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2017-03-12王智泓宋竟青
王智泓,宋竟青
(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2.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王智泓1,宋竟青2
(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2.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应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契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符合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已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诸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由于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进入物流相关企业从事具体业务工作,更需要关注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已成为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从知识结构上看
物流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始终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无论是二战时期的军事后勤学,还是战后的工业后勤学、商业后勤学,直至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无不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而得到不断发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物流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诸多方面,所有方面的知识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即使是物流的理论研究也一贯遵循着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再将对策建议应用于实践的流程。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从政策层面上看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自建校之日起即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突出强调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更应该定向在行业,定性在专业,定型在应用,定位在教学,定格在实践,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2]
(三)从企业需要上看
企业建立并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利,企业可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但是企业不是培训机构,企业的培训一定要在短期内有所收获。因此,企业要尽可能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时间,需要大学毕业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理想的新员工应具备三种主要素质。
1.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企业需要新入职员工能够迅速融入本单位,并主动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开展工作,能够与本部门其他员工打成一片,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2.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是为了实践工作打基础,而实践工作往往与书本上的知识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入职之后,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3.稳定的工作状态
企业在看重员工工作能力的同时,更看重员工的工作状态。新员工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来锻炼,在物流行业,一两年之内大学毕业生都可以由一名“职场菜鸟”变成“熟手”。企业更为担心的是员工频繁跳槽,尤其是刚刚培训成熟的员工跳槽,这往往使单位损失很大。企业的需要客观上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3]
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要严格按照所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人才需求调研、教师集体讨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学术委员会审议的制定程序,有机、系统、全面地开展工作,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和内容的科学性。
(二)开放性原则
要积极学习、努力探索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规则,研讨优秀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和学分设置,开放性地吸取先进经验以为我所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照国际规范设置课程,与国际接轨培养师资队伍,加强与国外相关专业知名大学的沟通联系,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三)前瞻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多变性,注重研究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变化趋势,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符合“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
(四)可操作性原则
要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合理安排学时学分,体现较强的可操作性,使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
三、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设想
(一)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下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毋庸置疑,但如何实现该目标,如何使本学校本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人才的特色,就需要认真研究,仔细斟酌。通常情况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高校所在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与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二是专业所在高校的传统优势。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坐落于我国东北重要的海滨城市大连,学校与烟大火车轮渡和旅顺新港近在咫尺。因大连是一个港口城市,其主要物流行业是海运和空运,区域内物流企业特点是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大规模物流企业较少。因此,该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之一即定位于培养港航物流人才,即根据地区特点和行业发展,依托大连港等大中型港口,聚焦于港航物流,同时兼顾物流的其他方面。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辽宁地区唯一一所以外经贸命名的学校,学校在外经外贸教学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也是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流与商流密不可分,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同时,物流服务质量的优劣,也影响着商流的发展。因此,作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必须依托本校的优势专业,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物流管理与外经外贸紧密结合。因此,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之一即定位于“物流管理+外贸”人才,将物流管理与外经外贸相结合,形成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的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物流本身的实践特性,同时考虑到学校的应用型高校定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务实开展校企校政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学、平台练、企业干”,使学生获得物流行业企业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缩短从校门到企业的距离。
(二)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4],人才培养的模式、专业特色、专业培养要求等都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尽管各高校的课程分类可能有所差异,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集中性实践课程等几部分。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主要指思政课、军事课、英语课、数学课、体育课等通识教育内容;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涵盖专业教育内容。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一方面应该注意规定课程与自选课程的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衔接。
1.规定课程与自选课程相结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思政课和军事课两课程必须设置,其课程门数、学时、学分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予以改变。其他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等课程也有着相应的规定。在当前缩减学时学分的大趋势下,通识课程的固定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专业课程学时学分的缩减。同样根据教育部的规定,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实验环节。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均有严格限定的情况下,留给各学校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学时学分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精心设计,既要符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又要做出自身的特色。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在按规定设置课程的同时,还设置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保险等课程,以契合“物流管理+外贸”的专业特色。同时为了满足培养港航物流人才的需要,设置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航运市场学、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散杂货运输管理、港口管理等一系列课程,真正实现特色引导课程,课程支持特色。
2.注重课程设置的衔接性
在大学一二年级,课程设置以通识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大多数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之后。这就给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一般而言,专业选修课程是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其开设前提是学生已经通过学习,掌握了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如果前置的专业必修课程尚未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就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中,每学年都需要设置一定的选修课程。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在大学的前两年,设置一些与专业有关联但是关联又不紧密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等;将物流管理本专业选修课程主要设置在大学三年级之后。此设置的前提是学生能够有计划地选择课程,每学期的选修课程门数相对平均。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学生选择课程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相当一部分学生仅满足于修够专业选修课学分,并未深入思考何为真正的专业选修课程,也没有考虑到课程的前后关联性,结果是: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已经基本修够专业选修课学分,当大学三年级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选修课开设时,选课人数甚少;同时,考虑到教学成本,学校往往会规定选修课的最低开设人数,造成少数学生难以修满选修课学分,甚至影响毕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一方面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课时间尽量提前,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使得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选修课程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之前尽量少设置专业选修课,控制学生选课的门数,促使绝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到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之间大量选课。这样既满足了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需要,又避免了学生每学期学时不均的弊端,很好地解决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问题。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学生必须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既是完成学业的要求,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物流经济学、运筹学、国际物流学等,要保证必要的学时学分。同时,考虑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是一所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本身的实践性也很强,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尽可能设置理论含实践课程
设置理论含实践课,即该门课程既包含理论环节,也包含实践环节。在教师对理论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合理使用实验场地、实验器材、实验软件等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专业课程,包括物流学概论、物流信息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5],都可以进行此种安排。
2.合理设计集中实践类课程
尽管很多实践教学内容已包含在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当中,但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专门的集中实践类课程。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一学年两学期之外,特别设置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学期,全部安排实践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根据正常学期的课程主要内容,合理设置了实践学期课程。在大学一年级,设置“国际经济与现代物流系列讲座”、“办公自动化技能提升训练”等课程,侧重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二年级,设置国际物流单证实训、网上创业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单项专业实践能力;在大学三年级,设置物流案例与实践、物流综合管理等课程,锻炼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基础—专项—综合”的课程设置,层层递进,逐渐积累,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关注人才培养方案运行的可操作性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良好的运行来保证。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应采用集中备课、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使专业教师在充分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深入进行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开展学术讲座,承担实践课程,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去”,把企业变成课堂,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四)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双创”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出台《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要充分挖掘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6]
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自然也要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创新创业并不是一时一刻的教育,必须要贯穿大学本科教育的始终。同时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每名大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意愿和需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做到全过程、递进式、科学合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即在新生入学一段时间之内,教授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此类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例如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思维等。
二是实践类创新创业课程。在学习了创新创业知识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尝试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冲动,此时需要学校提供实践的机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网上创业实训课程,让学生尝试开设网店、微店进行营销,真正体会创新创业的艰辛与快乐。
三是专业性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之后,开设物流案例与实践、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与物流企业紧密合作,选取物流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依托本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是针对性创业指导课程。对于确实有创业意向,所选取项目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的学生,设置创业基础等课程,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指派教师专门辅导,帮助学生开设公司,取得工商执照和相关手续。同时,学校也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划拨场地供创业学生无偿使用。通过学校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对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和积极的保障作用。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因此,必须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定位,依托学校的优势专业,打造自身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引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应该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动态,持续根据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进行调整,方能构建出特色突出、体系完整、操作性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倪慧玲.基于发展创新创业能力的“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5-16.
[2]郑泽金.集思广益 探索学院职业化改革与建设之路[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5.
[3]王洪岩.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9):5-7.
[4]李铁范,何根海,汪志国.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4):126-133.
[5]赵小鹏.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5(8):22-23.
[6]新华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J].电子政务,2016(6):47.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Schem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WANG Zhi-hong1,SONG Jing-qing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52,China;2.Guangzhou Railway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430,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cheme is the found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an applied colleg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ltivation scheme should have accurate positioning,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the course system reasonably,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valu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local economy so as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appli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application-type;talent cultivation;scheme establishment
G710
A
1009—7600(2017)10—0020—04
2017-06-27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XJJGYBXM10);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401197);2015年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54)
王智泓(1978—),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宋竟青(1971—),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于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