有健全的体魄。少先队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运动,参加学校的大课间运动,锻炼好身体,拥有阳光心态,将来报效祖国。然而在学校中,体育这门学科本身便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与体育活动中,少先队员们能尽情地玩,体验着体育教学的乐趣;同样,如果很好地将“教”与“玩”、“学”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在体育教学中促进课队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 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少先队组织为孩子们的“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玩是队员们的天性,队员们乐意玩、喜欢玩,少先队员的生活以玩为主,我们不能过早地抹杀少年儿童的玩,让他们投入紧张学习的状态。而是应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优势,将少先队员们组织起来有序地玩、有效地玩,玩出新意、玩出品质。陈鹤琴先生曾指出:“玩”对孩子有四点好处:(1)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2)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3)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4)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培养儿童做人的高尚品质,合作、诚实、勇敢等品质,也可以在“玩”中学到。

2.体育教学中注重课队结合的依据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是由队员的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少先队员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在小学时期的队员,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从队员的情趣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队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少先队员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少先队员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儿童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先队员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少先队员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阶段队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相对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光强调“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和游戏来启发队员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少先队员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队员智力、发展队员个性、增强队员体质和培养队员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队员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队员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而“玩”则可以促进队员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队员的潜能,发展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3.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课队结合的价值

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科课程建设”与“少先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队员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及在情趣上的共鸣,大大增强了队员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少先队活动,吸引了队员积极参与,使队员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而且在课堂中融入少先队元素,还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队员独立自主的权利,使队员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及体能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队员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队员在寓教于“玩”的体育课堂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队员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也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队员智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二、 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的基本特征

1.满足少先队员的成长需求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宣布了课的内容之后,队员都在下面小声地说“让我们自己玩吧”,因为通常课上都会安排一系列技术练习,队员的发挥空间甚少,队员会觉得无聊。有些队员认为他们在这种体育课上根本享受不到体育的快乐,只有自由活动的时候才感到兴致盎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面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将少先队组织的工作宗旨引入体育教学中,即一切从少先队员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出发。由于少先队员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新时期的少年儿童自主性与创造性明显增强,他们不喜欢单一、传统和拘束的组织和活动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少先队员为导向,建立一些符合新时期少年儿童需求和兴趣的少先队活动机制与模式,打破以往单一的组织形式,不断适应少先队员的发展与需求。

2.实施导、学双向互动

课队结合的体育教学决不是“队员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的教学,从方法论角度讲,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善教,队员乐学、善学,使全体队员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获得“发现”或

“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倡导的是快乐体育,队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

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为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队员的兴趣,使队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因而体验到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也是对传统的、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因此快乐体育的思想现已被广泛应用到体育课堂中,队员抱着开朗的心境,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各种体育技术,完成各项运动动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快乐进入体育课堂同样也是每个体育工作者工作的信条。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能让队员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3.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

注重队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恰恰正是充分发挥少先队员本体的内因作用,从而激发和维持队员学习活动的兴趣。从人的发展来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队员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队员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队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将少先队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体育教学是双向多变、复杂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堂看作是少先队活动的阵地,一改高高在上的教师形象,将自己当作队员们的辅导员甚至是“玩伴”,通过“玩”的途径同队员们亲密接触,用自己良好的品性、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和影响队员。队员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辅导员的适时引导,自主建立其学习的目的、态度、动机,然后有组织地落实各项教学活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快乐体育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队员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课堂中介入少先队活动机制更能有效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5.追求队员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儿童、少年都是成人化的;成人化的动作、成人化的理论、成人化的思想。而快乐体育的课堂将儿童的“玩”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使队员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的过程又促进队员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队员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承,在增强队员体质的基础上,促进队员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6.促进课堂教学和少先队组织的良性互动

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队员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正因如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更应发挥少先队小队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这种活动模式独立性强,活动范围小,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而且在小队活动中,每个队员有充分发表意见及参与的机会,容易调动队员的积极性,通过小队活动,还可以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培养少先队员的自治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集体中健康成长,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因此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模式和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产生互动,相辅相成,不断地创生队员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队员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课队结合中的体育课堂更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的课堂。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还要育心。快乐体育可以培养队员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同时也能够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三、 以“玩”为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的操作策略

在课队结合的体育教学中引导儿童“玩”出水平,“玩”出名堂。“玩”伴随着儿童成长,玩中有乐趣,玩中也有学问。在课队结合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玩”的手段,将“教、玩、学”相融合。

1.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的基本方法

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队员分成若干个小队以体育游戏或少先队小队活动的形式开展。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以各雏鹰小队为单位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课中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少先队仪式教育内容,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队员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学队列课时,可在课中放一段队列检阅的乐曲,让少先队小干部组织队员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开展队列行进演练。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队员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同伴合作。就是在教授某项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队员自主结合成小队,讨论设计体育活动项目,然后在队长带领下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内外联系。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队员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队员在校外的“玩”按照校内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活动,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2.体育教学中实施课队结合的原则要求

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队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更要明确为少先队员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少先队员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出发,我们在教学中要时时以少先队员为导向,不断树立为少先队员服务的意识。

“玩”中整合。“玩”是一种载体,通常有两种,一种就是无目的的玩,一种便是有目的的玩,两者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体育教学中要实现课队结合,就是把少先队组织形态下的“玩”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组织“玩”的过程中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真正目的。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队员一步步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利用少先队组织的形态,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

活而不乱。“玩”是助“教” 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课队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按照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3.体育教学中“课”与“队”关系的处理

体育课坚持“健康第一”思想,让队员更健康地玩与学;体育教学与“玩”不能违背科学规律,因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少先队组织的形态和丰富的活动,能让队员更高效地学与玩;但教师仍然要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念、把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创设新颖的教学设计赋予学习活动以生命力,将队员的学与玩融合其中,以玩引学,以学导玩,玩学互动。这样,队员学得积极,玩得才会愉快。

留出一点活动时间,让队员学后有玩的机会;以队员发展为中心,重视队员的主动参与、探究、交流与合作。队员学习一个新内容后,需要去体验所学,实践所学,才有可能做到学以致用,“玩”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提高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队员实现可持续的学与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应引导队员主动对学与玩的内容、手段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使之适应自身身心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的学的创新、玩的创新,实现学与玩的可持续发展。

4.巧用“玩”的评价,促进课队结合

刚才提到“玩”是助“教” 的一种手段,按照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是让每个队员都能体会到学与玩的乐趣;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对于队员学与玩的正确评价,使队员在成功中品味欢乐,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追求和爱好。因此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能客观、真实、准确地评价队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的放矢。而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无疑成为快乐体育课堂中最适合的评价手段。如三年级体育队列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枚自锻自强章。因为考虑到这个时期的孩子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被激发,虽已具备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行为能力,但意志还很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会产生动摇。因此,我们提出了队列演练活动中通过争章这一途径来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又如五年级“攀与爬”教学课中所设的雄鹰章、二年级的跳绳课中所设的好朋友章……

我们探索着雏鹰奖章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机衔接点,并且积极探索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各种不同形式的雏鹰争章活动,同时不断扩大参与面,使家长和志愿辅导员队伍都可以成为孩子体验活动的客观评价者,真正使雏鹰奖章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评价手段。

“玩”是快乐体育的源泉,“玩”是体育教学中促进课队结合的有利手段,将儿童的“玩”融入快乐体育中,它会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地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并且快乐地去参加实际上艰苦、枯燥的体育锻炼。因为快乐是相对的,喜欢的一定是快乐的。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