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2017-03-12孔令雪
孔令雪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9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孔令雪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9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科学的生态观, 它引领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 自然、 社会之间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忽略人、 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实践证明, 缺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的中国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些弊端, 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是有益的。 由此更进一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给人们带来的三点启示:要制定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 鼓励发展生态经济, 努力建设生态城镇; 以人为本, 重视城镇文化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创新能力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人、 自然、 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 21世纪的前几十年仍将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该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经济、 社会、 环境、 人口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需要我们心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走出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 让城镇履行好它真正的使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生活的年代, 生态环境问题还不曾像现在这样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独立的篇章或著作专门论述生态环境问题, 但是对于生态问题的看法与思想,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需要依靠自然而活。 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凭借和利用一定的自然条件以维持其自身的生命存续。 第二, 人类不应藐视客观的自然规律。 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 任何人类想要征服自然以及无视生态系统平衡而轻举妄动, 最终都会使人类痛苦地承受来自自然的惩罚。 第三,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有弊端的, 资本家为了追逐最大利润, 经常无节制地开采、 利用自然资源, 并对工人进行无情的压榨, 最终会激化各种矛盾, 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社会和谐受到影响。 第四, 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社会, 最终会被这多数人所推翻,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大趋势是向好的, 虽然过程可能会遭遇曲折。 此外, 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如神助, 因此想要获得生产力的大发展就不能忽视科学技术所蕴含的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初步发展
在马克思、 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引领下, 我国几代主要领导人立足于当时的国情, 摸索出了精彩、 多样、 有益的生态实践模式。
(1)建国初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比较重视植树造林工作, 希望通过绿化来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还比较重视水利建设, 认为水利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改革开放之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能够壮大社会生产力的观点。[1]在近代由于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 残酷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又要急切地发展工业经济, 这期间自然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后来, 为防止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 邓小平强调要推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工作。 20世纪80年代末, 邓小平强调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 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并减少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
(3)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紧紧追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他们已逐渐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作用的正负两面性, 呼吁要克服或转化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一时期的中国比以往更加重视和配合国际环保组织的工作, 开始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以江泽民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 依《21世纪议程》精神而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被相关部门审核通过,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中国占有了一席之地。
(4)21世纪初,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自改革开放起中国各界人士经过近三十年的团结奋斗, 使得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 但是在这些成绩的背后, 也潜藏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比如过去我们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太注重生态效益, 致使多数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缺乏。 人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忽视了对社会效益的维护, 致使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 为找到突破这些困境的出路, 科学发展观被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5)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2]这足以证明当今生态问题已愈来愈重要。 随历史演进, 生态环境之所以越来越受重视, 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于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渴求越来越迫切, 且生态环境的好坏本身能够影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历史上我国还没有哪一代领导人像当今的国家领导人那样给予生态文明建设如此沉重的爱, 透过这一表面行动, 我们看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大发展。
二、 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与辨析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城市化由“urbanization”一词翻译而来, 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例的增长。
外国学者的相关译作中常常见到“城市化”一词, 而国内学者所写的文章中“城镇化”一词则更为常见, 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由于中小城镇的数量庞大, 在城市化进程中, 除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选择迁往城市外, 更有相当高比例的农业转移人口偏好就近迁往城镇。 此外, 短时间快速的“城市化”根本解决不了我国大量农民的市民化问题, 相比而言, “城镇化”则能吸纳更多的转移人口。 因此, 外国的城市化在我国被称为城镇化并没有被过多质疑而是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同。
(二)旧型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
近现代以来, 旧型城市化大致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因工业化的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城市化, 这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第二种是由于缺少政府的管控而任其膨胀的城市化, 这主要出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三种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偏向于政治型的城市化; 第四种是改革开放之后近四十年我国偏向于经济型的城镇化。 具体如下。 (1)西方发达国家在以往的工业化过程中实现的城市化, 主要是由市场推动的, 政府调控力度不够, 导致工农差别扩大, 城乡对立严峻, 环境污染惨重。 (2)二战后以印度、 巴西和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由市场自发推进, 政府则对其放任自流, 结果大量农民拥进大城市致使城市恶性膨胀, 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3)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部分时期, 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中国比较重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政府制定并实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 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化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政府干预过多使得其后续发展显得步履维艰。 (4)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四十年, 在着重强调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人们把经济效益看得过重, 却相对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 环境友好、 社会和谐为目标,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使大中小城市(镇)更加宜居、 宜商、 宜业等的城镇化建设之路。[3]新型城镇化有如下3个优点。 一是重视城镇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 合理利用, 绿色、 循环、 低碳发展的方式将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是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生态效益, 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应有的广泛重视。 三是以人为本, 注重民生改善。 新型城镇化的推崇者倾向于城镇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满足人的需要, 希望通过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给城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最终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从城镇化进程中获得一定益处。
三、 缺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的中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其一, 城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
194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10.64%, 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17.92%, 2007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4.94%,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很慢, 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 我国城镇化进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转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往往脱离其原先从事的第一产业而投入到城镇的第二或第三产业中。 这样, 城市文明在原有的人口基础上得以向这些转移人口传播和扩散, 因此人口素质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 此外, 众多人才附带着资源在城镇聚集给城镇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不可否认城镇化对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 但是, 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却有待提高。 201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仍不到60%(实为57.35%), 这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同年, 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1.2%。 在我国流动人口已高达两亿多, 他们虽然长期工作、 生活在城镇, 但是却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 这一情况是不合理的, 需要得到改变。 据《城镇化蓝皮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6)》可知, 我国东中西部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 农村和城镇的差距悬殊, 等等。 对我们而言, 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任重而道远。
其二, 以往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以往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没有重视人、 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城镇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由于新城市大量涌现, 老城市不断扩展, 人口过度向城镇集聚,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等更加紧张。[4]除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等资源外, 更有其他大量的自然资源因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被吞噬。 数量庞大的工商企业甚至小商小贩等无节制地向城镇排放大量废水、 废气、 废渣。 此外, 由于城镇居民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 在汽车消费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同时, 它也加剧了城镇的大气污染等。 城镇成为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 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那么许多经济规律也将受影响。[5]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一)要制定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
缺少科学规划的城镇化建设, 容易使该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无序甚至互相干扰的状态, 最终给该城镇带来种种恶果。 现如今, 我国许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未曾预料到的问题, 而这些“意外”问题的出现, 大多是因事先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之后又遇其他诱因与之叠加而引起的。 比如去过北京的人, 几乎人人都曾深刻感受过它那令人尴尬的交通拥挤问题。 虽然北京市政府一直都在为改善其交通拥挤状况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但是这些努力最终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原因在于北京的居住人口已严重超出了它本身所能承载的量。 反思得知,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 使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城市与城市互助发展、 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 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首先, 关于城市与乡村, 要促进农民转变关于农业生产的落后观念, 鼓励更多资本、 技术、 人才等投入到新农业中去, 要让一部分身在农村而眼光却能瞄向城镇的新兴农民, 能享受到城乡统筹发展的好处。 其次, 关于城市与城市, 不同的城市所拥有的资源或者优势很可能不同, 相邻或者距离比较近的城市之间, 如果能够以开放的眼光互相包容、 取长补短, 则有利于避免一些重复性的建设, 从而节约各城镇的建设成本。 再次, 关于城市与区域, 不论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城市, 抑或是京、 津、 冀地区的城市, 又或者是长江经济带的沿江城镇, 再或者是边疆民族地区、 边远贫困地区的城镇, 通过加强城市与区域的协调、 协同发展, 都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 从而有利于区域城市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6]
(二)鼓励发展生态经济, 努力建设生态城镇
伴随城镇化工作的层层推进, 我国城镇经济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城镇化已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 但是, 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与后三十年,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都是粗放式的, GDP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原材料的消耗和廉价的劳动力等。 而经过这几十年的对自然资源持续大量的开采和利用后, 如今我们遭受资源短缺困扰的趋势已愈来愈明显, 大自然对我们人类贪婪行为的报复越来越频繁。 当前, 我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此情此景下城镇化建设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 而要更重视质量。 既然要重视城镇化质量, 那自然要将生态环境保护考虑在内。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看, 发展生态经济, 是正确的路径选择, 因为生态经济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威胁, 而这有利于人、 自然、 社会的和谐与共荣。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政府要强化企业和公民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 比如: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节能减排;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促使高能耗、 高污染的企业尽快关停并转; 政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关支持; 传播绿色文化, 形成节约资源、 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以人为本, 重视城镇文化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居住在城镇里的人, 或多或少都为所在城镇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众多人口的聚集, 是城镇发展与繁荣的前提条件; 而人心涣散、 人员思离则会加速城镇的没落。 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就曾认识到人们是为了活得更好而选择居留于城市。 城市的终极目的是使人们美好而有意义地生活着。 因此,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不能单纯地追求城镇空间的扩张以及城镇硬件建设, 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起凝聚作用的精神文化建设。
近年来, 不断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与社会危机, 国际形势更加趋向于动荡, 我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 可以预见接下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过去二三十年国际国内的总体形势相对还算稳定,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主要追求的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 而如今飘摇动荡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不容乐观的经济发展前景, 迫使我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得不走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在这方面, 取得突出成就的以色列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凭借灌溉技术、 生物技术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新技术的应用, 以色列创造出了“沙漠变花园”的奇迹。 创新虽然能给城镇发展注入动力, 但是, 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大量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与应用。 城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仅有助于人们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因此,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强调以人为本, 还必须重视城镇文化建设, 以提高城镇的凝聚力, 从而为城镇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1] 孙彦泉.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3):7-10.
[2] 陈治局,赵金元.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贡献[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1):54-57.
[3] 玉言.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1.
[4] 李秉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2):1-6.
[5] 许涤新.实现四化与生态经济学[J].经济研究,1980(9):14-1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1).
[责任编辑 李继峰]
The Enlightenment that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Brings to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KONG Ling-xue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GuangxiNormalCollege,Nanning530299,China)
The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is scientific, which teaches people how to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correctly. We can’t ign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n, n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but it is beneficial to use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correct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ccordingly, come to three points that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brings to people: 1) Formulate scientific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2)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strive to develop eco-city; 3) People oriented, further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new urbanization; people oriented; innovation ability
2017-01-09
孔令雪(1986—), 女, 河南商城人, 硕士研究生。
F299.2
A
1009-4970(2017)07-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