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野调查的云和包山花鼓戏传承发展研究
2017-03-11郭敏
郭敏
(丽水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基于田野调查的云和包山花鼓戏传承发展研究
郭敏
(丽水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包山花鼓戏源自安徽凤阳花鼓,并结合云和当地的民歌、小调等民间音乐发展而成,但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及传承人断代等因素的影响,正濒临消亡的尴尬局面,亟待保护和拯救。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在传承中创新,让包山花鼓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山花鼓戏;传承;发展
据调查,在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剧种数量高达394个,1982年第二次对地方戏曲进行普查时,记录在案的戏曲种类有317个,到2004年,戏曲种类逐渐减少,只有260个[1]。一些极为珍贵的地方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连音像资料都没有留下。目前仍留存于浙江省云和县包山村的花鼓戏是浙江省56个传统剧种之一,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浙西南山区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奇葩。它古老的戏文,以及保存下来的剧目,都原始地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浙西南山区人民多种多样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延续了本土民间戏曲的音乐血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在民俗学、音乐学以及语言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但是这一珍贵剧种却因为缺乏资金,传承人断代,没有演出剧场等原因,正面临频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一、包山花鼓戏的历史形成
花鼓戏属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地。一般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用本地方言演唱,曲调流畅活泼,蕴含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当地风土人情的体现。按地域划分,浙江境内的花鼓戏有云和包山花鼓戏、桐乡花鼓戏、平湖花鼓戏等。由于各地的花鼓戏师承起源不同,流派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有各的风格特色。
包山村,位于云和县城东部,距县城26公里,海拔700多米,全村140户人家,总人口489人,这里交通相对闭塞,民风淳朴。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安徽凤阳一带遭遇特大旱灾,百姓食不果腹,四处卖艺求生,部分灾民背井离乡流落到云和境内,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地方戏——凤阳花鼓戏。凤阳花鼓传入后,当地人民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与当地的莲花等小调融合,再经历代艺人发展创新,逐渐形成现在的“包山花鼓戏”。它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2]。查考光绪年间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嘉道间,江浙有花鼓戏,传未三十年,而变迁者屡”。据此,1796—1850年前后,江浙一带出现了早期的花鼓戏,200多年来,花鼓戏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至能够演出完整的剧目这一漫长的过程。解放前,花鼓戏被视为“乞丐戏”,艺人地位低下,遭人歧视,花鼓艺术也受到摧残。解放后,政府部门整理挖掘出部分剧目资料,并重整了演出剧团和演出场所,才使花鼓戏重现生机。
二、包山花鼓戏的艺术形态
1.花鼓戏的演唱特点
由于花鼓戏旋律进行简单平稳,音域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以级进或二、三度的小跳音程为主,五度或五度以上的大跳音程很少出现,因此演唱时多使用真声。偶尔出现的七度、八度音程甚至九度音程演唱时则需用假声。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的演唱方式。
花鼓艺人都是“农时务农,闲时唱戏”的农民,大多不识谱,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发声训练,都是跟着师傅口口相传,因此演唱时无固定的调式,只需把握上下句的落音,便可自由演唱。
云和县内方言丰富,有云和话、畲族话、汀州话等,其中云和话为全县通用语言。与各地的花鼓戏一样,包山花鼓戏演唱时使用云和官话(云和方言中夹杂部分普通话),唱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唱词押韵,韵脚为云和话和普通话音韵。
2.花鼓戏的歌词特点
由于花鼓戏沿袭口口相传的传统传承模式,以及唱词随编、唱腔随意的特点,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文革“除四旧”等劫难,保留完好的花鼓戏剧本为数很少,从仅存的花鼓戏文可以看出,包山花鼓歌词词意直白形象,简单重复,不伪饰造作,情感表达直切质朴。以《凤阳歌》歌词为例:
(生)凤阳姐来凤阳姐,要买梳子相送你。
(旦)苏州鼓来苏州锣,要买梳子做什么?
(生)要买梳子梳你头上,别人看见笑呼呼。
(生)凤阳姐来凤阳姐,要买衣裳相送你,
(旦)苏州锣来苏州鼓,要买衣服做什么?
(生)要买衣服穿你身上,别人看见笑呼呼。
(生)凤阳姐来凤阳姐,要买裤子相送你。
(旦)苏州鼓来苏州锣,要买裤子做什么?
(生)要买裤子穿你身上,别人看见笑呼呼。
在演唱过程中,艺人往往会在歌词中加入一些虚词衬字,使唱腔更加巧妙,更能丰富角色的情感。
3.花鼓戏的传统曲目
据包山花鼓戏团长,花鼓戏省级传承人徐锦山介绍,目前常演的剧目有《补缸》《闹河船》《双看相》《卖花线》《大花鼓》《十二月花名》《篾篱歌》《牡丹对课》《徐庶回营》等。伴奏乐器有二胡、板胡、花鼓、锣、月琴、琵琶、三弦等。所用的曲牌有《闹长沙》《三句落》《柳条金》《上轿哭》《满门贤》《望乡台》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花鼓新戏《福妈嫁囡》,它是包山花鼓戏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性剧目,以弘扬新农村建设为题材,新人新事新风尚为主题,采用了丽水畲族音乐元素。剧中花鼓的打法,演员的舞步、演唱等都融入了现代歌舞的技巧,既保持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使形式更加新颖活泼。该剧在2008年浙江省小戏大赛中,一举囊括了导演、演出、音乐、创作等4项金奖,使得一直养在深闺中的包山花鼓戏登上艺术舞台,让更多人熟知喜爱。
4.花鼓戏的调式特点
包山花鼓戏早期的音乐体制属曲牌连缀体,曲目包含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其中以徵调式最为常见。核心音是宫音和徵音,同时角、羽两个音在曲调进行中也十分活跃,节奏简单,基本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构成。
三、包山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1.花鼓戏继承人匮乏
据了解,云和县目前仅一个花鼓戏团,演员只有23人,且无正式人事编制、演出制度等,艺人收入微薄,只有春节期间才临时组织排练演出。剧团自20世纪90年代招募了一批青年演员后,再未补充新鲜血液。
花鼓戏团最年长的艺人66岁,最年轻的也已45岁,演员严重老龄化。具有一定造诣的艺人寥寥无几,传承者均已年逾花甲。而花鼓戏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这些文化精髓正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逝去而流失,无法传承。现年97岁高龄的花鼓戏第十七代传人张再堂老人虽然健在,但因年事已高,已不能收徒传艺登台演出。村里一些年轻的花鼓艺人迫于生计也纷纷放弃从艺,外出打工,儿童则因教学网点调整,都在县城或乡镇中心学校上学,因此出现传承人青黄不接,无人继承的窘境。
2.花鼓戏生存环境的破坏
包山花鼓戏属于民间小戏,根植于农村,随着时代发展,难以保留纯粹的地域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人们更喜爱形式新潮、具有震撼试听效果的艺术形式,村里的年轻人进城打工带回了城市中的现代文化,对古老的戏曲文化形成强烈冲击。当年喜闻乐见的花鼓戏已不再作为逢年过节的唯一娱乐方式,人们更多的是选择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这些现代化的产品更符合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传统地方戏曲由于缺乏顺应时代潮流的核心竞争力,再加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民俗活动的淡化,使得花鼓戏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
就地方戏曲本身而言,它存在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采用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面临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包山花鼓戏这样的小剧团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使得剧团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满足剧团培训、演出排练、服装道具的购置和培养传承人等的经费开支,因此花鼓戏的发展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困境。
3.花鼓戏管理力度欠缺
虽然包山花鼓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戏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目前花鼓戏的管理力度依然欠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地方传统戏曲予以应有的重视,花鼓戏剧团自成立以来,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不足,没有正规的培训机构和排练场地,且演出设备简陋陈旧,人员老化、人才流失,花鼓艺人亦农亦艺,当地政府虽然每年对花鼓戏剧团有一定补贴,但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花鼓戏创新发展的需求。加之包山花鼓戏剧团没有纳入文化部门发展的整体格局规划,还未形成必要的发展策略,也没有获得有别于其他文化艺术种类的地方政策倾斜与扶持,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宣传,使得这一剧种发展迟缓。加之剧种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不足,所以只能在小范围内小打小闹。
四、包山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1.培养“传人”和“观众”双管齐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是“人”,而非“物”,所以非遗是有生命的,是一种民间活态文化[3]。活态载体是传承人,承担着传授、保护和创新的重任,对于传承人应从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与足够的鼓励和支持。文化遗产的倡导者冯骥才说:“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灭的灵魂,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4]因此,着手民间艺术团体的建设,培养花鼓艺人骨干,保护音乐传承人是当务之急。
在培养花鼓传承人的同时,也要培养懂戏的“戏迷”。戏剧家曲润海先生认为,“坚持在群众中演出,是保护珍稀剧种的一个办法”,老百姓的需要正是剧种发展的需要。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才能促使花鼓技艺的进步,只有观众爱看了,才能使这一民间艺术有更加广阔的市场,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政府支持投入,加强保护意识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要制定相关政策,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保护。在政策制定、经费投入、教育引导以及舆论宣传中对花鼓戏进行资助和支持,重点扶植非遗文化项目,尤其是舆论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可以将地方戏的传播工作和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在一起,加强大众传媒对这一地方戏的宣传力度。电视作为最强势的主流媒体给观众提供了最固定、最直观的引导模式,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在地方节目中适当开设戏曲栏目,加大对花鼓戏的普及宣传,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这一剧种。
另外,还应当提高艺人待遇,出资搭建戏曲舞台,提供排练场所,购置演出必要的服装、道具等,以及满足花鼓戏班日常排练,鼓励其稳步发展。政府部门还应有组织地开展对包山花鼓戏资料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将花鼓戏的剧本、曲谱等文字资料,以及艺人们的演出剧照、影像资料等整理成册,加以妥善保存,便于更好地传承。
3.建立花鼓戏的传承教学基地,培养后继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以人的行为作为存在、表现和传承基础的,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人而言,缺少了人的行为,更准确的说,缺少了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人的行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和传承基础”[5]。而传承人的培养不能只靠一朝一夕,政府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人才资源。云和县虽然已在包山村建立了传承基地,但因包山村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辐射面较小,影响力度不大。政府部门还需“从娃娃做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2013年4月,云和县在城西小学建立了“包山花鼓戏传承基地”,依托云和县文化部门的教学资源,专门设置了花鼓戏专用的排练厅和教室,定期由花鼓艺人在教学基地开设花鼓艺术表演课程,普及花鼓戏艺术。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校园平台挖掘花鼓戏的少儿艺术人才,为非遗传承输送后备人才。
云和县隶属丽水市,可以利用丽水学院音乐专业这一优势资源,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音乐课堂,或借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音乐专业学生对花鼓艺人进行跟踪采访,搜集资料,学习花鼓唱腔。让年轻的大学生加入非遗保护大军,为非遗保护注入新的生命力,逐步加快非遗保护的进程。
4.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包山花鼓戏虽已历经3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但依然根植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为了能形成良好的循环机制,应当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花鼓戏进行创新和融合,使它更加“接地气”,更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一些流行歌曲中融入戏曲元素,例如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中,融入了经典京剧唱段《贵妃醉酒》中的唱词和唱腔,又结合了通俗歌曲中的流行元素。又如台湾歌手陶喆演唱的《susan说》是由京剧唱段《苏三起解》改编,其中加入RAP的说唱元素,同时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京剧唱腔。这两首歌的成功也为地方戏曲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与思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和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发展地方戏曲的有效手段。
一个剧种或一个剧团,只有不断创作出鼓舞人的优秀剧目,才能在时代发展中长久生存下去。时代在进步,陈旧的剧情和唱腔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要深入挖掘花鼓戏的剧本创作能力,打造出更多的和《福妈嫁囡》一样具有代表性的花鼓新戏,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相符的优秀花鼓戏精品。但是在创作中又不能完全舍弃传统,而应当遵循戏曲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资产。包山花鼓戏源自凤阳花鼓,并结合当地民歌、小调孕育而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珍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欣赏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包山花鼓戏被逐渐边缘化,甚至面临着濒临消亡的尴尬局面,亟待保护和拯救。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而要用实际行动来推动它的发展与创新,使包山花鼓戏这朵民间艺术小花能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1]毛建舟.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探讨[J].黄河之声,2013(22):94.
[2]章蔓丽.包山花鼓戏与其他花鼓戏艺术形态的比较鉴别[J].学术论坛,2014(6):52.
[3]汤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河阳花鼓戏传承[J].艺术评论,2011(2):85.
[4]王珂.优秀豫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5):30.
[5]周旭光.论中国传统音乐保护中的传承人问题[J].职业时空,2011(11):15.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oshan Flower Grum Opera of Yunhe:A Field Investigation-based Research
GUOMin
(FacultyofContinuing&Vocational Education,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
Originated from flower the drum opera of the county of Fengyang in Anhui,Baoshan flower drum opera of the county of Yunhe came into existence by integrating into it the local ballads and folk songs of the county.With the great impact from modern culture and the shortage of inheritors of the art,the opera has become an endangered one.To protect and save the art from being lost,it is necessary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give due support so that it can be innovatively inherit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aoshan flower drum opera;inheritance;development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3.014
J825
A
2095-3801(2017)03-0076-05
2017-02-18;
2017-03-20
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民俗视域下的云和包山花鼓戏音乐形态研究”(Y201636435)
郭敏,女,浙江丽水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