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人的行为与公共空间的变化探讨

2017-03-14郭超沈守云

绿色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媒介互联网+

郭超+沈守云

摘要:指出了互联网发展已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需求,它在虚拟空间作为新媒介使任何个体之间产生联系成为可能。新媒介削弱了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偶发性需求,但公共空间作为场所本身容纳活动的功能并没有被取代。为满足“互联网+”时代人的行为的离散性和散布性特点以及网络衍生出的亚文化圈子,提出了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将在碰撞中孕育中继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人的行为; 公共空间;媒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0103

1“互联网+”时代背景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生产、生活、思维大变革的时代。区别于以往的信息时代中信息的交流、传递,例如网络论坛、电子公告版等延时性、静态,“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注重与传统产业融合,支持多种终端,强调数据积累,面向使用个体。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海量APP涌入我们的生活。手机地图、打车软件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与习惯;淘宝等购物软件改变了我们的购物习惯,传统商业空间随之变化;微博、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重新定义了我们的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邻里关系、物质空间,总之,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迸发,传统行业的颠覆,使人的行为和公共空间也随之变化。

2人的行为变化

2.1思维习惯的改变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揭示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能促使人的需求不断提高(图1)。互联网发展至今,具备了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能力,同时互联网所体现出的用户思维让用户在互联网体验中彰显了主体地位。

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介,使人的感官得到延伸,随着大众的接受,互联网技术让使用者的思维习惯、信息获取与传播、社交都打上了新媒体的烙印。互联网时代人们用于交流的网络平台是泛在、互联的,互联网为个体提供充分的个性展示、公平竞争的平台,这种民主、平等的互联网思维也影响着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基于这样的思维认知,人们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加强烈,兴趣自主选择性提高,行为的离散性增强,这些行为特点变化再度反馈到互联网,又将互联网产品丰富、细化。

2.2交往形态的演变与重构

在公共交通、通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交往行为严重依赖地缘、血缘关系。没有快速的交通、通讯工具,人们受限于物理空间的阻隔,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范围内只与亲戚、朋友等交往,形成了一种部落、一种熟人社会。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把人在公共空间的活动归纳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1]。在信息匮乏、节奏缓慢的传统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多为必要性活动,这种活动不受时间、场所、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人们信息交换、人際交往依赖熟人圈子。公共必要性活动本身的意义比场所重要,公共空间仅是这种熟人交往形态的载体,并不会催生自发性活动。这种交往形态,也抑制了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行为会被这种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掣肘,即使有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也不会受到关注。参与个体活动多缺乏个性,总会带有集体主义色彩,个体很少出现离散行为。这种场景至今还存在于乡村社会中,一成不变的公共空间、熟悉的人,有特定时间的乡村节日庆典,缺乏偶然性事件,自发性活动少,缺少变化但又安逸舒适。

进入工业社会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得到巨大发展。由于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空间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一种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参与工作、学习、娱乐等目的性活动,这种人口大规模聚集、接触、交流的过程,产生了偶发性活动的可能性。这是城市生活的一种魅力,个体能够突破他熟知的日常活动,寻求新的交往、生活方式。城市的陌生人交往形态中,除了参与目的性活动外,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直接进行的:无论是出于功利,还是出于本能、情感,都存在相互接触的需求,人们的情感、信息等相互交换。这种偶发性的交往邂逅伴随着目的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同时发生。因此,这一时期的公共空间要满足人们的偶发性的需求,公共空间作为场所的意义大于活动,它是活动产生的媒介。而在熟人社会交往模式中,这种偶发性的行为和公共空间媒介的意义不会受到关注,公共空间只承载活动内容本身[2]。

信息时代,互联网可以传递文字、视频、音频,论坛、聊天工具、微博、网络游戏等应用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人们的交往从原来单一的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理论上可以使任何个体产生联系。在实体公共空间中小概率的邂逅、搭讪等偶发性活动可以在互联网社交软件上简单实现,人与人接触的机会成倍增长。导航地图、打车软件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继续增多,汽车视角削弱了传统空间中人与人联系的机会,也加速了公共空间的衰落。新技术、新产品的爆发使偶发性活动在互联网平台中不在稀缺,人们在互联网交往中与现实中的情感、工作、生活紧密相联,交往不再以血缘、地域为纽带,而是形成了共同爱好或共同职业的圈子但跨越地域的圈子。这仿佛又回到了部落化交往那种熟人社会交往形态,但这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社会关系结构示意图备注第一阶段

熟人社会交往受交通制约,依附地缘、血缘形成团体。生活内容一成不变,公共空间仅充当容纳活动的场所,没有偶发性活动需求。团体带有集体主义色彩,压抑个性第二阶段

陌生人社会城市生活缤纷多样,人有突破既有生活模式的需求。公共空间既作为媒介,也作为容纳活动的空间。个体在参与必要性活动的过程中,有几率发生偶发性活动第三阶段

网际熟人社会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理论上可以连接任何个体,实际上通过网络活动将不同地域、没有血缘、个性不同的人细分成亚文化圈子。传统公共空间媒介功能丧失,空间边界模糊

2017年2月绿色科技第3期

郭超,等:“互联网+”时代人的行为与公共空间的变化探讨园林与景观

3“互联网+”时代公共空间展望

3.1空间转型升级

公共空间经历了从传统熟人社会仅提供活动场所的作用到工业时代城市陌生人社会中既提供场所又充当交往展开的媒介,如今“互联网+”时代公共空间又将以相似的状态像传统回归:工作、学习、娱乐、交往,生活中能想到的功能逐步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网络虚拟空间功能日臻完善,逐步代替实体空间。

虚拟空间功能完善,但代替不了人的体验:因此服务性场所空间不会被取代,例如医院和餐馆;依赖简单买卖的传统商业空间被迫转型,提供优质环境的体验式消费受到欢迎[4]。

手机和互联网技术使得城市中公共空间原有的偶发性活动和媒介功能日益衰弱。虽然人们通过加入不同圈子相互交往,但是实体空间作为容纳活动的场所功能并没有消失。人不可能永远沉浸在虚拟空间,互联网时代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需要一种平衡,中继空间因此产生[5]。

3.2中继空间的特点

3.2.1复合型空间

这一时期无论是个人还是圈子,活动都有离散型、散布性的特点,作为容纳活动的场所,其功能也应满足这种随机性。场所的功能细分,室内与室外、地下与地上的边界模糊,不同功能、不同维度的模块有机联系在一起或者多功能、多维度整合在同一空间。

3.2.2新技术应用

“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中继空间结合本时代的科学技术,既丰富公共空间的活动内容,也给科技提供实践的场所。

公共空间内Wifi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作为这个时代基础的服务设施,但另一方面或进一步加剧了人活动的离散性并削弱了场所偶发性活动:在Wifi环境中,人们更专注自己的兴趣。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型空间中的应用,也将改变传统的娱乐、观赏活动。它相对于电影、电视更具有真实感。

虚拟空间发展,实体空间走向衰败。但是,人们对于自然的追求和渴望不会改变。传统的硬质空间无论是尺度上还是功能上,都面临革新。生态技术在新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融合软质和硬质空间,丰富场所形态,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

3.2.3强化SoLoMo社交

SoLoMo的概念是集“基于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空间位置(Local Based Service)、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服务”为一体的即时信息传播[6]。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社交产品基于地点划分用户群体。上文提到,网络社交使实体空间中偶发性行为减少,社会交往结构像传统熟人社会回归。但是这种回归背后的社会架构和文化是不同的。因此中继空间基于SoLoMo的社交,可以从场所中必要性活动引发社交。如本地应用的推广服务和LED的微博墙展示附近热点,可以把人们从熟悉的圈子吸引到新的热点;或根据人们产生的数据深入挖掘,完善产品更好的从线上到线下服务好用户。

4思考与总结

时代发展,中国已步入“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然而在这变革的浪潮中,人们还来不及形成认知和审美。本文从人的需求本质出发,认为互联网能满足人更高的自我需求,互联网导致了人们离散性、散布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又反作用于互联网,使互聯网内容更为丰富。

我们处在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之间,创造力的获得,并不在于站在时代的前端批判过去,而是在追求美感的同时,平衡好过去与未来的关系。实体空间势必会在虚拟空间的打压下,引发偶发性活动的媒介功能逐步丧失,但这并不是对实体空间的否定。它作为场所容纳活动的功能,值得被重新考量。中继空间是这个时代的新产物,它或许是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妥协的产物,也可能是实体空间升级转型的结果。

“互联网+”时代不仅是人的行为、公共空间变化,新技术带来了新的数据环境。智能手机定位数据、软件数据、网站浏览和消费数据等,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处理有利于更好的剖析这个时代人的行为和人的需求。规划设计从以往依赖设计师丰富的经验自上而下变为依附大数据自下而上,避免了传统规划设计中过于主观、静态的特点。在场所设计中,尤其是中继空间中,更应该注重这种人与互联网,人与数据的互动,相应的技术工具应该融入设计中。

在时代的演变与更替中,人的一切活动,人类社会空间的形态都在追随人的需求。随势而动,融入这个时代,学会多维度、多领域的思考,才能适应这个时代不断更新的功能与需求变化。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21.

[2]王新征.空间作为媒介:意义、结构、趋势[J].新建筑,2016(1):10~14.

[3]张冠文.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何凌华,申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市空间的变革与重构[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5]胡玉佳.信息时代社区交往空间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6]董琦.SoLoMo公众参与——大数据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风景园林[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媒介互联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