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探析

2017-03-15王大永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

王大永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本文即从网络政治参与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多方见解,对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功能等进行具体分析,深入挖掘其两面性。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主体;功能辨析

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的普及,为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产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也是新时代潮流发展的成果,它能为民发声,拓宽公民了解国家政策、社会实事、政治参与的渠道,使传统社会权利结构得到极大的震动。借助网络平台,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自由表达看法,交流讨论社会热点,也能够进行情感宣泄、良好社交。从近几年看,互联网的普遍使用激发了我国公民对国家政治、社会事件的强烈关注,推动了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也有着独特的个性,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思想观念。当然,其中不乏有扰乱网络秩序或者恶意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因此,网络政治参与的管理与研究对我国网络秩序的稳定及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本文即针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内容进行辨析,希望为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良好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1 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美国学者亨廷顿对于政治参与的见解主要体现在,认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平民,它与一般的政治职业者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很多专家学者也对此大有赞同,但也有人认为其主体可以是参与政治活动的任何人。总而言之,对于主体的界定,其不同意见多分歧于政治家或者职业者是否在这一行列。主体在哲学意义上是具有自我能动性、认识性、社会历史性等,与此相对的客体,则是实现主体意识指令的承担者。主体与客体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笔者看来,将主客体置于政治参与中则需明确两者的概念,理清关系。首先则是对主体概念的定义,应明确目的,其次应当对政治家、政治职业者以及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目的有针对性分析。综合国内外对政治参与的相关定义以及专家学者所得出的有利成果,根据我国政治现状,对政治参与的相关定义及部分内容总结如下:一,我国的政治参与的实质还是社会普通群众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一种方式。二,职业政治者所进行的一般政治活动,不仅仅只局限在参与这一层面。三,职业政治者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与普通民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是社会群体的集中代表,是在集得社会基层人员的广泛意见征求之后向上级反应来实现政治参与行为。他们所做的不仅是实现个人的利益诉求,也不只是简单的来实现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由此可知,对于政治参与,笔者的观点是普通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就目前来看,进行网络政治参与主要对象集中在知识分子、草根阶层等人员上,他们积极活跃,借助网络平台自由讨论国家政治事务,并进行相关意见建议的提出。他们与职业政治家存在很大差异,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政治管理者与决策者,但大部分却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结果与效果的群体,他们推动着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而相比之下政治职业者由于社会地位与角色的限制,不能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发挥到有益作用。

2 网络政治参与的功能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规律中进行的,是有其两面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同样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从普通民众角度来说,它使社会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途径更加多面化,立体化;增加了普通群众对社会现象及政府决策、执行的监督渠道,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有力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对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政府角度来说,网络政治参与方便了政府与普通民眾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体现民意,加强监督,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的“减压阀”,有效改变某些地区政府搞“一言堂”,政府决策,普通群众却不能提出个人意见的现象。除此之外,网络政治参与也是一个方便政府与普通群众有效沟通、进行舆论调控的平台。另一方面看,“数字化鸿沟”也是网络政治参与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导致更加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普通民众中有草根、知识分子,也有恶意有损社会安定的组织或者机构,因此,素质不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差异使得网络政治参与时常无序、不理性,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利用,使网络成为散布不良信息的平台,“水军”、“网络暴民”就是这样出现的。这不仅使网络舆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恶意炒作,操控舆论来实现个人利益,更严重的甚至会借助部分网民的无知与推动作用,攻击党和政府,破坏社会秩序,最终造成影响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极大消极作用。就如梁彩香所说,非理性甚至是非法的网络政治参在不断扩大。另外,对于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还可以从我国的政治参与机制出发,我国民众的参与能力与相对素质还不够高,机制也不够健全,因而,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还是有一定不可避免的隐患,一旦发生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极大不良影响,而且由此所产生的后续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主体、行为、功能的深入分析,我们了解了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借助互联网来影响公共决策的政治活动,是普通民众自觉或非自觉的政治行为,网络政治参与也将对我国社会产生双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充分行使权利又要理性对待,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强,徐晓林.国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2(05).

[2]王金水,卜安洵.以互联网思维审视政府和市场的新界限[J].国家治理, 2015(28) .

[3]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02).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河北省迁安市 064400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科学分解学习目标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设计与思考
从“意志”的构成要素考察日语的自他动词和意志无意志动词的界定
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及其适用
会计舞弊监管必须用强制手段吗?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新解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