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及其特色意义

2017-03-12刘振江严舒普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国家治理特色

刘振江, 严舒普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及其特色意义

刘振江, 严舒普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走向新的发展的战略布局, 以“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为发展理念, 把人民群众的希望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 营造一种有利的国际环境。 内容博大精深、 影响巨大。 该思想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 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 总揽全局, 统筹兼顾, 以人民为本, 注重社会建设, 以和平共处、 共享互赢的国家关系理念处理国家间的矛盾。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中的指导思想, 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国家治理; 治国理政; 思想; 特色

目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然面临着国家治理的挑战和创新的考验。 一方面, 中国必须面对新的时代潮流以实现预定目标; 另一方面, 中国仍需面对来自全球性的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 走出创新性的发展道路。 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对13亿多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使我们党的领导人在当代世界的变幻与竞争中, 在改革开放走向转折与深入的新形势下,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以治国理政的非凡勇气与能力, 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念、 新的认识、 新的思想、 新的战略, 在一个大国崛起的征途上构成了一幅宏大、 坚实的蓝图。 特别是他对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述, 把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与思想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 把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提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形成了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想。 深入探讨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意义与其特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增添了新的篇章。

一、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治国理政不是一个新词。 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则是面向新的时代、 开创新的格局、 走出新的道路、 达到新的境界的探索和成就。 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学理性讨论, 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如果概括其思想精髓, 可以从以下十点上来归纳。

第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 强调不走“邪路”、 不走“老路”, 在中国道路的根本问题上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政治定力, 以此作为治国理政的主题和指导思想。

第二, 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此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把党的意志、 国家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统一起来, 融汇进世界范围内共同发展的国家梦, 为在一个大国的治理动员起全民族的强大动力。

第三,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走向新的发展的战略布局, 围绕这个布局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和战略步调问题。 形成同心同德、 力排艰险的治理力量和担当精神。

第四, 明确中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国家经济治理路径选择上, 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相结合”, 建立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与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机制, 绝不放弃对于市场作用滥用的监管, 以避免我国经济受到系统性风险的干扰, 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安全性。

第五, 把握当前中国走向新发展的规律性, 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常态, 以“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为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站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制高点上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 观念创新, 把握机遇, 选择国家治理中具有战略性、 纲领性和引领性的正确思路, 实现中国在新发展中的突破与超越。

第六,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 民生保底、 扩大就业方针, 坚决打赢反贫困攻坚战,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买单的民生政策, 把人民群众的希望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 在人民群众拥护和满意的基础上建立党的执政宗旨。

第七,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 绝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 痛下决心, 群策群力, 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实现一代代中国人的愿望。

第八,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解决群众诉求、 表达群众意愿, 把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依法治国更好地统一起来, 实现当代中国在民主建设上不断进步。

第九,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珍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形成全社会的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与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融汇的友谊之舟。

第十, 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 把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积极参与世界范围的发展结合起来,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积极构建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新格局, 营造一种有利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理论构造, 上述关于治国理政的要点还不能完全概括其全部思想(如关于从严治党的深厚论述、 关于治国治军的改革与新政、 关于文明互鉴与国际关系的调整等), 其中许多重要论点需要继续探讨和深化, 特别是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系, 更需要在理论的完整性中按照其本意和逻辑的内在要求, 进一步完善与清晰。 《习近平论治国理政》一书是其思想的记述, 读这本书, 可以看到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走过的光辉道路。

二、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特色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一个特定环境的产物(在一个连续前进的大国崛起路上又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 也是其个人风格的体现(经过长期为政锻炼而具有坚定的理论勇气与务实精神), 特色尤为鲜明。 读《习近平论治国理政》, 可以对此获得真切的理解。 这里, 只是结合当前实践对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特色略作分析。

第一, 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把治国理政的着眼点放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平衡点上。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为此,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在改革中构建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 更加开放、 力求创新, 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 应当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守住社会保障的底线, 进一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政者继续推进改革,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在发展生产力上加入新的动力。 同时, 在社会主义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运用社会政策杠杆调节社会分配, 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避免拉美国家出现的社会分化与动乱, 是对当今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和考验。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则体现了迎难而进, 洞察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在转变中敢于全面改革的勇气与胆识, 体现了其改革始终保持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正确方向。

第二, 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 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走出制度建设与能力建设的效应,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结合和提升, 把国家治理现代化上升到新的高度。

国家治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早就开始了, 但在今天, 则逐步形成了把党的领导变成国家与法治轨道的规律性认识, 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 习近平一贯强调“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不断把法治中国推向前进”[2]。 在他看来, 依法治国, “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实施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 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3]我们可以看到,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所取得的成功正在于, 其治国理政的宗旨就是为民谋利、 为民造福, 为老百姓打造幸福的百年之基, 以实现其执政诺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在其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 包括两大根本导向:一是在人民赋予的法治基础上完成执政目标, 二是大力反对腐败、 倡导廉政建设、 督促为官作为, 目的都是落实共产党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头等大事, 消除党内腐败的思想和制度漏洞。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建立在依法治国和执政为民理念之上, 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与群众基础。 当代中国正是在自己的国情与民情下走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 这与那些唯“西方民主”马首是瞻的普世价值的“民主论”, 是完全不同的, 但这也是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特色和亮点。

第三, 总揽全局、 统筹兼顾, 打造符合中国未来发展与世界相连接的大战略, 推动国际范围内国家治理现代化潮流, 走出在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自己的民族梦的开创性道路。

学习《习近平论治国理政》一书, 可以看到其中善于统筹党内党外治理、 国内国外发展, 兼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 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 善于协调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注重民生、 安定人心的论述, 其集中全党和全国的大智慧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在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 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后头, 那样是不能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的。 而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当中国面对着发展中的众多矛盾和困惑时, 因循守旧、 照搬前人、 无所作为都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如关于“一带一路”建设, 就是将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相结合的战略构想, 是统筹国内发展与走向世界的结合, 是国内发展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开发, 也是国内发展走向欧亚、 走向世界的突破。 它不但在经济的包容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 把中国与大半个地球的发展连接起来, 也在现实与未来的共同发展中建立起世界范围内共享共赢的新格局, 从而大大地改善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关系。 这是超出眼前利益、 区域性利益的大气度大眼光。

第四, 以人民为本, 注重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发挥基层群众的活力和创造性, 由群众自己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 依靠和培养一批优秀县级干部, 实现基础政权的强固和政令的通畅, 把治国理政建立在上下一心的正能量上。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所表现出的大战略、 大视野, 又是与稳定民心、 稳定基层的见微知著相联系的, 是与深入体察人民的意愿、 满足人民的期待和新要求相联系的。 他不光看到国家与世界的全局, 也深刻地理解民意与下情, 这就是他总是告诫领导干部“体察民心, 深入基层”的原因。 他要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心系群众, 热爱群众, 服务群众”,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5], 他自己也常在贴近民众、 了解基层上垂范。

第五, 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前途看问题, 以和平共处、 共享互赢的国家关系理念, 来处理国际上的矛盾。 在当今世界上, 所有国家都在治国理政上面对种种考验, 而实践效果是对不同治国理念与政策的评判。 从世界范围内发展和稳定性整体性以及从全球角度来思考发展的相互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于适应国际范围内国家治理现代化潮流, 以共同走向世界的明天, 而更加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的魅力。 这不仅是一种主观印象, 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全球的推动作用。 这实际上也是习近平一向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照, 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而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发展的光明前景。

当代中国的奇迹说明, 中国在治国理政上的经验是可以被世界分享的。 当“一带一路”战略使中国的发展与亚欧一批国家的发展连接起来, 并以中国为引擎而带动世界达60%人口的地域共同起步时, 来自全球舆论与媒体以及政治人士的评价给予极大肯定, 就不是偶然的。 有人认为, 这是一种应对地区性发展的“拉圈子”战略, 这样说, 是没有看出中国领导人的远大胸怀。 文化多样互鉴的。 中国领导人显示的在全球治理中积极作为的态度, 体现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面前的担当, 是欢迎其他国家一起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的一种君子精神。 所以, 其治国理政不仅是对“物”的驾驭, 更在于对于中国人民和整个人类的关切与奉献。

当然,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历史传统出发, 是紧紧地扎根于民族与中国的大地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 不能把一种模式强加在别人头上。 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经验, 以至于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 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 正如美国的自由与民主并不适合中国和多数亚洲、 非洲国家一样。 但在治国理政的一般意义上,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途是有着可以比较和借鉴作用的。

总的说来,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既突出地表明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质感, 又显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烙印, 是其一向强调的中国风格、 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的反映。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 包含着古往今来的大智慧和大胆识, 值得历史的品味和未来的捡拾。 在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今天的中国, 而且更看得长久、 看到远方。

三、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此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增添了新内容、 新观点、 新结论、 新方法, 极大地丰富了党的理论基础对于执政条件下关于国家治理的认识, 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向规律性阶段。 作为全党的集体智慧的总结,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既反映了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提出的客观要求, 又从中国实际和党的历史任务出发, 制订出当代中国走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和实施蓝图, 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装, 成为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一致奋斗的旗帜和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 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可以看到其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是指关于国家治理的体系, 是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的全部经历与经验, 是包括治理经济、 政治、 社会、 文化以及生态文明、 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 法律法规安排, 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整体。[1]从习近平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有过的明确论述, 可以肯定关于国家治理思想(或理论), 是一个应当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打开广阔的认识天地。

在实践上,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继承和推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实行的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治党治国治军经验, 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走向成熟, 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上走出新的跨越, 将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发展中走向胜利道路和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这些思想在近年来的实践中, 已经表现出强大的指导作用, 产生了巨大的物质成果, 这不仅是看得见的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 而且在于社会建设的进步, 在于干部与人民精神面貌的提升, 在于民族精神的焕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到了实践的新高度。 当代中国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正在向前跨步, 把一个全新的国家治理图展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将一个不断解决难题、 不断跨过险滩的大国展现在当今世界的品评中, 终于获得了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许之声。

当中国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节点上, 30多年来高速发展中积存下来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 国外“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 都促使人们警醒:如何保持中国的持久健康发展态势、 继续走向现代化目标? 如何在一个大国崛起途中解决好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富足, 避免种种发展“陷阱”?这自然需要政治领导者的高超治国艺术。 读《习近平论治国理政》一书, 则使人们看到当代中国的幸运。 作为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正在产生巨大的扭转作用, 把中国人民所希望的结果逐步展现在眼前, 从而改变着人们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疑虑, 并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伟大与魅力, 这一模式在世界传递, 将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新的发展路径, 从而为建立世界发展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当然, 任何一种思想、 一种理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回到实践中去, 才是成功的。 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形成的时间还不长, 其实践也在延伸、 在扩展, 因此需要继续经受当今实践的考验、 走向深化和成熟。 现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 显示出这一思想的威力和正确性, 但不能说这一过程已经完结, 我们愿意看到这一思想经受锤炼与磨砺, 并在指导当代中国的前进中取得新的胜利。 学习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使我们更加打开了眼界、 敞开了胸怀, 对于当代中国未来走向和发展前途感到振奋、 感到鼓舞, 增强了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1]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

[2]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1).

[3] 习近平.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1).

[4] 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1).

[5] 习近平.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01(1).

[责任编辑 湛贵成]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LIU Zhen-jiang, YAN Shu-pu
(SchoolofMarxism,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0,China)

Xi Jinping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houghts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Marxism and Chinese practice, define the realization of “two one hundred year” as the goal of “Chinese dream”,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a, establish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layout of the well-off society, expa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nd ruling by laws, establish “innovation, harmony, green, open, sharing” as the fundamental development concept, treat the people’s hopes as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genda, establish the guidance of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o facili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content of Xi’s thoughts is broad, profound and significan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Xi’s guiding thoughts i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to define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ruling by law, the party working for public interests and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as the core of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o supervise the whole system, to coordinate systematically, to emphasize people orient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o pursue peaceful and win-win solution to international problems. Xi’s thoughts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historical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goal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hich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urse of Marx’s reform and opening up.

Xi Jinping; state governance;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2017-03-16

刘振江(1966—), 男, 河南嵩县人, 院长, 教授, 法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严舒普(1990—), 男, 河南洛阳人, 硕士研究生。

D61

A

1009-4970(2017)04-0079-05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国家治理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