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
2017-03-12宋娟
宋 娟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 830017)
五大发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
宋 娟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 830017)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未来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把握其整体性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其在指导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五大发展理念;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联系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联系与现实意义
1.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丰富、体系严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集合体,五个理念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导,认真分析当前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通过五大发展理念的协调合作,更好地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产业之间能够平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与需求平衡,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缩小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严重;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低耗低排低占;完善制度,保障合法权益,完善政治、经济、军事、党建新体制的形成;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1)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之所以放在第一位,它不仅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人被异化,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原因之一就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2)“协调”是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发挥协调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对等矛盾仍十分突出。
(3)“绿色”是发展的后盾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都不能逃避与自然发生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占有资源、空间,以谋求自己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一味强求人的利益,不遵循客观规律,过度泛滥地占有。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4)“开放”是发展的关键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孤立、静止地存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国经济相互交融成为命运共同体,都要求我国进一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国的独立自主、繁荣昌盛、和谐发展固然重要,但只有与世界建立起联系,发扬优秀精神,展现综合实力,才能更有话语权,发挥自己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5)“共享”是发展的归宿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创造性作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共同享有发展的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2.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清醒认识和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科学概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人的全面发展对现实的诉求
1.人能更加自由地发展
人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都是禁锢在工作和生存上。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物质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游离出更多的自由时间,才能使人有更多时间去自由发展其自身的能力。要增加人的自由时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除了依靠提高劳动生产力,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人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获得感,也需要精神上的充实感以及社会关系带来的成就感。
2.建立和谐、普遍的社会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可以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条件脱离社会和群体而发展自己。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要求我们健全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制度,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道德水平,为和谐、普遍社会关系的建立提供平台。
3.教育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是教育。教育的普及、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提高都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出拥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才创造了条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1.创新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很多国家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在这种形势下,不仅要把创新当做提高生产力、激发创业活力、拓展发展领域的动力,还要解决好创新遇到的问题。我们要用创新发展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制度建设,深化改革,优化教育事业,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资源等物质力量。
2.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的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中的优势,都离不开个体的全面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区域和城乡发展都不平衡,要求我们在改革中应优化资源配置、改造落后产业,使人们在发展中不断改变,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3.绿色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依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有了极大的要求。在改革发展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把人的活动尽量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继续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使人能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4.开放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是在一国实现的,而是需要在一个开放公平的全球化环境中实现。要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与世界优秀的建设方案联系起来,汲取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经验和优秀成果,优势互补。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高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为中国人民的发展谋取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5.共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将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阶段性和目标性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攻坚期,在全面改革的深水区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一起投入到建设中。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其利益,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人民建立统一战线,坚定正确的道路,勇敢前进。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02).
[2]管永前.“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J].晋中学院学报,2015(6):1—3.
[3]张建.“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J].理论导刊,2016(2):59—62.
[4]曹建萍.以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实现中国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8.
[5]张霞.浅析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J].商,2015(48):80+65.
[6]唐莉,刘金.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5):15—17.
[7]龙睿赟.论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10(6):35—38.
[8]付洪.浅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理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4—140.
[9]李玉中,李英.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之现状与反思[J].中州学刊,2014(12):121—127.
[10]曹光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反思与现实路径[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0.
〔责任编辑:钱晓玲〕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ve DevelopmentIdeas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ONG Jua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The five development idea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connected. Grasp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five development idea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ternal relations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3.001
2017-01-05
宋娟(1993—),女,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
G40-012
A
1008-6714(2017)03-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