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民歌研究之探析
2017-03-11陆伟
陆伟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皖西民歌研究之探析
陆伟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皖西民歌是较有代表性且别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格多样,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已引起安徽籍音乐学专业领域的部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相继公开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本研究以“皖西民歌”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平台数据库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系统梳理皖西民歌研究的现状、趋势、现有研究的短板以及丰富皖西民歌研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皖西民歌;皖西民歌研究;文献分析法;研究现状;研究趋势;研究短板;应对策略
皖西是安徽省西部六安市及其下辖的裕安区、金安区和金寨、舒城、寿县、霍山、霍邱五县的统称,皖西地区为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交汇之地。皖西民歌若从涂山女时期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古老历史,可谓是原生态中的原生态,它是皖西的主流音乐文化,也是皖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民歌的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风格多样,别具区域特色,已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有效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本研究以“皖西民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平台数据库中就皖西民歌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所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梳理出皖西民歌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明晰目前研究之短板,并为后续丰富皖西民歌研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皖西民歌研究现状及趋势
以“皖西民歌”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平台的数据库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截至2015年12月共有14篇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具体详见参考文献[1-14]。
1.皖西民歌研究队伍的主体构成
从所检索到的皖西民歌学术研究成果的作者简介中可析出如下一些基本信息[1-14]:
目前,国内在从事皖西民歌学术研究的学者共有6位,分别是谢昭新、王安潮、余学玉、黄梅、赵敏和喻林,其中赵敏和黄梅是女性。在年龄方面,最年轻的是1981年出生的黄梅,70后的有3位,最长的是1949年出生的谢昭新博导,平均年龄为47岁,除谢昭新教授外另5位都属于中青年学者;在职称方面,谢昭新和王安潮是教授,余学玉和黄梅为副教授,赵敏和喻林是讲师;在学历学位方面,除谢昭新教授是本科外,赵敏、黄梅和喻林具有硕士学位,王安潮和余学玉拥有博士学位,王安潮博士还有在中央音乐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在学缘方面,这批学者分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其中前3所为我国艺术类重点高校,另外两所也都是所在省省属重点高校,安徽师范大学还是省部共建高校;在专业背景方面,谢昭新和余学玉所学的专业分别是中文和文学外,其余4位的专业均为音乐学;在地缘方面,谢昭新和赵敏分别是安徽淮南和蒙城人,另4位全是安徽六安人即皖西地区人,除谢昭新教授现任安徽新华学院文传学院院长和王安潮博士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外,另4位学者均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或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专业教师,这6位均为安徽籍学者,都较了解和熟悉皖西民歌。
2.皖西民歌的研究趋势
对搜集到的这14篇论文的相关信息和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以“皖西民歌”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均发表在2010—2015年期间,其中:2010年和2013年各1篇,2012年2篇,2014年和2015年各5篇。但从源头上追溯,皖西民歌的研究是始于皖西人台静农先生。1924年,台静农“受当时《歌谣周刊》主编常惠之邀请,回到故乡霍邱收集民间歌谣”。之后,《歌谣周刊》上就陆续刊出了台静农先生收集的113首情歌。但台静农先生是一位文学家,其研究主要侧重于歌词的文学性,上面提及的6位学者将研究客体主要集中在皖西民歌的文化与总体特色上,探索的内容涉及到皖西民歌的文化解读、社会功能、传承保护、歌词特征、声乐教育和本体特征等6个主要方面,并未深入到皖西民歌的音乐本体,或是虽有涉及但较笼统,这也是某一种研究对象受到学术界关注并着手研究的常态过程。由此可见,皖西民歌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公开发表的学术性成果集中在最近几年,这显然是在皖西民歌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才引起了国内高校音乐专业领域的部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工作始于文学家台静农先生现已逐步发展到音乐专业领域的学者,表明围绕皖西民歌的研究正经历从无到有并开始跨入音乐本体特征的一个演进过程。另外,最近这几年发表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也呈现出了逐渐递增的良好趋势[15]。
因此,从整体看,现阶段从事皖西民歌学术研究的这批学者普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素质好、学缘与地缘佳,研究领域与所学专业也较为对口,其中绝大多数还是中青年学者,这些优势都为他们开展皖西民歌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提供便利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但目前积极投身于皖西民歌探究的学者只有6位,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仅14篇,且所有的成果均刊发于一般学术期刊上,且通常都是独著,基金项目大多是市厅和高校层面的,这组信息和数据足以说明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学者至今仍廖廖无几,团队协作意识不浓,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数量少、层次和质量不高,这与皖西民歌的存世数量、特色和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等极其不相称,甚至可以说皖西民歌研究基本上还处起步阶段。
二、皖西民歌研究之短板
对搜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认为目前皖西民歌研究之主要短板有:
1.皖西民歌研究缺少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从现有资料看,当下积极地投身于皖西民歌研究的只有安徽籍6位学者并且主要集聚在皖西学院,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仅14篇,这批成果均刊发在国内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报并独自署名,成果上标注的基金项目大多是市厅和高校层面的,这组信息和数据足以说明现阶段在从事皖西民歌研究的学者队伍显得单薄,协作意识不强,取得的学术成果不仅仅是数量少却层次和质量也不高,真正在从事皖西民歌研究的学科团队至今并未形成,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缺乏。
2.皖西民歌研究未能深入到音乐本体上来
皖西民歌的研究始于文学家台静农先生,现虽已逐步发展到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者,且研究内容已逐渐丰富,涉及到皖西民歌的文化解读、社会功能、歌词特征、传承保护、声乐教育和本体特征,但这批学者仍停留在将研究客体主要集中在皖西民歌的文化与总体特色上,并未深入到皖西民歌的音乐本体,或是虽有涉及但较笼统,已有的研究及其成果也只能说是在经历从无到有并开始跨入音乐本体特征的一个演变过程,若要想真正从有再演进到专、精和深,还需要得有一大批的音乐学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投入其中并潜心研究方能实现。
3.皖西民歌研究成果在高校中作用发挥不明显
安徽省地方高校就音乐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构建起有效的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第一和第二课堂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施途径、实践活动和保障机制与融入学习皖西民歌及认同其市场价值和就业价值的契合点未实现精准对接,对学生的带动作用根本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高校间围绕皖西民歌特色声乐教学的交流与研讨相对不足,音乐领域的绝大多数专业教师还缺乏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真正担负起皖西民歌资源挖掘、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等重要使命。
三、丰富皖西民歌研究之对策和建议
就现阶段皖西民歌研究的结果来看,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高职称的专家学者的加入是皖西民歌研究的瓶颈,这种现状如果不能尽快加以改变,就难以丰富皖西民歌的研究。为贯彻和落实好国务院提出的“非遗”工作方针,我们认为当下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依靠政府资助,壮大科研队伍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单位、高校和社科类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联动优势,加强对皖西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充分地阐明高校音乐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在挖掘皖西民歌资源、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皖西民歌文化中的作用、责任和使命,适度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并按一定的比重将其用于对各类社科课题的研究经费,制定并及时出台倾斜的重点扶持政策,每年在组织和动员各类社科项目的申报之前应通过网站等渠道发布皖西民歌研究的申报指南,甚至可选择专项、委托、合作、特色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等多种形式予以经费支持,吸引和扶持高校音乐学专业领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自觉地投身于皖西民歌研究,以此来不断壮大和发展研究队伍,将培育领军人才、学科团队和学术骨干及其专业负责人纳入研究队伍。
2.依托高校,做好科研团队与传承建设
安徽省的部分高校拥有一大批从事音乐教学、表演和理论研究的专家,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高校这一资源,在高等院校建立专门针对皖西民歌的理论研究基地。高校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汇集了一大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造发展的主体——青年学生。安徽省设有音乐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不仅集聚了大批音乐专业学生,而且还拥有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双重身份的音乐教师,他们都对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皖西民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及其相关专业的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已有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要主动总结经验、找准短板并及时修订培养方案。现有的实践经验已表明第一课堂的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和了解皖西民歌的重要途径,可增强其对皖西民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市场价值取向是皖西民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区域学生的带动作用是教学的有效思路,增强学生对皖西民歌市场价值和就业价值的认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学的重要方向,进一步加强高校间围绕皖西民歌特色声乐教学的交流与研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举措,构建并完善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故安徽省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因皖西民歌的有效融入而更加充实和丰富,皖西民歌也会因高校声乐教学的选择和采用而得以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3.深入田野,创新皖西民歌研究方式
安徽省高校的音乐及相关专业的教师要主动走出去,深入皖西民歌的发源地和主要流传地,运用田野调查法从编唱者和传承人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挖掘皖西民歌的原始资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同时还得尽快转到对皖西民歌的音乐本体特征研究以及找准其和当今人们审美情趣之间的关键契合点上,多创作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皖西民歌作品或以皖西风格的其他形式的作品,积极组建围绕皖西民歌研究的学科团队,成员间通力协作,在相关的学术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组织并积极地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省哲学规划等项目,若有可能可聘请或联合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就皖西民歌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攻关,如能在这些高层次或重点、重大项目上获得资助,必定将提升皖西民歌研究的学术成果数量、层次和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针对皖西民歌的研究已涉及到文化解读、社会功能、传承保护、歌词特征、声乐教育和本体特征等6个方向,但主要集中在文化解读和传承、保护两个方面,而音乐本体即皖西民歌音乐的形态学研究成果较为匮乏。皖西民歌从被学术界关注开始,最初由文学家以文学角度切入到现在的专业学者从音乐角度进行研究,再到音乐理论家从音乐形态本体对皖西民歌的研究可看出,皖西民歌的研究遵循了从无到有、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从文化现象到音乐现象这样的过程,此过程也符合民族音乐学对研究客体探究的一般进程和规律。从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学者对皖西民歌的探索关注点仍是把其放在皖西地域性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如此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始终没有把皖西民歌当成一种孤立的音乐事项,而是将其置于浓厚的音乐文化“血缘关系”中进行思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很科学,也非常符合人类学、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对某一事项研究的总思路。
由于自身专业和教学的关系,笔者长期关注皖西民歌尤其是家乡广为流传的“慢赶牛”这一重要的民歌体裁,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一直都在寻找一种将皖西民歌有效地融入创作的合理途径和方法。在梳理和分析现有的皖西民歌研究成果后发现,从演唱和作曲等专业角度对皖西民歌或者“慢赶牛”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将皖西民歌的最原始资源纳入作曲专业视域的研究甚少,因此判定皖西民歌相当丰富的音乐题材是音乐创作中一个取之不尽的素材,但要将皖西民歌的优秀素材运用到创作中绝不是简单地截取和套用,而是要建立在对皖西民歌进行深入研究后,找准其音乐本体上的特点再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给皖西民歌注入活力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不断提升皖西民歌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余学玉.台静农与皖西民歌[J].皖西学院学报,2013,29(6):12.
[2]王安潮.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77.
[3]黄梅.皖西民歌的成因及音乐特征[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2):27.
[4]赵敏.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试论皖西民歌歌词的美学特征[J].滁州学院学报,2015,17(1):62.
[5]赵敏.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3(3):58.
[6]赵敏.皖西民歌传承创新之途径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
[7]赵敏.高校声乐教学在传承与发展皖西民歌中的作用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26.
[8]喻林.本土民歌在地方高师音乐教学中的现状调研:以皖西民歌为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2):68.
[9]谢昭新.论皖西大别山区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30(1):120.
[10]赵敏.论皖西民歌的传统社会功能及其发展变化[J].皖西学院学报,2015,31(2):147.
[11]赵敏.论皖西民歌的传统演唱方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13.
[12]赵敏.皖西民歌的类型及风格特征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6):70.
[13]喻林.皖西民歌风格特质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3):90.
[14]赵敏.传统皖西民歌视野下女性的生存状态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1):37.
[15]陆伟.皖西民歌的研究现状及其成果综述[J].丽水学院学报,2016,38(3):50.
An Analysis on West Anhui Folk Songs Research
LUWei
(Department ofMusic,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Having a long historical standing,being rich in resources and diversified in style,the west Anhui folk songs are rather representative and distinctive local folk songs.Since their inclusion into the state-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they have aroused great concerns and attention on the part of some scholars engaged in musicology research and some research outcomes have been published.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research,the weakness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enriching the research by using the databank of CNKI and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in the hope of offering references to be drawn on in future research.
west Anhui folk song;research on west Anhui folk songs;literature analysis;status quo of research;trend of research;weakness in research;countermeasure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3.015
J69
A
2095-3801(2017)03-0081-05
2016-11-12;
2016-12-06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皖西民间音乐研究”(gxyqZD2016226)
陆伟,女,安徽金寨人,讲师,硕士。