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则思,思则创

2017-03-16徐灿

教师·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

徐灿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依据孩子们的心理规律,把握孩子们年龄发展特点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无章可循的,而是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意识。即通过培养自觉观察生活的意识、自觉发现问题的意识、自觉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觉意识;创造性思维

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裴斯泰洛齐先生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而培养思维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科学的学习就是探究与思维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渗透与培养。众多科学组织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幼儿与小学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提出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问题、分析、假设、方案、验证。心理学专家华莱士提出这一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四个阶段。据此,笔者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及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实践经验认为,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入手,循序渐进,相机引导,以期积小成大。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较过去有着质的提升,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大观,小到生活微观,涵盖面非常广。并且依据孩子成长的年龄特点编排课程内容,能有效提高孩子基础科学的常识。

一、自觉地留心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

“万物相通,万象归宗”,世间万物万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必定与其他事物有着内在的联系。创造性思维有时就是在探索事物间的联系,就如同乔布斯所说的“创新就是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当你问有创意的人是如何创新的,他们可能会感到一丝负罪感,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创造什么。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联系”。

所有的发现、发明都来源于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来源于人们对万事万物“联系”的探寻。如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现象的自觉意识呢?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结合课程多与孩子们交流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发孩子内在自觉的“留心”,养成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习惯”。如教学“杠杆的科学”前,与孩子们聊聊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用较小的力搞定大重量的物体,引发记忆搜索与思考;教学“拱形的力量”时,和孩子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物里有拱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师要切合时机地多和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自由地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疑惑”与“发现”,特别是引导孩子来思考他们看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有个孩子提出“洗衣机为什么靠旋转就能将衣服洗干净?”这就是在激发学生们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们从洗衣机滚筒的旋转联系到水流的旋转;再联系到衣物自身与相互间的摩擦;进而再延伸到猜测第一个发明洗衣机的人很可能只是在洗衣盆里旋转着衣物,而发现旋转能将衣服“洗”干净。最后有个小女生怯怯地自言自语道“我用脸盆洗衣服时也常这样玩,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大家突然沉寂……别小看这一点时间,一个孩子的问题往往会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与响应。在这思维火花激烈喷发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大脑成长,而且能逐步让孩子们形成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习惯,这个习惯不仅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能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注意观察生活现象并探寻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而能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才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内核”。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的方向;没有方向,何谈创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

因此,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务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意识。

如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有两种目的:①因思维碰撞而实验。在实验前巧妙设置悬念,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与猜测,进而激发孩子们激烈的思想碰撞,最终促使孩子们因发自内心的需要而去寻求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②因实验而思维碰撞。通过有趣的实验,诱发孩子们对实验现象的好奇,从而激发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去探索原因,从而获得新知。以上两种实验教学模式完全相反,但有著最重要的共同点:都必须以引发孩子们的思维碰撞为前提,引导孩子提出“问题”,以激发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探索需要为核心。只有这样,实验才有价值,实验才有意义。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让课程内容占据课堂中的每一秒。适当有规律地腾出一点时间结合课程内容多和孩子们交流创新的事例、生活的不便、个人的需要等。如由于洗衣服的辛苦而发明了洗衣机;因食物保存的不便而发明了冰箱;因户外喝热水的需要而发明了保温杯;等等。

三、自觉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注意观察生活现象,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可能,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思考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是为后人创新提供基础的。如果每个人只懂得按部就班,只知道循规蹈矩,我们此时仍在树上摘着野果,吃着树叶。而人类社会能发展到当今这“呼风唤雨”的阶段,正是因为有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发现问题,更懂得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会生存》也把教育的任务表述为“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而这里的“真实生活中的需要”就是解决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强有力的支撑。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各科教师都应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融入这一教育目标;家长们也应在生活的各个细节培养孩子的这一习惯。在科学课堂上,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或发现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握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共同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协助学生,一起动手解决问题。

如在一节实验课上,一位学生对螺旋桨旋转时为何能产生风动能感到十分好奇。这个孩子的疑问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同学的兴趣,我马上组织全班学生,并郑重地将这个问题先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而分组交流讨论,再小组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中,每个孩子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成长。当然,这个问题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于是在课堂讨论交流完后,我不急于解释,而是布置孩子们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与了解关于螺旋桨的资料。在第二节课分组交流后,再由孩子们当小老师向全班解释说明,孩子们从电风扇谈到飞机、从风车联系到风力发电、从吸尘器说到轮船螺旋桨……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带着发自内心的探索动力去查找、收集与分析资料,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成长可想而知。最后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利用身边的材料去试着制作一个螺旋桨……看着孩子们兴奋而迅速地成长,我笑了!

创造性思维指向于问题的独创性的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发散性、深刻性都获得了培养。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曾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和学生思维的激发者。只有培养学生的观察自觉、问题自觉、问题解决自觉,学生们才能受到创造性思维力量的冲击与震撼,并享受创造性思维努力带来的成果与乐趣。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