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
2017-03-12王双明付世秋
王双明,付世秋
(1.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吉隆坡 50017;2.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应用技术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
王双明1,2,付世秋2
(1.马来西亚科技大学,吉隆坡 50017;2.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通过分析制约应用技术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结合西安思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践,提出改革实践教学、分类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优化指导过程、加速实习基地建设、改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等措施,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应用技术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教学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2004〕14号) 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三创”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亦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认定学生学位资格的重要凭据。
鉴于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致使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应用技术类高校应该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
1.学生因素
在应用技术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在第八学期执行。在这一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面临升学、就业、毕业实习等诸多任务,客观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程度不够[2],突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不饱满、研究内容浅尝辄止、论文内容单薄等现象时有发生。
2.教师因素
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等压力使部分教师对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够,投入精力不足,个别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监督缺失,把关不严,指导不到位;个别学生选题不当,论文定稿及相关文档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未得到及时纠正;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答辩记录表和论文定稿上的评语、意见等过于宽泛简单。[3]
3.管理因素
一些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较为粗糙,监管力度较弱,检查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不够,所以近年来毕业设计(论文)未达标而延期或未能取得学位证的学生数量有上涨趋势。
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方法
1.改革实践教学
我院(西安思源学院)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置于第六学期第十七周启动,第七学期第十二周前组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于第八学期第十二周完成。
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体现“应用型、地方性”,我院尝试将毕业实践环节前移至第七学期第十四至十九周及寒假集中进行,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实践教学、学科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有机结合。我院各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多在大二遴选立项,大三完成研究训练。这些学生经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和学科技能大赛磨砺,提高了实践技能和科学训练的能力[4],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我院要求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热点,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实习实践内容凝练为毕业设计(论文)。
2.分类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以转型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创新毕业设计(论文)的表现形式,改善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使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呈现分层分类、多样化特点:设计类专业,可突破以往书面论文的形式,采用艺术作品创作或会展策划等多种形式作为毕业设计;英语、汉语言文学等文学类专业,可以采用外文作品翻译、文学作品创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经管类专业,可采用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市场研究与开发报告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工科类专业可采用工艺流程设计、软件开发、技术发明、产品设计、模具制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鼓励符合以下条件的毕业生申请免修毕业设计(论文):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了与主修专业所属学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学术作品;获得发明专利;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科竞赛中获等级奖励;艺术类专业在省级及以上文艺汇演或作品展中获单项(个人)等级奖励等。
3.优化指导过程
学校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要求各二级学院与校企合作单位充分互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从组织上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西安思源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组必须有一定比例来自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这些人员直接指导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形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研究中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性。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应杜绝满堂灌的空泛讲授,应根据“应用研究、软件设计、应用设计、教育科学、科学实验”类型特点,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工程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4.加速实习基地建设[5]
优质先进的实习实践基地可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基础保障,有助于解决应用技术高校本科存在的题目单一、内容单薄、相互雷同的现象,亦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好机会;同时,可近一步优化学校师资力量和实践条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促进应用技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我院要求在企事业单位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达50%以上,坚持一人一题,真题真做,杜绝生搬硬套、主观臆断,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有效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5.改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下达后,学校要求学生广泛调研,对课题的可行性、前瞻性进行论证,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和较详尽的技术路线。学校根据《西安思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和《西安思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等相关规定,要求教师面对面指导学生,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督促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应详细做好指导记录。
我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统筹管理,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校、院、系三级管理方式掌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运行,阶段化考核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及时纠正问题;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使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序进行。
我院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引进信息化平台,规范工作流程,防止学术不端。为加强大学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我院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学术不端现象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中国知网”PMLC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在线检测服务[6],只有复制比达标的论文才能进入答辩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应用技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优化指导过程分类进行指导,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实现应用技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邹家柱.提高地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220.
[2]王长武.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7-139.
[3]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93-195.
[4]周怀兵.校企合作背景下工科类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5]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0):154-155.
[6]徐祗坤,张玉红,戴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才智,2012(2):279.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Graduation Project(Thesis)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ANG Shuang-ming1,2,FU Shi-qiu2
(1.Malays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ala Lumpur 50017,Malaysia;2.Xi'an Siyuan University,Xi'an 710038,China)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graduation project(thesis).Based on the reform practice of Xi'an Siyuan University,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are provided.The measures include reforming practical teaching,implementing classified guidance,optimizing the guidance process,speeding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project(thesis).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quality of graduation project(thesis);practical teaching
G712
A
1009—7600(2017) 10—0007—03
2017-09-14
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15GJ004);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BY128);2015年西安思源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指定项目(15SYSP003)
王双明(1975—),男,陕西商洛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付世秋(1976—),女,黑龙江庆安人,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