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13赵文敏

科教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民族

赵文敏

摘 要 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课程地位重视不够、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生源较差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陈旧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正视问题,采取相对应措施积极应对。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地方本科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61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 case study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Ethnic Areas

ZHAO Wenmin

(School of Marxism,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Abstract Local undergraduate institutions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Curriculum" China modern history teaching, courses are lack of attention,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status of students, poor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mode is single old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ace up to the problem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m.

Keywords ethnic area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0 引言

民族地區地方本科院校多为1999年以后升本院校,由于资金的匮乏和教育发展的滞后,其面临着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升,从而导致生源较差、教学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得较为突出。与其它发展趋于成熟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为了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宣传的主渠道作用,有必要对民族地区“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积极进行应对,以促进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巩固民族团结。

1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地位重视不够

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纲要”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纲要”是一门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的课程,同时也是让学生开拓视野的公共基础课程,“纲要”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国史国情并深入把握“四个选择”,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强调政治立场的引导。但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些都无法用量化指标进行准确的考核,历史知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日益被边缘化,加上“纲要”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并非专业课,得不到学生和学校及学生所在分院的重视,导致其开设之后很难看到实际效果。因此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发出一系列的通知,要求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往往到了高校以后,得不到学校的应有关注。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对人文知识的传授,又有政治信仰的培养,其涵盖了历史、政治、伦理学等多门学科。所谓“杂而难精”,众多学科往里一放,导致没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如果说它是历史,但又强调其思想和政治的引导,还涉及其它种种学科,从而使其处于“四不像”的尴尬位置,以致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推进难度比较大。最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不重视,学生所在的分院也出现普遍不重视的情况,他们往往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公共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直接作用,因而对学生的不正确学习态度也听之任之,从而使“纲要”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概言之,“纲要”和其它三门公共课一样,未能得到各方面应有的重视,才导致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民族地区学生相对学习底子比较薄弱,且厌学现象比较普遍,而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史纲”中所讲的内容中学早已经学过,炒冷饭的意义不大,而教材中讲的一大堆道理都是在进行说教,而这些知识似乎自己一看就明白,只要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就好,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门课程上,所以大多数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或是自己的事情上。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不如听历史故事那样有趣,在今天根本就“没用”,因此更不会花心思学习。

1.2 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多为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升本的院校,民族地区地方院校扩招的速度较快,其发展速度往往超越了学校自身实际的承受能力范围,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往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的匮乏。而其物力、财力、人力的投入,有的省份由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划,有的完全交由市(州)政府来进行管理,但不管由那一级部门来管理,其发展都是和当地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其资金来源往往取决于当地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这样,在有限的财政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及领导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往往属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财政状况较差,对于教育投入较少,而教育往往又不是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重点关注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都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学科的发展、专业的建设、设施的完善等方面。这就使得“史纲”等公共课的处境陷入一个资金短缺的困境。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科院校的思政经费投入不低于生均20元,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这样一笔经费,或是将经费另作他用。即使是一些学校有这样一笔经费,但往往控制得很死,一些具体的操作规定往往消磨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往往到了年底,这笔经费也没有开销出去。这样就导致“纲要”课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实践教学往往只能走走形式,不能够深入到课外开展,很多时候都是在寒暑假的时候,任课教师布置一些内容,让学生自行调查,然后交一份所谓的调查报告上来,最后给个成绩了事;在课程建设方面,没有课程资源库,教学过程往往是任课教师一学期一个人重复地对着一个班干瘪瘪地讲下来,期末全校统一考试然后教师批改试卷给个成绩就完成教学任务;教改、科研由于缺乏激励措施,往往取决于老师自身的认识和评职称的需要。同时,由于资金的缺乏,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受制于财政的瓶颈。对于“纲要”来说,实践教学的开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教改、科研活动的开展,都受到了大大的限制。

1.3 学生生源较差,影响教学效果

在“史纲”教学过程中,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往往面对这样一个困境:学生生源较差,录取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为薄弱,加大了理论课教学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扩招后高校准入门槛的降低,从而让一些学习成绩落后,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够进入高校学习,而那些高考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早已经被名校、“211”院校、省属本科院校所录取,剩下的学习成绩教差的学生成为了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生源,尽管有少部分学习成绩较为优秀或是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被调剂到民族地区的地方本科学校,但这远远不能掩盖其生源下降、教学效果下降的严峻现实。另外,由于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就业问题,因此在专业的设置上更偏重应用性、实用性较强的工科、艺术专业,尽量削减文科专业,因而导致学校理工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文科学生比例越来越小,这种重实用技术、轻理论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往往基本功较差,基本的文字功底、人文素养、逻辑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往往是为大学本科文凭而来,轻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很多学生以前在高中学的是理科,并没有认真学习历史知识,这些都大大加重了“纲要”等理论课程的授课难度。笔者上课过程中曾就“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日期”这一问题提问某艺术专业的学生,班上竟无一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在实际教学中,这不是个别现象,在平常授课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大学生对诸如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甚了解,这在深刻反映出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基本人文素养的缺失。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用谈政治立场的引导,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除了与自己相关的问题以外,他们基本不关注那些人文历史知识。另外,民族地区高校招收的往往多为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同时由于普通话、汉语水平较差,加上历史知识的薄弱,往往也导致“纲要”的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4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陈旧

由于大多是新近升本院校,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当前的办学模式往往没有脱离以前专科办学模式思维的束缚。这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方面中老年教师以前主要从事专科课程教学,未能脱离专科学技术、学知识而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思维,很多人不了解教育模式的更新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另一方面,大量引进的青年教师由于教学基本功比较薄弱,还不能够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加上很多人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谁都能上,导致一些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的老师充斥于高校课堂之中,他们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也不太清楚,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也不甚了解,从而导致课程教学质量的下降。另外,一些老师仅仅将高校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用来让学生修学分的而已,因而在备课时没有花费更多心力,但求能够应付学生和学校就好,所以导致在“纲要”授课过程中,要么就是照本宣科,要么就是扔掉教材自说自话,这些无疑都让“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授课过程中,许多老师采用单纯的理论教学,不注意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相互配合,以致整堂课要么了无生气,要么离题万里,从而大大挫伤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开展其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够达到锻炼学生实践水平的预期目的。许多老师不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也不关注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目的,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将课本上的知识讲述一遍就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往往很难形成共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此外,师资队伍构成不合理、高职称教师偏少、课程科研重视不够、缺乏科研平台等等,都大大地制约了“纲要”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科的良性发展。

2 破解教学困境的途径

2.1 加强重视,提高教学硬件设施

“纲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历史知识传授的唯一途径,对于强化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史、国情,搞清楚“四个选择”,从而积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导向作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清楚认识到“纲要”在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给予积极的人才、資源、资金支持,将中央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到位。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也要给予“纲要”课程以正确的认识,从政治上、教育目的上重视“纲要”课开设的重要意义,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让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之中,教育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同时通过购置良好的教学资源,运用视频、音像、课外辅导读物等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增加一些外出参观、演讲、辩论等活动内容,无疑会对课程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教师也要增强对于“纲要”课程的认识,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备课,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堂讲授和相关活动,将学生牢牢吸引到课程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改革开放的高度认同。另外学校和分院的教师要积极配合“史纲”的教学,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待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从而保证学生在“纲要”课程学习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2.2 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针对“纲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探索一套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这首先要求授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杜绝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把课程中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和线索转化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相对刻板的课程体系转变为符合民族地区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近代1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损,打破教材体系的“窠臼”,增强课程的实效性,从“学生真正能够学到多少”这一中心入手,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达到深化学生认识的预定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杜绝“满堂灌”、“一言堂”的情况,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再配合多媒体文字、图片、影像等,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把握学生语言水平和历史知识水平,针对理工科及音体美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并尽量缩减理论和评论的教学内容,多用一些实例来破解教材内容,对于文科学生则多抛出一些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增强其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最后,要认识到少数民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都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据此收集本地区发生的一些历史史实,将其运用到“史纲”的课程教学中,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和人物事迹的了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2.3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技能精良的师资队伍,是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纲要”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针对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应积极引进从事“纲要”课程教学和科研的人才,并针对愿意从事“纲要”课程教学的教师,给予物质或是政策上的奖励,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其次,要积极开展课程平台建设,形成一支年龄、学科、科研方向构成合理的科研队伍,将有限资金和精力用到课程科研之中,从而让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能够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同时又可以让青年教师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科研平台成为课程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助推器。再次,要加强交流和学习。“纲要”课的教学在一些发达地区和知名院校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优秀成果,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任课教师外出交流学习,通过同行的交流和学习,吸收其它高校和老师的宝贵成功经验,让教师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更好地推进“纲要”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纲要”是一门公共课,它面向大学所有本科生,该课程在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能否达到既定目标效果,需要团队的配合。因此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形成课程攻关的团队,通过课题申报、项目建设、集体备课等形式提升课堂授课质量,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为团队尽力,同时又能够从团队中受益,把科学研究和课堂授课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纲要”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2.4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意味着“纲要”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引导,还要提升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史实、内在脉络及诸线索的认识,增强运用课程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在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使得“纲要”课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更多资源可以发掘。因此,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认真落实中央文件要求,重视“纲要”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周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学校可以让学生课外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等,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和巩固课堂知识,积极思考一些教材中没有谈到的问题,并在考察的真實场景中设身处地来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同时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灵活的形式来深化和巩固教材内容,比如可以采用话剧、演讲、朗诵、辩论等,这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又能够用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刻认识。最后,学校可以积极组织一些集体参观活动,深入到当地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故乡等等,通过这样一些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增强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达到“纲要”课程教学的预期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 “民族地区地方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课题编号14ZC26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久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0(6):94-96.

[2] 钟艳萍.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56-58.

[3] 娜仁高娃,王光.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探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72-74.

[4] 钟国云.新升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3(2):33-34.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民族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MINORITY REPORT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传承 民族 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