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思考
2017-03-12张玉岚
张玉岚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思考
张玉岚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微课做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微课建设中还存在着高职特色不明显、重建设轻应用和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可以从提升教师高职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及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等角度思考和改进。
微课;教育信息化;高职院校
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使用方便等特点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已成为各级各类院校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微课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前,微课的开发者主要为广大教师。然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知,一个仅仅几分钟微课的诞生要经历选题、细化知识点、教学设计、素材准备、课件制作、撰写脚本、视频录制、视频编辑、配套资源准备等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如果微课质量不高或与当下的教学模式大环境不相符,还可能得不到后期很好的应用。而且,高职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现阶段微课在高职院校具体的开发及应用中更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如此强烈的冲击下,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微课设计和建设,如何应用微课,需要广大高职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和理性思考。
一、微课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于微课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
各研究者由于实践领域和研究背景不同,对微课的视频时长、组成资源、表现方式、应用目的等问题看法尚不一致。目前,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广大高职教师的微课作品主要应用于参赛或专业资源库项目建设,各技术指标主要依据所参赛式的评分标准或专业资源库项目的统一要求。
专家们相一致的认为:“微课做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其内容的重复性、永久性,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外的可延伸性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二、高职院校微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微课建设体现高职特色不明显
微课的开发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但微课的建设和应用中不要忘记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不是学科教育,而是就业教育。高职专业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操作和实践,掌握相关的技能,适应相关岗位需求。而现有的微课及平台,强调学生对微课的点击率、完成率,导致一些学生对教师辛苦制作的微课穷于应付、只“点”未“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实践技能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微课建设“重建设、轻应用”
综观中国微课的发展历程,从2011年底广东佛山教育局举办的教师片段课例评比,到2012年开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首届和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到此后几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微课大赛来看,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微课的普及和发展,广大教师通过参赛加深了对微课的认识和理解。但多数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停留在了比赛层面,真正将微课实际应用于教学的很少[2]。大赛举办方平台上展示的微课不区分学科体系,教师学生也无法真正从中自主学习。大赛作品评价标准中,也没有对选手的微课实际应用环节加以要求和考查。
(三)微课开发缺乏顶层设计
回归本真,一切的教学信息化改革都应首先遵循“以学习者中心”的设计理念。微课开发也不例外。那么,高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微课?首先需要系列化、课程化的微课,即通过微课平台能连贯、完整地学完一门课或一项技能。而目前,多数院校的微课开发是教师的自主、无序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开发或遗漏。微课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学生也无法通过微课来实现自主学习。
目前微课的开发者主要为任课教师,教师本身已有繁重的授课和科研任务,加上课程化、系统化开发微课的任务实在艰巨。那么,微课开发的时间从哪里来?微课开发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学生通过微课平台自主研学的学分如何认定?如何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微课开发内容如何分配?可见,微课的开发还缺乏教学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的出台。
此外,非计算机专业教师不具备视频录制和编辑技术,在对首届全国微课参赛教师的调查中,有52%的教师认为后期编辑难度大[3]。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课的开发、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改进微课建设与使用的策略思考
(一)微课开发仍需提升广大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理念是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根本,微课的开发也不例外。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内容上应紧随社会岗位需求、动态开发,教学过程体现行动导向,彰显高职课程特色,对接职业、行业标准[4]。强调学生通过微课完成学习,还必须要动手实践操作。考核上不能只看学生的微课学习进度,还要看学生的实践技能。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是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差,依然需要在某种设定的情境下学习。因此,在微课的开发和使用中,较为成熟的“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模式仍然适用。此外,高职院校的微课开发还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人为划分,以社会岗位需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
(二)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让微课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微课在教学中能得到真正的应用、真正的实现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服务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新时期的教育,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成长,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信息时代,青年学生需要移动式、远程式、在线式的多元化学习模式,交流随时随地,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这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总体规划、需要适合本院校校情的微课平台、需要广大教师的配合参与、需要学生对学习模式转变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微课数量够用、质量够高,这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庞大工程。
(三)微课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首先,做为教学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政策机制,将微课的建设纳入课程建设体系中去,认真选拔试点课程。学院应对教师微课开发的工作量核算、学生自学微课的学分认定、新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由于微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其本身是碎片化的,首先,从微课的开发内容上,需要院系层面的自顶向下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同时,微课的具体设计制作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广大教师群体进行深度交流和思考。开发的微课怎么用?用于翻转课堂的课前、课后用,还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用?微课是启发类、演示类、还是自主学习类?是对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还是对课程的整体开发?不同的用法导致不同的设计。这也取决于院校整体对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定位。这些事情都弄明白之后,普通教师才能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大力开展微课培训,让广大教师认识微课、了解掌握微课的制作流程。建议高职院校组建相对稳定的专业制作团队,为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打消教师在微课制作上对视频技术的顾虑,避免教师个人“单打独斗、各自为政”[5]。
另外,微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但当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过度依赖于微视频,又将如何面对未来职场中没有微视频的新知识呢?因此,今天的高职教育既要与信息移动时代相结合,又要看回传统,互相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
(四)微课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微课建设除了从微课程开发入手外,还应重视微课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做到两大方向齐头并进,以用促建。平台应立足于高职院校现有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依据教务部门及各教学系、部在调研中提出的实际功能需求,构造系统平台的整体架构,使其具有功能完备、简单易用等特点。在系统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微课平台应满足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满足教师发布微课、教学应用、课题研究等需要,应为师生提供答疑交流平台,也便于专家、教师开展观摩、学习、研讨、反思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微课平台是校园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满足微课资源日常的建设、管理,同时在使用上应便于用户的使用与研究,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1]。
一个好的微课平台,同样应“重建设、重应用”。而且,平台用的好坏,不是依据经验和分析,而是用“数据”说话。一门课程的访问率达到多少,要用数据量化。有数据才能提升价值。目前,能对教育数据智能分析和建模的微课平台不多见,能从学习者角度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习轨迹、辅助诊断分析等功能开发将成为其发展方向。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微课以其独有的特点不断变革着高等职业教育,践行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和挑战。在具体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提高认识、理性思考、团结协作,在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下,建设出优秀的微课资源,真正让广大高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 2014,(05):33-34.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5-13.
[4]黄一波.吴朝华.丁敬敏基.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16,(06):57-60.
[5]吴和生.高职微课发展困境与解决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01):69-72.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 icro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 Yulan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College,Yingkou 115009,China)
In recent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of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micro class hasbeen taken a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ofEducation asa new way of teaching.Combiningwith themain problemsof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micro clas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according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of micro class in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micro clas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higher vocationalcollege
G 712
B
1671-0517(2017)03-0037-03
2016-12-20
张玉岚(1979-),女,辽宁辽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与研究。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重点科研项目“校园微课平台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