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17-03-12生继媛范会勇

林区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龄教师职业维度

生继媛,范会勇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生继媛,范会勇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教师职业枯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和所教学生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了解中小学教师在职业枯竭中的性别、教龄、年龄等人口学因素的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并且对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的研究能够为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提出有效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社会支持

一、引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今社会关于教师的报道中,常有一些负面消息。比如教师体罚学生或者是侮辱学生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教师这一职业与医生、警察等职业相同,都属于助人的行业。研究表明,处在助人行业的人们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而职业枯竭指的是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主要体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方面[1]。教师群体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的问题,可以说与职业枯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仅会对其自身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所教授的学生。有很多研究在试图挖掘影响教师职业枯竭的因素并力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对此前的一些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对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因素进行梳理,并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在中国知网上以职业枯竭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并以中小学教师为关键字再次进行筛选,选取研究对象为中小学教师的文献。对所得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对各个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测量工具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测量,大部分研究者选用的是Maslach的职业枯竭问卷,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使用的是王芳、许燕等在Maslach的职业枯竭问卷基础之上进行改编,并结合我国教师现状增加了知识枯竭这一维度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问卷[2]。

对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的研究也有两个常用量表,一是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另一个是王芳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量表。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大多采用朱丛书等编制的职业压力问卷。

四、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因素

(一)人口学变量

1.性别差异

在所有报告了职业枯竭总分的研究中,显示职业枯竭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研究占29%,而显示职业枯竭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研究占71%。可以看出,性别这一因素对于职业枯竭总体情况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而在职业枯竭的各个维度上,还是显示出了差异,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女性的情绪衰竭水平普遍高于男性。而在去人性化维度上男性的去人性化程度普遍高于女性,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既存在女性个人成就感低于男性的情况,也存在相反的情况。而在知识枯竭维度上,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

2.教龄差异

虽然对教师教龄各个研究的分组情况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基本可以看出分为几大阶段,即10年以下,10—20年和20年以上,并且基本上呈倒U型趋势,也就是教龄较短和教龄较长的两个阶段的教师职业枯竭程度相对较低,而处于中间阶段的教师职业枯竭程度较高。在教龄这一影响因素上,职业枯竭的差异结果存在一致性,也就是职业枯竭在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枯竭各维度上,情绪衰竭的差异最显著,其次是去人性化与个人成就感这两个维度。

要加强聋生的社会独立性必须坚持在教学、思想引导工作中的特殊化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非特殊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思想引导工作中可以也应当根据他们的特殊性开展工作,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思想认知水平;而在日常生活、学习要求方面应当将他们与健听生一视同仁,以相同的标准要求他们,不搞特殊化,教师、辅导员要逐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促使他们逐渐摆脱心理依赖,增强其沟通能力、社会融入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关爱与引导。

3.年龄

在年龄这一因素中,差异不显著的研究结果占50%以上。也有研究显示职业枯竭在年龄因素上有显著差异,虽然是少数,但也值得关注。在年龄的分组中,处于中年的教师得分略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

4.是否担任班主任

在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这一差异因素上来看,可以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结果,一种研究结果显示,担任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更容易产生职业枯竭。而另一种研究结果显示,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之间的职业枯竭程度并不存在显著相关。而也有部分研究表明,在职业枯竭的部分维度上,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得分相对较高,如低个人成就感。

5.不同学科

对教授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的研究中,研究结果基本呈现出一致性,也就是教授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职业枯竭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不存在某一学科的教师在职业枯竭程度上要高于其他科目教师。但有研究表明,一些负责中高考科目的教师在职业枯竭的某一维度上,略高于其他非中高考科目教师。如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这两个维度。

(二)相关因素

1.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与职业枯竭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虽然有少部分研究结果并未显示出二者的显著负相关,但是大部分研究结果还是呈现出了这一点,并且在社会支持的来源上,学生和家长对于教师的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影响更大,其次是亲人与领导,最后是朋友与同事。

2.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也是与职业枯竭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影响因素。由职业枯竭的定义可知职业枯竭本身与职业压力就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所以职业压力成为影响职业枯竭的因素也是意料之中。但是在任何职业中,职业压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如何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化解压力,值得深入探讨。

3.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枯竭呈正相关,不仅仅在整体水平上呈现正相关,而且在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上也与职业枯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一般使用SCL-90,在此量表中,各维度得分越高,就越能说明存在这种症状,而存在症状则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所以说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枯竭呈正相关。

五、讨论

(一)性别

女性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得分要高于男性,因为女性的情感相较于男性而言更为丰富,思维方式也更加感性,所以对于同样工作中的压力或者事件,女性可能会更加敏感,更容易从情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般来说,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会导致行为上的差异,所以在职业枯竭的去人性化维度上,男性教师得分略高于女性基本上也符合大众对两性的认知。而除在个别维度上呈现出的差异之外,大部分研究结果还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因为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情绪体验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与看法自然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无法仅从性别这一单一的角度考量,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机制的作用。

(二)教龄与年龄

中年教师的职业枯竭程度高,这个与教龄处在10—2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得分更高相符合,因为基本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都属于中年教师,他们会出现中年危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等等。另外,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孩子也正处于关键时期,所以中年教师家里的压力也会凸显出来。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这些中年教师都是顶梁柱的角色,职业枯竭程度会更高一些。

(三)是否担任班主任

相对于其他科任教师而言,班主任的职责更多,责任也更大,除了要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对班级进行管理,要了解班里的学生,并且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也要全面掌握,那么如此一来,班主任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也更大。这些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工作,还来自于上级的压力,来自于家长的压力,甚至来自于其他同事的压力。而班主任是否真的在工作中承受得了这些压力,也要因人而异,对工作越负责,越有上进心的教师,越会感受到这些压力。

(四)不同科目

各个科目任课教师的职业枯竭得分之间并不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而中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职业枯竭得分略高于其他非中高考科目的教师也是情理之中的。对于每位学生而言,中考和高考都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读一所好的高中可以为以后能读更好的大学打基础,而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更是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添砖加瓦,可以说是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更好起点。因此,在中高考中占较大比重的科目更加受到关注,而这些科目任课教师的压力会更大。

六、建议

由于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存在显著负相关,所以社会支持作为能够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因素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应努力地应用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进行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干预。

教师这一职业常常处在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家长向教师要成绩;另一方面,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过于娇纵,在学校也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而家长有时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教育,甚至到学校无理取闹。这样一来,必然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受到阻碍,势必要对其所教学生有所影响。家长与学生应该尊重、理解教师,才能够使教师的工作得以良好地开展。

除此之外,社会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与理解,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学生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职业压力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正相关因素。在任何的职业中,职业压力都是无法避免的,生活与工作总是会让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而如何看待压力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然,这里所说的压力是良性的职业压力,即能够促使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够转化为前进动力的职业压力。而一些过于繁重的任务,即便牺牲休息时间都很难完成的工作,需要考量和谨慎对待,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长时间疲劳的工作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所以,学校在为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客观条件。

教师自身能够化解压力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目前,在学校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对于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高。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更是学生人格、性格、行为等各方面发展的楷模,因此,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具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够为其所教的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学校可以为教职工提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针对教职工所面临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主题。也可以在学校内或学校间设立成长小组,使教师的压力有发泄的出口,烦恼有倾诉之处,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益信息,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地发展。

[1]许燕,王芳,蒋奖.职业枯竭: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5):7—11.

[2]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3]曾红翔,唐芳贵.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2):50—52.

[4]崔岐恩,钞秋玲,张晓霞,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枯竭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245—246.

〔责任编辑:钱晓玲〕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s’ JobBurnou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ENG Ji-yuan, FAN Hui-y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 China)

Teachers’ job burnout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eachers’ mental health, work and teaching.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occupation burnout of gender, seniority, age and other demographic factor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Study 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ocial support can enable us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occupation burnou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social support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3.048

2017-01-10

生继媛(199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会勇(1981—),男,重庆丰都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G443

A

1008-6714(2017)03-0103-03

猜你喜欢

教龄教师职业维度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光的维度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