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市区县域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2017-03-14李玉婷朱胜慧
李玉婷+朱胜慧
摘要: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现状、旅游潜力、旅游环境三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县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各区县旅游竞争力作出了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其中渝中区居于首位,从五大功能区来看,都市核心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旅游竞争力较为强劲,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与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相对薄弱,各区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各具优势与不足;根据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可以将重庆市38个区县划分为强旅游竞争力区县、较强旅游竞争力区县、较弱旅游竞争力区县、弱旅游竞争力区县4个等级。
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旅游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17404
1引言
近年来,由于旅游产业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许多地区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业取得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各区域的旅游已处于竞争性增长阶段[1]。国外关于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Shaw和Willianm从表意、组织和感知3个层次对城市旅游吸引力做了初步分析[2]。Kozak和Rimmington提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体系[3]。Porter提出的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指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取决于4个基本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竞争条件和两个辅助要素:政府和机遇[4]。Crouch和Ritchie在波特“钻石”模型基础上专门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模型[5]。国外主要量化方法有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与判别分析、重要业绩分析、尺度分析、回归模型分析、偏离-份额分析等[4]。
相比于国外,国内对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总体上仍旧定性分析较多。定量评价中使用较多的量化方法是层次分析法,较早对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的是万绪才提出的“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6]。苏伟忠等从城市旅游竞争业绩、竞争潜力、环境支持力和综合竞争力4个角度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2]。张争胜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各城市旅游竞争力[7]。章锦河、张婕从空间场效应的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杨新军、闻飞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等,都对不同目的地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4]。
县域是中国最传统的基层单元行政区,通过因子分析对重庆市38个基本行政单元(含区、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正确认识各区县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于提高各区县的旅游竞争力,更好的推进渝东南和渝东北的贫困区县实现旅游扶贫,进而推动重庆市整体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2研究区域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觀。在《福布斯》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旅游城市中,重庆位列全国第3位。由此可见,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更好的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必须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的协调重庆市各区县旅游发展的竞合关系。
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数据来源
文中的数据主要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15年》、重庆市各区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和旅游局官方网站。
3.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因子分析对重庆市38个行政区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以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得分为依据对各区县进行分类并利用Arcgis制图呈现在空间上,从而对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分越高,区县旅游竞争力越强,得分越低,竞争力相对越弱。
4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评价
4.1评价指标体系
区县旅游竞争力不是个体竞争而是群体竞争,是多因子共同影响作用下的竞争力。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8]。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竞争力现状和发展潜力,从而从总体上提升重庆的旅游竞争力。依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区县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和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表1)[9]。 表1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接待总人数(X1)、旅游总收入(X2)、旅游收入占GDP比重(X3)、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X4)旅游潜力竞争力A级景区指数 (X5)、A级景区集聚度(X6)、 旅游资源品味度(X7)、博物馆与纪念馆(X8)、国际旅行社 (X9)、一般旅行社(X10)、星级饭店指数(X1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X12)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人均GDP(X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14)、第三产业增加值 (X15)、固定资产投资额(X16)、卫生机构床位数(X17)公路网密度(X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9)、公共图书馆藏书量(X20)
在表1中,区县旅游现状竞争力,与环境支持竞争力等方面的12个二级指标,及旅游潜力竞争力中的4个二级指标都可通过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各区县统计公报、旅游网站官方统计文件直接或间接获得。X5为A级景区指数,等于5×5A级景区数量+4×4A级景区数量+3×3A级景区数量+2A级景区数量+A级景区数量。X10为A级景区集聚度,该指标体现了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用各区县A级景区数量与其面积的比值来表示。X7为旅游资源品味度,按照如下标准获取分值[2]: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分)、国家自然保护区(5分)、国家森林公园(5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5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3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2分)、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1分)。X11为星级饭店指数,等于5×5星级饭店数量+4×4星级饭店数量+3×3星级饭店数量+2×2星级饭店数量。
4.2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根据因子分析的模型和原理,利用SPSS19.0对38个区县的20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收集的变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样本的KMO检验值为0.736,大于统计学家给定的一般标准,可以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921.979,在自由度为190的条件下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表明统计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4.3重庆市各区县旅游竞争力比较分析
4.3.1旅游现状竞争力比较分析
由表2分析,旅游现状竞争力整体上可由F2和F4解释,在F2上旅游接待总人数(X1)、旅游接待总收入(X2)占有较大载荷,这两个指标代表区县旅游市场竞争力,在F4上旅游收入占CDP比重(X3)、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X4)占有较大载荷,这两个因子都是反映旅游盈力能力,旅游市场竞争力和旅游盈利能力共同构成了旅游现状竞争力。由所得数据资料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都处于前列,其中以渝中区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但从旅游盈利竞争力来看,武隆县得分最高,其次为彭水县、酉阳县、石柱县、南川区。虽然其中很多区县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但旅游业的发展在其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例如武隆县虽然在旅游市场竞争力方面未达到领先地位,但武隆县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得该区县的旅游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
4.3.2旅游潜力竞争力比较分析
由表2分析,旅游潜力竞争力整体上由F1和F3解释,F1得分可以代表区县的旅游组织接待能力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的高低,根据所得数据资料和表2的F2得分状况分析可知,在旅游组织接待能力方面,渝中区、江北区在重庆市各区县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旅行社数量远远多于其它区县,除了这两个区县之外,渝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等主城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也较强,而大渡口区、武隆县、巫山县在F1的得分也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其第三产业产值都在GDP中占较大比重,但这些区县需要提高旅游组织接待能力,才能使得旅游发展潜力充分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发挥旅游对区县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从旅游资源竞争力的角度来看,综合得分前五名的区县是渝中区、北碚区、酉阳县、云阳县、江津区,这些区县都拥有丰富而极具自然特色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景区数量相对多且旅游资源品位度高。其中渝中区是重庆市都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区域内渝中区拥有4A级景区9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4处,其中,拥有全市1/3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18处。北碚区拥有国家4A级景区4个,有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江津区与重庆主城相接,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浪漫旅游城市,其中四面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拥有4A级景区一个。酉阳县有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小桂林”酉水河景区等自然景观,也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龚滩古镇。除此之外,武隆县、綦江区、南川区、大足区分别拥有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这些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但不足之处在于这些区县的已开发景区数量较少,暂未形成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目的地,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特色,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多样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区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4.3.3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比较分析
由表2分析,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整体上由F2、F5、F6解释,其中F2上除了包括旅游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竞争力以外,还包括旅游现状竞争力的市场竞争力因子,故F2的排名是综合体现旅游市场竞争力和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其中环境支持競争力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环境支持力,F5和F6分别集中反映公共图书馆藏书
(2)较强旅游竞争力区县包括南岸区等11个区县,这类区县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在0到0.5之间,多属于都市核心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区位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为发达,未来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将能极大带动整个重庆市旅游发展。
(3)较弱旅游竞争力区县主要有大足县等11个区县,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均在-0.2到0之间,区县旅游综合实力相对较低。这类区县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实力虽然较强,但旅游资源禀赋相对较差且开发利用不高;另一类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县旅游发展环境较差,故旅游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这类区县只要找准旅游发展中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4)弱旅游竞争力区县有垫江县等13个区县,这类区县多处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旅游劣势相对明显突出,受区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明显匮乏等原因的影响,致使其在旅游发展基 础环境及旅游资源潜力上均居末位,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弱,这些区县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应当需求旅游资源特色,寻求邻近区域合作发展,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地区脱贫。
5结论
(1)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其旅游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市内其他区县,综合得分与位于第二位的江北区相差1.09,与位于最后一位的秀山县相差2.33。从五大功能区来看,都市核心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旅游竞争力较为强劲,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与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相对薄弱。
(2) 总体而言,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竞争力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梯度差异,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差异、旅游接待竞争力的差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旅游社会支持力的差异,各区县在这些方面各具不同的优势与不足。
重庆市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化,需要从产生差异化的四个原因着手,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加强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只有各个区县的旅游竞争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才能够最终提高重庆市旅游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闫翠丽,梁留科,刘晓静.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63~67.
[2]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18(3):39~42.
[3]Kozak M,Rimmington M.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Competiitiveness: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9(18):273~283.
[4]史春云.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综述[J].人文地理,2006(3):72~77.
[5]Crouch G I,Ritchie J R B.Tourism,Competitiveness,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37~152.
[6]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3):355~358.
[7]张争胜,周勇章.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3~16.
[8]把多勋,徐金海,杨志国.甘肃省14城市旅游竞争力[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7):194~199.
[9]张河清,何奕霏,田晓辉.广东省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