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3-16邓辰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小儿

邓辰红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癫痫治疗中联合应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小儿癫痫患儿, 随机将其分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和联合组(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 各40例, 对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托吡酯组(72.5%)和丙戊酸钠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托吡酯组(27.5%)和丙戊酸钠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患儿具有显著的疗效, 且患儿未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托吡酯;丙戊酸钠;癫痫;小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65

作为小儿疾病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性疾病, 癫痫会增加患儿的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 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身心健康, 所以重视其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1-5]。临床治疗中, 多采用药物治疗, 而托吡酯、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等均为常用药物, 但效果不甚理想。当前, 单药治疗是我国在小儿癫痫治疗方面的主要措施, 很少采用联合治疗, 为了对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展开深入研究, 本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与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发作分类标准和1989年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标准相符。随机将其分为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和联合组(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 各40例。托吡酯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9.0±1.5)岁, 平均病程(10.3±3.5)个月;丙戊酸钠组中男1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6.7±2.4)岁, 平均病程(10.5±2.8)个月;联合组中男2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0±2.4)岁, 平均病程(10.4±2.5)个月。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本次治疗中三组患儿的具体用药情况如下:托吡酯组只服用一种药物即托吡酯, 初始剂量为0.5~1.0 mg/(kg·d), 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4~8 mg/(kg·d), 2次/d;丙戊酸钠组也只服用丙戊酸钠一种药物, 初始剂量为10~15 mg/(kg·d), 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20~40 mg/(kg·d), 3次/d;联合组(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的使用量与单组用药的剂量相同。三组药物治疗的的疗程均为3~6个月, 治疗前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6]:若患儿的癫痫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发作则为控制;若患儿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减少量>75%则为显效;若患儿的发作频率减少, 减少量>50%且<75%则为有效;若患儿的发作频率并未明显减少, 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托吡酯组中控制20例, 显效5例, 有效4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丙戊酸鈉组中控制18例, 显效6例, 有效8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组中控制30例, 显效4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本次患儿主要出现感觉异常、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变化和嗜睡等不良反应。托吡酯组中感觉异常3例, 胃肠道反应3例, 体质量变化2例, 嗜睡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丙戊酸钠组中感觉异常2例, 胃肠道反应4例, 体质量变化3例, 嗜睡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联合组中感觉异常1例, 胃肠道反应2例, 嗜睡1例, 未有体质量变化患儿,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小儿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系统性疾病, 小儿癫痫主要有意识障碍、肌肉抽搐的反复发作等临床症状, 不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也使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加重, 因而急需寻找更加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治疗癫痫患儿, 以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让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相对减轻[2, 7-11]。

作为目前一种较为新型的广谱抗癫痫类药物, 托吡酯的作用主要通过多重机制发挥出来, 有助于治疗难治愈性小儿癫痫[3, 12-16]。丙戊酸钠也是广谱类抗癫痫类药物中的一种, 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次研究中,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批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的72.5%、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批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的27.5%、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针对癫痫患儿的用药先给予小剂量, 再结合患儿的体质与治疗效果慢慢增加剂量, 到正常剂量就停止, 如此既能够按照患儿的实际情况及时对用药做出调整, 还有助于减少患儿不良反应, 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联合用药相较于单独用药来说, 联合用药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其也充分保证了癫痫患儿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在小儿癫痫的治疗上,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的治疗。同时相较于单独治疗而言, 联合用药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吕稳莲.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3, 32(6):123.

[2] 宋耀华.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6(10):144-146.

[3] 熊光明.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效果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 2014(12):58-59.

[4] 茶志芳.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3, 32(6):129.

[5] 朱亿颖.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观察. 医学新知, 2011, 21(1):69.

[6] 尚凤伟.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4):540-542.

[7] 许美玲, 祁真. 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180例小儿癫痫的疗效分析. 北方药学, 2016, 13(9):84-85.

[8] 张临霞. 100例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15):74-75.

[9] 吴丽娟.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 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19):39-41.

[10] 杨海霞.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5, 5(2):140-141.

[11] 韓福新. 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在小儿癫痫治疗当中的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 2014(3):72.

[12] 刘亚欣.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7):934-935.

[13] 戚拥军, 何平, 国春玲. 小儿癫痫应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6):832-833.

[14] 张惠芬. 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1):137-138.

[15] 张如芳.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中国乡村医药, 2014(10):41-42.

[16] 吴相平.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28):128-129.

[收稿日期:2016-12-15]

猜你喜欢

丙戊酸钠癫痫小儿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小儿难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28例确诊原发小儿癫痫症临床分析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