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学科精神对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启示
2017-03-11向云发
向云发
(丽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浙江丽水 323000)
民族学学科精神对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启示
向云发
(丽水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浙江丽水 323000)
当今社会,全球化、一体化与多样化、个性化悖论性并存。民族学有着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文化整体的关怀、文化平等与包容的理解以及观照大写的人、完整的人的学术追求和学科精神,其中内涵着深刻的文化生态意义和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当今文化建设实际上是构建一个共生共荣的和谐文化生态,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该是多元一体的、开放包容的、协调有序的、互动发展的。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结合权利与自由、平等、整合以及再生产原则。
民族学;学科精神;文化生态;共生共荣;和谐文化生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无疑意味着对和谐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全球化背景下逐步展开,经济和政治主体(民族、阶级、阶层、宗教、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和个体等)逐步多元化,思想观念活跃,文化碰撞与交融加剧,整个社会系统经历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已经并仍然向以分化和新的整合为特点的社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这一历史阶段性产物有其内在的逻辑特征,也有着深刻的文化缘由。文化是社会的内容,也是社会的表现。为更好认识不和谐现象的文化深层原因,回答如何进行文化建设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等相关性问题,理解和阐释民族学学科精神正在于通过解析社会和谐的文化意义,为和谐文化建设寻求更多可能性价值,为解决重大的文化现实问题贡献民族学的学科智慧。
一、民族学学科精神中的文化生态意义
对民族学定义和理解各有侧重,以研究领域定义者有之,以研究角度定义者有之,以研究方法定义者有之,如此等等。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也随其研究领域、角度和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学派林立,分支种种,并形成了不同学科传统,学科名称虽因国别而异,但其研究方法、理论资源等志趣相投,相得益彰。即便如此,民族学还能在学界获得学科的基本认同,正在于民族学特有的学科精神。
跟其它学科相比,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决定了民族学作为一门完全开放的学科,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对其它学科产生着影响,相反,它的研究也需要借用其它几乎所有学科(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成果[1]。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经过一个半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可跟几乎所有人文社会学科形成交叉,在吸收别的学科知识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交叉学科,形成了丰富开放的民族学分支学科生态。民族学何以如此开放而又不至于失去学科本质特征,原因正在于民族学研究的是人,对跟人有关的所有问题都感兴趣,不管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即使鸡毛蒜皮的生活琐碎也不放过,“人本身和人群的文化是一个太复杂的研究领域,不言而喻,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观察、分析,才可能有更准确深入的解释和判断。”[1]
民族学不管以体质还是以文化作为其研究对象,都怀抱着观照大写的人、完整的人的学术追求。其它学科诸如经济学研究经济人,社会学研究社会人,政治学研究政治人,生物学研究作为一种生物的人……这些学科虽都研究人,但研究的都不是完整的人。民族学观察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理解人的“身”(体质特征)和“心”(文化特征),并把观照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理想。民族学研究都表明,人本身既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也以群和类的存在演绎着社会文化生态的逻辑意义。民族学学科视野中的文化,既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单位,又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只有开放与融合,才成就其繁荣与博大。
不管分支学科如何多,如何开放,“文化”始终是民族学观察和理解人类社会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民族学学科精神的关键词语。正因为人是一个太复杂的领域,作为研究人和人群的民族学视野中的“文化”,也因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而始终难以形成广泛认同的定义,但基本都把文化视为一个有机有序而又能动变迁的复合整体,如学术界频繁引用的英国民族学家泰勒经典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2]1。此定义基本囊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个复合整体就是一个由诸多相异性要素或系统形成的文化生态,却又并非各个要素或系统的简单相加,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要素或系统虽都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着不可分离不可化约的整合关系,它们共同为整体作出贡献,各个系统只有和谐有序,整体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民族学功能学派的研究就深刻揭示了文化的这一整合性生态意义。民族学(拉德克利夫—布朗称为社会人类学)“将任何存续的文化都看作是一个整合的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个统一体或系统中,每一个元素都有与整体相联系的特定功能。”[3]16民族学相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认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异质多样的文化生态,在进行民族学研究时,应将文化置入整体系统中,才能够全面了解它们的含义,对文化进而对人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
民族学在对文化的研究中强调实地调查,“研究重点针对社会和文化,针对当代。它的方法主要是读社会而不是读文献。”[1]民族学有着走进鲜活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品性,致力于探讨随文化生境变化而变迁的“文化适应性”,而正是文化适应性塑造了文化的特点与个性,并推动着文化的与时俱进。民族学视野中“构成文化的诸要素或特质不是习俗的随机拼凑,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或和谐一致的。在某一环境内,一般都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特质‘束’”。“文化既然是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产物,环境的不断改变自然也要推动文化的不断变迁。”[1]因此,民族学研究文化并不是坐在书斋里想象,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参与观察”。同时,民族学不仅对“现实的我”情有所钟,对“历史的他”甚至“原始的他”也乐此不疲,“民族学的调查与研究的成果,若干年后将成为历史著作。但它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不同,因为它写的是活的历史,而非死的历史。也就是说,它是作者根据亲身的实地调查所撰写的历史,而不是根据死的文献撰写的历史。”[1]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正在于获取文化的“活生态”,从中发现和建构历史。民族学观照现实和在现实中观照历史,都充分遵循文化发展的特性,在其学科精神的追求与积淀中彰显文化生态的价值与要求。
民族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致力于跨文化研究,不仅关注部落族群、乡民社会,也研究现代群体、都市社会。民族学最懂求同存异的道理,在对异文化研究比较中反思自我。民族学在观察研究文化和社会时,更强调主位的视角,即要求民族学家尽可能从研究对象的立场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并尽可能拒绝用研究者自己的文化分类标准和概念体系将作为研究对象的他文化切割开来理解。民族学以所有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主张走进他者,既探索发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意义,体验和尊重其差异与个性,又在广泛差异中寻求合理性与普遍性。民族学观察他者,总怀着理解包括自身在内的全人类的抱负与希望,理解人类发展的不同可能性。民族学强调文化价值的相对意义,认为它会是克服“文化中心主义”的一剂良药。民族学深深体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民族学为各文化特别是弱势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努力。文化的这种“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要求民族学家通过亲身研究他者的视野来反观自身,“推己及人”地对人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民族学的学科任务就是观察、研究他者,理解他者,关注自己在一个“非我”的人文世界中的自我形象[4]21。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任何文化都彼此地构成他者,又在这种相对他者的关系中建构自我,反思自我,如果各文化都能彼此理解和尊重他者,就能在“我”与“他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社会就能团结和谐,共同发展。
民族学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广阔道路,探索在“开创世界历史”的现代社会框架中人的自我理解以及人类文化的真正本质。传统历史认识论的深刻内在缺陷和在人生而平等的伦理基础上产生的试图使人的差别合理化的情感忧虑中所催发诞生的民族学,不断昭示其学科精神,并在这一世界性的框架中,为人类全面实现自我理解及其类本质的认识提供了可能[5]6。似乎就在这种学科精神的观照下,置身于支配性话语的西方民族学家萨林斯自觉以文化并置观(juxtaposition ofcultures)回归学科精神。
二、民族学学科精神中的方法论启示
民族学在当今全球化、一体化与多样化、个性化悖论性存在的现代社会向人们昭示了该学科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文化整体的关怀、文化平等与包容的理解以及观照大写的人、完整的人的学术追求和学科精神,其中内涵着深刻的文化生态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不管置身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彼此都唇齿相依,共同发展,应一视同仁地看待全人类的文化,而不论其大小强弱、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明乎此,和谐文化生态就是有意义的探问和追求。
这里的“文化生态”不同于美国以斯图尔德为代表的文化生态学派的概念,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分析文化现象。生态科学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研究生物与非生物(即环境)的关系,二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文化生态分析也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文化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化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前者即文化内生态,后者即文化外生态。任何一种文化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生态单位,也构成了其他文化生存发展的外在环境,提供文化再生产、自我更新的文化元素,“它们相互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6]。就文化内生态而言,如上泰勒的文化定义深刻表达了这一意涵;就文化外生态而言,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等构成了文化外生态背景,它们非常深刻地重构了和重构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带给各种文化相遇的各种机会,于是,各种文化结成各种不同的关系,形成各种不同的新的文化生态单位。
文化生态以文化多样性存在为前提,文化多样性既是和谐文化生态的现实基础,又是其价值追求,某种意义上,民族学的学术追求正在于发现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有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各种文化由于其历史传统、实践环境等的不同而表现出文化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多样”意味着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价值为人类提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我们当今文化的博大与繁荣。有差异才有互补与合作的必要与可能,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与贡献,也有自己的困难和缺陷,“自身的价值也就正在于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相异性”。“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也就意味着民族的多样性发展道路是有必然性的”,“可持续发展显然不可能在某种单一文化的主导下实现。参差多态的文化因其在一个较大的社会文化系统中会形成种种的融合与冲突相伴的状态,从而使整个系统充满了生机”[7]112。文化的同质化就象生物进化的特化现象一样,注定没有发展前途,异质文化的共生发展对各方都是自我丰富与更新的契机。如果我们的社会只有一种文化,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也就意味着这种文化很难再发展。所以,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彼此理解、交流和相互促进,善待他者,尽可能避免“自我中心”的文化偏见,真正认识到不同于我们文化的实在意义,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都会最终酿成人类文化的悲剧。主流文化不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会面临自身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难题,在全世界所向披靡的现代化也应值得深刻反思,后发展国家一味的模仿将不可避免地步入现代化的陷阱。“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也正使得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在急剧的递减,我们将面临的还有一个文化生态的被破坏和文化资源在减少的问题。”[6]吉登斯也以结构化理论开启了对现代性的反思;马尔库斯和费彻尔提出了“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将人类学作为文化批评的理念工具;解释民族学大师格尔茨对“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发现和解释,从而使他无愧于“反思民族学”(reflexive anthropology)最早实践者的殊荣。
和谐文化生态的最基本价值是平衡。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有机的生态化过程,都在根据其所碰到的文化内外生态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做出调适,以不断获得适应性,因为适应性是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基于生态哲学,生态各系统只有在能量交流和物质循环中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才能实现共生发展的生态平衡。文化生态莫不如此,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平衡,既共生一体,又凸显张力,既张扬个性,又相互妥协,既有弹性空间,又有价值底线,只有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才能实现文化生态的良性演进,实现文化生态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
和谐文化生态理当还包括平等、整合、互惠、共享以及全面发展等人文理念。文化生态既是文化之间及具体文化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又在与其所依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并依其一定的逻辑规律和相似程度,形成所谓的文化链、文化圈、文化区等文化生态单位,文化圈(区)各自既相互独立,又多元叠合。因而,和谐文化生态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互动、互补、兼容、合作以及共同发展实现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的融合统一,是差异多样、互惠互补、复合有机、动态发展的一种关系状态。
基于和谐文化生态理念的基础性认识,一方面,使蕴育于全球文化背景中并发展成熟起来的文化自主性得到社会关系的认定,另一方面,在文化自主性发展的基点上,人们又得以普遍地从类的视域,来审视人的存在问题。同时把“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确立为整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基础。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关怀,每一个人既出于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又在世界统一框架中,每时每刻体验着民族差异和民族特性。在统一性发展的类本质要求与现实分离性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性,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类本质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历史过程[5]。由于人的分离性发展,各种文化都“各美其美”,因其“美人之美”而彰显相对性意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生态主张又与人的类本质要求高度一致。各种文化只有首先成为和谐文化生态价值的贡献者,才能成为和谐文化生态价值的分享者和收获者,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和谐文化生态化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也才能更可持续更好发展。
三、共生共荣的和谐文化生态构建
对民族学学科精神的理解和阐释,为构建和谐文化生态诸问题提供学理基础和方法论启示。这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要构建一个平等对话、意义共契和共生共荣的和谐文化生态。共生共荣既是文化建设的理想追求,也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共生’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机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的情形。”而“‘共荣’是“共生”的进一步延伸,它的意思是说人与环境各自通过利对方而从对方获利,通过改善对方的生存状态而改善自身的生存,通过这种良性互动机制获得人与自然双重优化的宏观效果。”[8]就文化借用“生态”概念而表达“文化生态”而言,任何一种文化相对“他者”都是一种自然,或者本身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彼此构成发展条件,能够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共生共荣是类比于自然的生存智慧和法则,必然是今天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基本旨归。
和谐文化生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建设的理想表达,至少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和谐文化生态应该是多元一体的。在大规模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正在趋同,但并非要消除文化的差异性。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选择性日益增强,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内化为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深刻意涵。和谐文化生态构建既强调核心价值的主导作用,又允许个性、尊重创造性,并应主动面对差异的文化形态和回应社会多元化要求,并积极影响和引导社会多元文化的生态化过程,而不是窒息多元文化的生机。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是强调差异多样,仍然是今天构建和谐文化生态的基本方针,和谐文化生态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丰富多样的。同时和谐文化生态必然是一体的,其构建即是多元文化整合的过程,形成文化合力,整而不合是与文化生态和谐背道而驰的。其次,和谐文化生态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绝不是“体内循环”,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应与社会文化、外来文化形成良性互动,既避免“中心主义”而唯我独尊,又避免“虚无主义”而自我边缘化。开放包容并非共生文化之间的替代和覆盖,而是补充和促进。再次,和谐文化生态应该是协调有序的。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规则和秩序,和谐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文化系统中各部分、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状态,应在各方面、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实际上是运用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文化的各个方面,统筹各种文化资源,综合协调解决文化发展问题。最后,和谐文化生态应该是互动发展的。和谐文化生态构建是在当下社会背景中所获得的一种历史性表达,文化的和谐是指一个文化体系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和谐一致、积极互动,而不是分裂对立和相互矛盾。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开放,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来自世界范围的不同文化在现代世界的框架里的接触日益频繁,各文化之间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象,有着现实的必然性。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就是要形成一种化矛盾为动力的机制,和谐文化生态绝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互动发展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各文化之间能够保持必要和合理的张力,形成平等的有效互动,才能够较好地实现整体文化的良性发展。
基于以上特点,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结合以下原则:其一是权利与自由原则。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必须保障人们的文化选择、认同、参与、创造的权利与自由,人们只有确实拥有这些文化权利与自由,才能获得真正丰足的精神生活,共享于他们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其二是平等原则。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必须使人们公平地参与和分享文化生活。同时,多元文化之间一律平等,无论强势与弱势、主流与边缘、精英与大众、本土与外来、现代与传统,摒弃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克服那些阻碍公平发展的社会偏见和政策。其三是整合原则。和谐文化生态构建需发挥主导文化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形成文化合力,实现多元统一,以增强文化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才可把握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局和方向。因此,和谐文化生态构建不仅是主导文化自身不断发展、走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生态不断调适和整合的过程,也只有主导文化的积极重构,才能为文化生态平衡提供必要的条件,主导文化作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并非对边缘非主导文化的党同伐异或单向同化。其四是再生产原则。文化再生产是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再生产就是不断创造新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资源和动力,文化再生产是和谐文化生态构建的本质特征,是文化保持其生命活力的不竭源泉。
在愈发强调软实力的今天,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选择如下路径:其一是运用多元化文化政策,推动文化的生态化过程。作为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目的是要为民众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价值选择。文化同质化政策无益于文化生态的优化,也许能带来表面的和谐,也许是一场灾难。多元化文化政策要创造多样性的文化消费市场,以满足社会不同文化消费群体不同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兴趣。其二是运用产业化文化政策,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升文化的竞争力。为此,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让人们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为此,不光是加大政府部门投入,也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三是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注重对文化资源这种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跟文化互动发展的原有生境已经不在,因此,开发也许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应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其四是要把和谐文化生态构建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的融合,防止就文化谈文化,只有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等共生共荣,才能实现文化生态自身可持续的共生共荣的和谐。
在全球化背景下来看和谐文化生态构建,形成文化发展并行不悖的两面,有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平衡。一面以一体化、国际化、普遍化声言同质化以加强其主导性;同时另一面,也有着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诉求,以凸显异质性特点参与其中,提升地位,获得更多权利[7]85。这两个方面或两个过程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文化生机活力的深层动因,有分有合,分合有度,今天中国多元文化一体格局就在中国几千年分的张力与合的引力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在时刻体验来自多元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在为文化的丰富、繁荣与更新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谐文化生态绝不是一枝独秀,而是花开满园,共生共荣的和谐才有利于中国文化生态的健康生长和理性建构。
[1]杨圣敏.民族学是什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庆德.经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5.
[7]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崔建霞.共生共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9.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al Ecology:The Inspirations Drawn from Disciplinary Spirit of Ethnology
XIANGYunfa
(Department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urse,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
In today’s world,globalization coexists with integration,diversification,and individualization in a paradoxical way.Et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inclusiveness and openness,its holistic concern for culture and cultural equality as well as its profound concern over man manifested through its academic pursuits and disciplinary spirit.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is era is,in effect,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ultural ecology advocating coexisten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as well as pluralistic,integrated,open,inclusive,coordinated,orderly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Thus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 right,freedom,integration and reproduction.
ethnologiy;discipline;cultural ecology;coexistence and common prosperity;harmonious cultural ecology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3.004
C95
A
2095-3801(2017)03-0018-06
2017-02-13;
2017-03-16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民族学的学科精神与和谐文化建设研究”(y201225037)
向云发,男,湖南永顺人,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